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粤剧大师红线的不幸辞世,海内外戏迷和相关学者都深为痛惜,作为新加坡戏曲院的研究人员,我不由忆起姐情系粤剧的二三事。

  • 标签: 红线女 研究人员 新加坡 粤剧 学者
  • 简介:红线之所以令人尊敬、着迷,当然是因为她人格、敬业、艺术三者居上,她演什么像什么,唱什么像什么.她的创造不是局部的小题大作,也不是一时一事的妙手偶得,而是对发音、吐字、运气、共鸣、音色变化、旋律跌宕、调性与调式的妙用,以及演唱的轻、重、快、慢、抑、扬、顿、挫等系列因素全面提升的结果.而最重要的是她感情投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这就是姐引以自豪以及使我等五体投地的"红腔".

  • 标签: 红线女 红腔 唱腔艺术 卡罅板
  • 简介:我和红线有一面之缘,确切地说是“一扶之缘”。红线是著名粤剧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前就红遍南国,蜚声海外。1953年,我参加粤剧团之后,经常听前辈老艺人讲到红线,后又多次看到她主演的电影,使我对她产生很深的仰慕之情,可总没有见面的机会。

  • 标签: 红线女 逝世 纪念 新中国成立 艺术家
  • 简介: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代表性传承人郑培英谈到她在粤剧舞台上取得的成就时,表示要感谢她的恩师一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老师的厚爱与提携:“如果没有红老师的培养,我是没有今天的,我非常感谢红老师。”

  • 标签: 恩师 红线女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老师 粤剧 传承人
  • 简介: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于2013年12月8日永远离开我们,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粤剧事业。我作为《广州日报》的记者,曾几次采访过红线老师,她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长留在我的脑海里。现在回忆起来,印象仍然是那么深刻。

  • 标签: 红线女 记者 《广州日报》 言谈举止 艺术家 女老师
  • 简介: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逝世之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高胡演奏家甘尚时闻讯后欷歔不已。近日,他回忆起当年与红线赴苏联演出的一段难忘往事。1953年,甘尚时调入广州华南歌舞团,担任高胡首席演奏,逐步迈向他的音乐生涯高峰。甘尚时进入华南歌舞团之后,参加了国内外许多重要演出,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香港大会堂演奏厅等地方,都留下了他美妙的音韵。1957年,红线赴苏联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

  • 标签: 红线女 演出 苏联 回忆 星海音乐学院 克里姆林宫
  • 简介:有人曾经评论说,粤剧之所以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华侨中风靡不衰,有相当的因素要归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的艺术功力和个人魅力。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红线白天出席各种仪式为传播粤剧艺术奔走,晚上又津津有味地欣赏中国各地不同的剧种演出,时刻牵挂着她所热爱的粤剧。

  • 标签: 红线女 粤剧 表演艺术 动画片 个人魅力 中国艺术
  • 简介:毛泽东很喜爱鲁迅的作品,他书写的著名题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见右图)也为人们所熟知。但这一题词究竟写于何时何地,为何人所题,却鲜为人知。

  • 标签: 毛泽东 题词 红线女 鲁迅
  • 简介: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因与入屋盗贼搏斗而负伤的消息,一时成了爆炸新闻,她不畏强暴的勇敢行为,在她一生的奋斗史上又添上了传奇和光辉的一页。我和广州市红豆粤剧团的几位主要演员一起,到医院去探望红线老师,这是她负伤后的第四天。她病房的过道上摆满了

  • 标签: 中的红线女 伤病中的 念念不忘艺术
  • 简介:2013年年初,马鼎盛提出要为母亲拍一部纪录片,原定于同年12月25日首播,藉此庆祝母亲红线90大寿,没想到"生日片"成了追思片。大型纪录片《永恒的舞台》由红线和儿子马鼎盛合拍,全面回顾了红线精彩的艺术人生,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片中首次披露。由红线亲自担任艺术总监,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马鼎盛策划,国家一级编剧、红线外甥邓原所拍摄的《永恒的舞台》,分为《风雨人生》、《永恒的舞台》、《求学之路》、

  • 标签: 艺术人生 红线女 舞台 传奇 香港凤凰卫视 《风雨人生》
  • 简介:1986年清明节,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长途跋涉,从南国来到太行山下,祭奠于去年病逝的丈夫、我国著名记者华山同志。同行的有华山的女儿和华山的几位战友。红线途径北京时,在鲜花店特意制作了一只七彩瑰丽的玫瑰花篮,一路上亲自提来。

  • 标签: 夫妻情 瑰丽 清明节 粤剧 玫瑰花 表演艺术家
  • 简介:十多年前,某报举办了一次征文活动,征文的题目有两个,一个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演员”,另一个是“我最喜欢的一出戏”。那时,我就后一个题目写了《四识粤剧<搜书院>》一文,我认为:“《搜书院》以其特有的美学价值而具备长久的艺术魅力,成为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粤剧艺术发展水平的优秀剧目,它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出戏。”在此文中我还写道,我自五十年代看过马师曾和红线主演的《搜书院》之后,差不多每过十年便对它的思想艺术价值有一番新的

  • 标签: 红线女 艺术家 粤剧 五十年代 表演艺术 艺术高峰
  • 简介:2014年12月8日这天,凤凰卫视主播、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心情复杂、内心悲戚。一年前,他的母亲,粤剧一代宗师、红派艺术创始人红线与世长辞。做名人难,做名人的后代也不容易,要承受荣光,更要承受压力与世俗的非议。跨时代的红线与跨时代的马鼎盛有着怎样的恩怨纠葛?在母亲去世后一年来马鼎盛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笔者当面聆听了马鼎盛的讲述。

  • 标签: 马鼎盛 红线女 邝健廉 跨时代 马师曾 南国红豆
  • 简介:10月1日,为纪念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诞辰110周年,广东粤剧工作者联谊会在红线艺术中心召开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艺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马师曾之子马鼎盛提出了"粤剧界为何不能再出马师曾和红线"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 标签: 红线女 粤剧 关汉卿 艺术大师 研讨会 艺术家
  • 简介:(一)2013年12月8日20时40分,粤剧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她在陨落之前,在苍茫的天际留下了一道清晰而亮丽的轨迹,并以百倍的光焰照亮了夜空。粤剧巨星红线1924年12月诞生在广州西关一个普通家庭里,祖籍广东开平。父亲邝敬保给她取了个名字叫邝健廉。邝敬保经营的药铺叫邝广济同仁堂,大有悬壶济世之意。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以后,广州受到炮火的摧残,邝敬保带着全家逃难到香港,后又转往澳门。

  • 标签: 红线女 粤剧 大师 彩照 普通家庭 侵华战争
  • 简介:红线创作一个戏时是如此周详地思考作品上演后的社会效果,她在论说戏曲艺术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时,也同样是首先考虑这个问题同时代要求、人民需要和艺术发展等等方面的关系。比如关于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编演现代戏的问题,她在十几年前是这样认识的:一个粤剧工作者,应该对观众有一个责任,使观众看得高兴,有一种美的享受,让人看到前途,向往未来。创作现代戏,可以更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要反映现

  • 标签: 红线女 艺术创造活动 现代戏 艺术家 艺术形象 艺术创作
  • 简介:为纪念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诞辰110周年,广东粤剧工作者联谊会从9月开始陆续展开一系列的纪念活动。9月初起,马师曾经典粤剧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关汉卿》、《搜书院》等,每天于红线艺术中心小剧场放映;从9月12日开始,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图片

  • 标签: 红线女 粤剧 艺术大师 关汉卿 周年纪念 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