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存的馆藏壁画和部分原址壁画中,为了加固、保护壁画颜料层,在20世纪70—90年代,曾经大量使用加固剂和封护剂对壁画颜料层进行保护修复。受当时修复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局限,经过仅40余年的变化,一些早期的保护修复有机材料老化,导致许多壁画出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眩光、变色、龟裂、起翘等病害,严重影响壁画的长期保存和展陈。文章列举了国内外早期修复材料因老化失效而损害壁画的几桩案例,讨论了现代有机材料的老化对壁画保存的不利影响,并对修复材料的“失效”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可以认为,修复材料老化导致壁画外观的变化及保护材料未失效但造成壁画性质改变引发潜在病害的两种情况中任意一种,均可视为修复材料“失效”,为了长久保护壁画必须予以清除。最后探讨了清除失效修复材料时使用凝胶清洗和微乳液清洗等方法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 标签: 失效 保护材料 清洗
  • 简介: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倦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保护古籍,让世人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享受历代先贤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2007年以来,古籍保护在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笔者多年从事古籍保护工作,在此就江西省古籍保护的现状、目前还存在的制约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浅见,就教于专家同仁,冀求有助于古籍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 标签: 古籍保护 保护工作 江西省 现状 文明古国 2007年
  • 简介:为了对8件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出水瓷器进行表向凝结物去除、脱盐清洗和残缺补全等保护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瓷器表面凝结物进行了成分分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瓷器进行脱盐前、后的显微照相对比;对瓷器表面微孔内的物质,用扫描电镜分析(SEM)方法进行成分检测;用电导率仪测量瓷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出水瓷器表面凝结物,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镁方解行技文石;不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锰白云石及文石。瓷器微孔内的白色物质为含氯盐分。经两周时间的脱盐清洗,出水瓷器的脱盐电导率值降至较低水平。本工作结果可为西沙海域出水瓷器的后续保护提供资料。

  • 标签: 西沙 华光礁1号沉船 出水瓷器 表面凝结物 脱盐 分析
  • 简介:2013年10月18—19日,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系列研讨会在英国伦敦的国家海事博物馆举行。会议围绕亚洲书画的历史研究与修复保护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中、日、韩等亚洲主要国家的艺术史学者与文物科学与保护专家参加,上海博物馆徐文娟应邀参加会议。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伦敦 上海博物馆 历史研究 艺术史 国家
  • 简介:摘要:采用分光测色仪、差式扫描量热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研究碱催化原位复合纳米级SiO2-丙烯酸酯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颜色、分解温度、分子结构以及耐老化性能等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复合材料无机相和有机相的分散状况;测试将复合材料用于陶质文物样品的抗压强度、透气性、孔分布和微观形貌等加固保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5%-10%正硅酸乙酯材料的复合材料成膜透明,提高原有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光老化性能,水解缩合形成的纳米级SiO2分布于丙烯酸材料内部,有机材料包覆无机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加入提高了陶质文物样品的力学性能,同时又不堵塞陶胎内部孔隙,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 标签: 脆弱陶质文物 原位复合材料 加固保护
  • 简介:摘要:本文以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和国家“大遗址”保护为背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从吉林省文化遗产概况、大遗址的基本椎架及信息化和大遗址保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疏理和探讨,以期解决大遗址保护中的科技支撑,为文物保护提供一个粗浅的脉络。

  • 标签: 科技信息 大遗址保护 探讨
  • 简介:摘要:以古鉴今,为发掘古代传统清洗方法中的科学、合理成分,解决现代化学洗涤剂清洗丝织品文物产生的易损伤、易残留、污染大的问题;简要回顾了皂苷、淀粉等植物活性成分,胰子、油脂等动物提取物,草木灰、天然碱等矿物质以及微生物酶等天然材料在古代日常清洗和古书画清洗中的应用记载;并简单介绍了天然材料在清洗丝织品文物血迹、脂肪等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霉斑、矿物质类无机污染物上的应用进展。清洗效果评估说明,天然材料对丝织品文物的损伤小,适用于其清洗保护,是对丝织品文物清洗保护的一个重大进步。

  • 标签: 天然材料 丝织品文物 清洗 洗涤剂
  • 简介:摘要:工业遗产研究是世界遗产研究领域的重要专题,尤其是工业遗产的更新与再利用的文化研究。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鉴定、保护与利用,是我国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内亟待攻坚的课题。文本以珠海白蕉糖厂工业遗址为例,简述这一工业遗址的历史背号,辨别其遗产的价值,最后提出对其保护性改造设计的建议。

  • 标签: 工业遗产 白蕉糖厂 后工业景观公园 生态化
  • 简介:2013年lO月30日至31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暨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会全体会议”在西安市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科技司副司长罗静出席并讲话。来自全国文博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34家相关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协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办。

  • 标签: 文物保护 物联网 应用 国家文物局 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科学院
  • 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阿郊海淀,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在世界园林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如园延清堂基址为示范点,逐步探索如何对圆明园进行保护而做的一些基础工作。此次调台布置人工探食点4个,具体揭露延清堂基址的部分基础形式,并对揭露的三合土地基进行单轴抗压试验,提供三合土地基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后对不同深度的单轴抗压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理岩条石作为文物有灭失的可能,应当重点进行保护;三合土地基上部及下部单轴抗压强度较低,中部单轴抗压强度较高,暴露于地表的三合土也急需保护

  • 标签: 圆明园 延清堂基址 基础
  • 简介:2012年11月3日至4日,由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日本国宝装潢修复师联盟和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东亚纸张保护研讨会在日本福冈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及英国、美国等国家的近100名从事纸质文物研究和保护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保护修复 纸质文物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日本 东亚 文化遗产保护
  • 简介:为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给更多的文物保护人员提供交流平台,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4年5月在安徽省亳州市召开。

  • 标签: 文物保护事业 学术研讨会 应用化学 考古 会议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