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清华简《公之顾命》所记公出自西周时期重要的世族氏,本文试从简本《公》切入,系统梳理与考辨西周氏材料,讨论西周氏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一、氏的来源及相关铭文。二、公谋父与西周金文中的其他氏。三、综合以上论证,排列氏世系谱。结果表明,清华简氏确系周公之后;第一代氏即季,官居太史;第二代氏有两位公,前者与昭王共没于汉水,后者即公谋父,他可能是穆王伐东夷某些战争的主帅,对某些东夷氏族进行了战前动员;金文中的俗父与伯俗父、师俗父并非同一人。

  • 标签: 简本《祭公》 祭氏 祭季 祭公谋父
  • 简介:端午节进行龙舟竞赛,已成为全中国乃至国际性的一项体育活动。龙舟竞赛据说始于湖南汩罗江,是为纪念屈原而搞的系列活动之一。在龙舟竞赛之前,以“正宗”龙舟著称的汩罗江人要进行多项准备工作,“龙头”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也最隆重的仪式。

  • 标签: 端午节 汩罗江 体育活动 祭祀活动 屈原祠
  • 简介:<正>庞墓祠,坐落在距德阳市以北约三十华里的鹿头关。相传这里是蜀汉军师庞中箭而殁所归葬处。后人建祠祀之。今存有庞墓和祠。庞,字士元,别号凤雏,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庞辅佐刘备,深受刘备器重,任为治中从事,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曾流传“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世人把他与三国时代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相媲美。

  • 标签: 诸葛亮 刘备 德阳市 三国时代 中郎将 军事家
  • 简介:崛起于陇右的赢秦本属东夷集团,具有东方部族的文化基因,这在其宗教传统上表现尤为鲜明。赢秦宗教传统中居核心地位的畸.与东方部族创育的以泰山为象征的天神崇拜形式封禅,其基本精神一脉相承.主旨都在于使神权与政权融合为一。在我国专制主义王朝体制内长期发挥灵魂作用的政治哲学天命观。即隐含其中。

  • 标签: 阳鸟部族 少昊 颛项 畸祭封禅
  • 简介:新干商墓为“浮沉”场说质疑方酉生1989年秋季,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发现一座大型商墓,其简报已经在《文物》1991年第10期上发表。由于该墓的随墓品十分丰富精彩,引起学术界极大轰动,又因此墓营建在沙土堆中,更引起学术界的争议,经过一番争鸣,学术界已逐渐...

  • 标签: 江西新干大洋洲 青铜器物 发掘简报 大洋洲商墓 二层台 城文化
  • 简介: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发现的中统交钞是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此钞纸长16.4,宽9.3厘米。正面板心长15.6,宽8.2厘米。背文墨印11.3×4.5厘米。正面上方朱印方6.4厘米,下印方7.8厘米,背面朱印盖上端,方5.8厘米,均为九叠篆文。正背两面左上角所盖之合同印宽3厘米。

  • 标签: 交钞 九叠篆 背文 朱印 墨印 八思巴文
  • 简介:<正>陈铁民、候忠义先生《岑参集校注》(以下简称《校注》)卷四收有《冀国夫人歌词》七首,认为是岑参所作,并在题注中说:《岑诗系年》:“闻一多先生曰:‘敦煌唐写残卷影片此六(应为七)首(第五首全缺)不著名氏,在岑参《江行遇梅花之作》后,又格调视余篇较高,疑亦岑诗。’案裴冕于两京平后封冀国公,则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或广德二年前后公居长安时。”冀国夫人:冀国公裴冕之妻的封号。唐制,国公之妻例封国夫人。李嘉言先生《岑诗系年》与《校注》并谓“冀国夫人”是指冀国公裴冕之妻。据两《唐书

  • 标签: 敦煌 全唐文 残卷 封国 祠堂 两京
  • 简介: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东子卜辞中记载它吏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的对象;放的时间;放的地点或所;设与其他仪及用牲法之间的关系等。

