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6月,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汉代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金饰”,造型别致精巧,鲜见于中原地区出土汉代文物。本文通过对文献、汉代图像及实物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金饰”即金胜的观点,同时对“胜”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汉代 金鸟饰 金胜
  • 简介:<正>《敦煌变文集》下册收有从S·3835和S·5752两种抄卷校录的《百名——君臣仪仗》一文。其文讹误不少,疑难复多,几十年来未有续作精校诠释者,仅从有关报道中知台湾陈祚龙先生有《关于敦煌古抄<百名>》一文,收入《敦煌学园零拾》文集,惜未知其详。今对此文试作进一步的详校和绎释。然后对其文体及意义继作一些阐释。一为求对原文有整体观念,兹将全文仍依《变文集》诗行移录。每一讨论处,作为一小节。是时二月向尽,才始三春。百鸟林中而弄翼,鱼玩水而跃鳞,花照勺(灼)色辉

  • 标签: 敦煌学 校记 文集 尔雅 台湾 突厥
  • 简介:  五岔沟机场位于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沟镇政府所在地东南3公里处的一片开阔地上,两侧为中低山夹峙,南距洮儿河100米,北距白阿铁路0.5公里,该机场修建于1940~1944年,是日本关东军为防御苏联进攻而修筑的军事航空设施(图一).……

  • 标签: 五岔沟机场 机场遗址 遗址初探
  • 简介:华喦(1682-1756年),字秋岳,原字德嵩,福建上杭白沙村人。上杭在晋代称为新罗,故自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东园生、白沙道人、新华山人、离垢居士等。

  • 标签: 华喦 白沙村 上杭 新罗 山人 福建
  • 简介:劫掠鸟巢是早期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之一。人类就像其猿类祖先那样,或设圈套诱捕,或用棍棒和投掷器来猎杀鸟儿。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口比现在远为稀少,许多动物并不怎么惧怕人类,至近前也不会受惊逃匿,因此猎人无须费多少周折.巢中之便会死于大头短棒之下,或被囚于层层罗网之中。鸟类幸获保护是后世的事。《圣经》中关于保护鸟类的规定,即禁止同时捕获鸟儿和幼鸟.其生效时间远远迟于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时代。禽蛋之所以成为原始人们喜爱的食物,无疑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是即食品,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敲碎蛋壳而已。中国和北非的古代人类居址中就曾发现过鸵鸟蛋的碎片。海鸟的巢穴也常常成为人类搜捕的对象。

  • 标签: 史前时期 早期人类 历史习俗 《圣经》 生效时间 食用价值
  • 简介:在云南石寨山型铜鼓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斜事画(即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实性的斜事图案)纹样,其内容有乐舞图、剽牛图和各种船纹图等.这些图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头戴羽、冠、身披羽饰,可把他们统称为"羽".

  • 标签: “羽人” 云南 羽人舞 石寨山型铜鼓 古代 青铜器
  •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藏唐代“红地团窠对纹锦”,存在残缺、污染、糟朽筹严重病害,急需进行保护修复.本工作在采用测色仅、便携式费光光谱仪、数码相机、便携式显徽镜等专业仪对该纺织品文物进行无损分析检测.依据裣测结果和纺织品倮夢现状制定了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

  • 标签: 唐代对鸟纹锦 检测分析 修复研究
  • 简介:新近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立陶器,实即带有茅草或羽状装饰的陶祖,是东夷人祖先崇拜的产物。山东莒县陵阳河等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瓶形陶文,不过是这类神圣陶祖的抽象形式,有可能就是“且”(祖)字的原型。

