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二月间,我会在清理仓库时,得一残破并缺二足的铜质素鼎(照片2)。该鼎敞口,侈唇,腹稍外鼓,圜底,双耳对称置于唇上,足呈牛蹄形,上节肥硕,中渐内收,下部向外伸,似蹄趾状。鼎之腹上部仅有一道凸出的弦纹,耳正面有两道阴刻直线纹。鼎高19.1、口径22.4、耳高4.6厘米。

  • 标签: 阴刻 弦纹 直线纹 圜底 外伸 牛蹄
  • 简介:正呼和乌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呼和乌乡泉脑村东的一处山坡上,北距旗政府所在地土贵乌拉镇10公里。该墓地南靠山梁,北临呼和乌河,地势南高北低。1995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1座,该墓地头向多为北向,墓葬均为单人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墓葬内随葬品极少,一般置于头前或头龛之内,多

  • 标签: 骨胶原 稳定同位素比 汉代 饮食结构 人骨 西汉中期
  • 简介:家藏有一枚银币,从币文的译音上推测是东欧拉脱维亚的。拉脱维亚对我来讲是个陌生的国度,因此,在网上寻找相关资料。从拉脱维亚驻中国大使馆的网站www.latvianembassy.org.cn/cn/latvia.htm上。我找到了与钱币有关的内容,根据我的理解,作以下介绍。

  • 标签: 拉脱维亚 银币 拉兹 中国大使馆 币文 钱币
  • 简介:今年10月16日,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和硬币1元、1角在全国正式发行。它是继年去10月1日100元券之后,第五套人民币发行的又一新的券种。它的发行不仅是我国人民币券种的完善,同时也会给广大人民群众使用人民币提供极大了的方便。为使大家对新版20元券有所了解,特别是防伪特征的了解,这里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新版人民币20元的特征:

  • 标签: 人民币 20元券 1角币 一元硬币 中国 发行流通
  • 简介:几十年来,放射性同位锶(Sr)、铅(Pb)和稳定同位氢(H)、碳(C)、氮(N),氧(O)、硫(S)是用于人类及动物遗骸研究的同位体系。随着质谱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接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热电离质谱仪(TIMS)等的出现,使得对于原子质量大于40(一直到铀)的天然稳定同位体系的分析变得容易,为生物考古学领域发展打开了新的视角。

  • 标签: 放射性同位素 考古学 稳定 生物 非传统 应用
  • 简介:形制、工艺以及对腐蚀层的光学、化学分析,XRD检测,还有^210Pb放射性强度测定等,是鉴定古代青铜器真伪的常用手段。通过观察铜锈的腐蚀现象也可将人工做锈与长期埋藏自然形成的青铜锈蚀加以分辨。但由古旧金属或真的古代物品再加工而成的高仿品制作之精良,使用传统的检测手段可能仍无法确定其真假。锡同位测量是能克服上述不足,有效鉴定青铜器的新方法。

  • 标签: 青铜器 同位素 测量 应用 放射性强度
  • 简介:本文对郾城郝家台等5个遗址中的龙山墓葬出土人骨进行了稳定碳氮同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龙山时期的河南地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传统,一种以水稻为主食,食肉较多,可能是受南方文化影响;另一种以小米为主食,食肉较少,明显是河南仰韶时期饮食传统的延续,这两种传统在郝家台和煤山遗址中同时存在。尤其是煤山遗址的情况显示食用水稻的人群地位明显较高,贾庄的情况也支持这一判断。不同饮食传统的地理分布特征可能反映了南、北方文化势力在河南地区的影响范围。这些现象从饮食的角度揭示了龙山时期河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同时也表明,稳定碳氮同住分析方法能够突破以器物为对象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为考古研究提供新信息。

  • 标签: 河南 龙山时期 碳氮同位素 饮食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