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正>宋代铜铸币在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货币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铜铸币年铸额高达50余亿枚,较唐代岁铸额增加近20倍,比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岁铸21亿枚还多29亿余枚。数量和版别多、钱质精、钱文书法艺术美等,构成了宋代铜铸币的鲜明特色,反映出其铸钱工艺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本文拟根据史籍文献中关于宋代铸造铜钱“例”的记载,对宋代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及其演变过程,做些探讨。宋代,为整顿五代以来民间私铸轻小劣质钱币严重干扰货币正常流通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铸造了每贯重四斤九两(一说重六斤四两)的“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铜币,诏令“凡诸州轻小

  • 标签: 我国古代 铜钱 食货志 资治通鉴 史籍文献 演变过程
  • 简介:渭源县以渭水发源地而得名。《水经·渭水注》载:“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高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灞陵位于渭源县城南清源河上(渭水),其实这是一座十分壮观的廊状如离河而起的亭廊,气势磅礴非一般之可比。特别是朝阳欲出之时或落日余晖之际观看这座廊,其桥身拱起高悬成半圆延展状,仿佛蛟龙从水面上缓缓腾起,可谓奇观。这是灞陵成为渭源县名胜的缘由之一。

  • 标签: 灞陵桥 渭水 中国 历史发展 艺术形式 建筑风格
  • 简介:今在古玩市场发现一枚"天仙送子·连中三元"的质民俗钱(见彩页3)。所谓质,是指用玻璃原料与其它添加剂熔化后所形成的材料,质地坚硬,性脆。以此材料浇铸的钱,即称为质钱。观历代的民俗钱,材质既有金、银、铜、铁、

  • 标签: 发现料 料质 民俗钱
  • 简介:<正>江油红军位于江油市东北56公里的青林口,是青林口集镇的主要通道。为石砌三券拱桥,南北走向,长19米,宽6.4米。桥面铺石板,中间高两边低,成拱弧形。两边装石栏杆,栏柱上端刻抱鼓石狮。桥上建穿逗清代木结构楼。分正、次、边三部分。正间高16.7米,长4米,宽与桥面相等。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八柱落足,中间抬空,四方转角,土架枋板。上层四方装板安窗,饰以花纹图

  • 标签: 江油 青林口 红军 战士 饰以花 栏柱
  • 简介:夹砂陶是陶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特别是作为炊煮器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器具。对夹砂陶器中掺合的研究能够反映当时夹砂陶的制作工艺,也可以用来探讨掺合的来源以及当时手工业分工以及产品的流通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利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出土夹砂陶器中人工分离出的掺合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中掺合的类别、所占比重及来源。结果表明,西坡遗址出土的红褐色夹砂陶中掺合的矿物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而对样品及砂粒的称重结果表明,一些样品所用掺合的比重可达20%左右。同时,对该遗址出土石料的分析表明,石料的物相组成与掺合相似。另外,结合对良渚古城遗址夹砂陶器的分析结果,提出古代夹砂陶器的掺合很有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当时石器和玉器等加工废料的论断。研究成果为今后有关陶器掺合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为探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夹砂陶器 掺合料 拉曼光谱
  • 简介:2003至2004年大同市在城区东门外御河动工兴建大同生态园,在施工现场发现大量石质桥梁构件,包括华表、栏板、望柱、涵洞,大量青石条、青石板等,另发现石兽2头、铁兽3头、柱头圆雕残小石狮1个、刻神兽头部的石质构件1个。经考释文献可以初步确定,此处乃兴云故址,所出土文物为兴云遗物。

  • 标签: 大同市 施工现场 出土文物 生态园 兴云桥
  • 简介:临邛位于古“蜀-身毒道”(“蜀-印度道”今称“南方丝绸之路”)、“川康(藏)茶马古道”四川由成都平原人“灵关道”丛山峻岭交界地带,也是古蜀人与西南其他民族聚居区分界处,临近邛、笮人居住的地方,故名“临邛”。临邛的大南河尤如盆底边缘的凹槽,过南河往西南地势逐渐浅丘、中丘升至浅山、

  • 标签: 邛崃 四川 文物保护 “川南第一桥”碑 考古工作
  • 简介:成都名胜万里谭良啸横跨成都老南门南河的万里(俗称老南门大桥),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古桥。它既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古迹,历史志籍记载颇多,文人吟唱也不绝于书上。一、桥名典故万里大约始建于公元前秦国蜀守李冰任中,距今已有二...