  • 标签: 花东子卜辞 放祭 殷商 甲骨文
  • 简介:现存邢台郭村的大齐天常乐寺碑,碑文内容为记述北齐时的一次佛教造经活动。笔者在对碑文断句、录文的基础上,对其所涉及的南北朝时期造“一切经”活动及佛道之争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 标签: 邢台郭村 北齐碑刻 常乐寺 一切经 佛老关系
  • 简介:夏商周断代工程"商后期年代学"课题中有一个专题是"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年祀的研究".该专题要求通过对商代晚期黄组卜辞和晚商青铜器铭文中记有年祀的周材料的研究,来推定晚商几王的在位年数.

  • 标签: 商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 祭祀 祀典 商王 殷墟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989年征集的清乾隆蓝釉描金粉彩御制诗方瓶,成型工艺复杂,体现了当时御窑高超的制瓷工艺;其装饰展现出"洛可可"风格,代表了乾隆朝瓷器生产的时代美学风标;瓶上的粉彩花卉融合了中西两种绘画方法,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花鸟画画风;所题乾隆御制诗《榴花》和《题恽寿平画:山茶》,收入乾隆二年(1731年)《乐善堂全集》。据清宫档案记载推测,方瓶烧成时间大约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五十年(1757-1785)左右,为宫中陈设器,当初应为成对生产。督陶官制度对御窑瓷器的烧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以唐英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忠于皇权使命的督陶官的监造,保证了包括御制诗类题材在内的御窑瓷器的优良品质。

  • 标签: 清乾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方瓶 御制诗
  • 简介:学界迄今无专文对敦煌高僧吴洪辩的生平事迹进行探讨.本文充分运用敦煌文献、石窟资料以及传世文献对吴洪辩的家世渊源及其主要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认为他是晚唐时期河西地区一位政客化的佛教领袖,为河西佛教尤其为归义军政权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对吴洪辩生平事迹的述评,弥补了历代僧传对洪辩事迹缺载之不足.

  • 标签: 吴洪辩 敦煌 归义军 河西都僧统
  • 简介:河南济源新近甄别出一通祭祀济水神的石碑。本文对其牟号详加考订,确认该碑属于五代时期的后汉王朝。同时,对祭祀的原因、典仪以及主祭官身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济源 后汉 祭祀 陇西公 石碑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不借”、“七月”、“”这几个古代汉语词,阐明了这几个词古今意义的显著差别;并且在对这几个词的意义的考察过程中,揭示了古代社会这个大背景在古代汉语词义研究这个“微观”领域及训诂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训诂 词义 社会 古代社会 “祭” 词义研究
  • 简介:洪辩作为敦煌张氏归义军首任河西都僧,参与过张议潮推翻吐蕃的起义,是敦煌名僧,藏经洞保存有他的彩塑写真像,为学界所熟知。洪辩在莫高窟营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据敦煌写本记载他在莫高窟建“七佛药师之堂”“法华无垢之塔”,另据研究第16窟也是他的功德窟“吴和尚窟”,因此他在莫高窟应该有相应的供养像,可惜因这些洞窟均经后期重绘,洪辩供养像的信息尚不明确。但经我们考察研究发现,在张议潮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发现有洪辩的供养像,这与藏经洞洪辩彩塑写真及对应壁画组合有密切关联。更为有趣的是,经仔细梳理第156窟供养像的图像和历史信息,在第156窟洪辩像后跟随着同为敦煌名僧的弟子悟真供养像,他们师徒二人一起出现在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中。洪辩和其弟子悟真供养像在第156窟的发现,从供养像的角度,为敦煌佛教及其归义军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辩写真像与供养像的图像组合关系,简单探讨历史时期佛教高僧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侍人”“侍者”现象。

  • 标签: 洪辩 供养像 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功德窟 悟真 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