  • 标签: 成都 马可波罗 名胜 武侯祠博物馆 北斗七星 元和郡县图志
  • 简介:砂子山元墓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公社宁家营子乡砂子山西坡,是一座小型砖砌单室墓。墓室方形,每边长2.5、壁高0.95米,券顶高2米。内部形状似现代牧民居住的蒙古包,墓室四壁面及券顶布满彩绘(详见《文物》1983年第四期),这些出自元代画工手笔的真迹,为我们研究元代舆服、礼乐制度、生活习俗、美术等提供了难得的形象资料。为使元墓壁画得到完整的保护,一九八

  • 标签: 元墓壁画 券顶 礼乐制度 硝基清漆 砖室墓 西坡
  • 简介:古生物化石(包含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对生物的起源、演化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生物化石的起与保护技术水平的好坏,对研究的影响非常之大,出现错误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还会造成研究者的错误判断,所以,良好的化石起与保护技术,对研究古生物化石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有的学者称,研究人员与化石保护人员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原因即在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古生物化石修复与保护的工作经验,简略地谈几种古生物化石的起与保护技术方面的方法,敬请批评、指正。

  • 标签: 古生物化石 保护技术 古人类化石 动物化石 举足轻重 化石保护
  • 简介:1999年3月12日至4月8日,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为配合城南马庄渚河建设,对发现的8座汉代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铅器等随葬品,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 标签: 邯郸市 渚河桥 汉代墓葬 发掘报告 汉墓 1999年
  • 简介:永年弘济修缮与研究胡荣山弘济座落在永年县广府镇东2.5公里的滏阳河上。明代,广府镇曾是府治所在地,故该又名曰"府东桥"。弘济在建筑结构及形制上与赵州大石桥基本相仿,也是一座著名的古代石拱桥,因此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封底照片)。199...

  • 标签: 主拱 大石桥 结构设计 桥面 望柱 石拱
  • 简介:仁寿龙乡唐代石窟造像高俊英,邹毅仁寿县龙乡,在县城东面29公里,地处深丘,一条发源于简阳县的绿水河横贯全乡注入兰溪至资阳县境。1987年组织文物普查时,在该乡绿水河两岸的东林、凤鸣、练武三个村,发现白艮罐、渣口岩、石佛沟、千佛寺四处石窟造像(图一...

  • 标签: 护法神 须弥座 不对称排列 菩萨 石窟造像 供养人
  • 简介:摘要:血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灰浆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工艺特色,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的科技水平。本研究从血灰浆的科技史入手,综述了传统血灰浆的应用历史和制备方法,包括在油饰彩画地仗层、油漆地仗层、漆器和桥梁建筑等方面;结合各种现代科技文献评述了古代建筑灰浆中动物血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和免疫法;阐述了灰浆中动物血的功能,如加气作用、减水作用、防水作用、平整和抗龟裂作用等,探讨了血灰浆的作用机理。此外,还简述了血、蛋清、糯米、红糖、桐油等有机添加剂的复配问题。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血灰浆科学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并通过对血灰浆的研究和传统工艺的科学化改进,更好地为当今古建筑修缮保护服务。

  • 标签: 血料灰浆 传统 古建筑 修缮 科学性 检测
  • 简介:<正>广允缅寺又称学堂缅寺(缅寺即佛寺),位于云南省沧源县城内。建于清道光初年,现仅存大殿及二门。大殿为三重檐歇山木结构建筑与一亭阁的复合结构。殿内外墙上绘有壁画,壁画多为墨勾轮廓,再填色,风格和技巧与内地明清作品相似。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它反映了一定的风情民俗。建筑风格独特新颖,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傣族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实证。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壁画揭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文化交流 复合结构 佛经故事 木结构建筑
  • 简介:我平生研究四川历代碑刻,近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购得“驷马记”碑拓片,十分高兴。成都北门外之驷马,早已不存。清代《四川通志》、清代《成都县志》以及近年刚出版的《成都文物志》上均未收录驷马。人们的印象中驷马只是传说中的一座桥梁,无任何历史遗迹遗物,驷马已经成为历史,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驷马记”碑,

  • 标签: 县志 遗物 碑刻 历史遗迹 文物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