  • 标签: 大汶口文化 立鸟陶器 瓶形陶文 祖先崇拜
  • 简介:最早参观西方机器制币的中国人赖茂功读《中国钱币》1991年第3期程卫红编译《伯明翰造币厂铸造的清朝样钱、广告钱、功牌、纪念章》一文颇感兴趣。该文述及1866年清官员“品春”或“品图仁(译音)”到欧洲访问造币厂事。读此使我想起我国最早到法国、英国参观机器制币的人和事,简述如下,或许能引起集币爱好者的兴趣。清政府第一批派遣赴西欧游历的官员是斌椿及随员四,时在同治五年(1866年)。斌椿字友松,汉军正白旗人,生于1804年。随行者是其子广英及同文馆学生凤仪、德彝、彦慧。他们于1866年3月7日离开北京,5月2日到达法国马赛,他们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汉堡、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汉诺威、比利时,至8月19日离马赛回国,在欧洲近四个月。所见所闻,斌椿著有《乘槎笔记》一册。对在巴黎、伦敦参观造币厂均有记述。在巴黎参观造币厂时在1866年5月12日。《乘槎笔记》载:(三月)二十八日,命广英等往看造钱,用火轮法,以水气冲激推机,命进退铁管中。机之一端,连大轮之枢,以运动长轴。轴置屋梁下,分系韦条,运千百小轮。大轮转则轴转,轴转则众轮俱转。轮有横直,各适其用,工匠分司之。钱质成圆,无孔。一一平其轻重,无纤芥

  • 标签: 造币厂 制币 乘槎笔记 中国钱币 斌椿 样钱
  • 简介:1978年至1979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东北部的贵溪县西南鱼塘乡仙岩一带清理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经考证,确定其族属为古越族,其考证论点基本依据有四:第一,断发纹身。因为在发掘的14座墓葬中,79M2第四号棺内一男性死者头骨右侧放置有一束长约5厘米的头发;第二,干栏式建筑。清理的37副棺木中有两副屋脊形棺木;第三,信奉蛇图腾。出土的数十件陶器中有一二件陶坛肩部装饰为一扁曲形状的贴耳,另有米筛纹陶瓷装饰(谓蛇皮花纹),故此推测系古越族蛇图腾象征;第四,当时江西境内主要生活着古越族的一支——“干越”。多年来,我对这批崖墓的墓主族属存有几点疑窦:第一,崖墓出土文物自成系统,有

  • 标签: 墓主 族属 江西省东北部 考古工作者 越族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鲜虞来自何方李玉瑞先秦春秋时期,冀中西部石家庄、正定、行唐、唐县一带的鲜虞国由于史籍缺载至今模糊不清,有些岐见尚未取得共识。所幸近几十年考古事业大发展,取得丰富成果,众多考古材料可供探索。本文拟就此表述几点浅见,敬请学界给以指点。一鲜虞自最早出现...

  • 标签: 鲜虞 考古材料 春秋时期 白狄 积炭墓 夏家店上层文化
  • 简介:在平遥县博物馆的珍品馆内,珍藏着一组以表现戏曲为主题的艺术品,这就是精美绝伦的堪称中华一绝的纱阁戏

  • 标签: 博物馆 平遥县 艺术品
  • 简介:我市著名的作家李动人先生对地方风土人情的兴趣十分强烈,达到了“癖”的程度。他热爱故乡,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厚的爱恋之情。在他的藏书中,地方志一类书籍占有相当的比重。他所著的《中国人之衣食》、《说成都》,是当然的民俗学和方志类型的著作。在李劫先生的小说、速写和小品文中有大量的地方风土人情的描述,非常详尽,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诸如各种人物的装束和风俗习惯,红白喜事、茶馆场面、名胜古迹、

  • 标签: 地方志 故乡 风土人情 民俗学 名胜古迹 风俗习惯
  • 简介:澳洲北部的提维C.W.M.HARTARNOLDR.PILLING著王鲁茂,罗亚平译早在十八世纪以前,葡萄牙、荷兰等许多欧洲海员已发现并踏上过澳洲大陆,但第一位真正熟识澳洲的人则是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Cook)。公元1769—1771...

  • 标签: 澳洲人 澳洲文化 体质特征 独木舟 澳洲土著人 平方英里
  • 简介:我国古代各民族都存在着自己固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具特色的习惯和风俗。同时,各民族在彼此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吸收着其他民族的习俗。唐代渤海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初步介绍渤海的各种习俗,以飨读者。

  • 标签: 传统习俗 渤海 唐代 各民族 风俗
  • 简介:上官婉儿的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她不仅有文词,而且明习吏事,是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历史上对她的评价负面居多,对她的籍贯更有错误。本文经过对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铭进行研究,认为上官婉儿是天水。而且她在当世的评价远远高于后来史书的记载。

  • 标签: 上官婉儿 历史定位 天水人
  • 简介:澳洲北部的提维(续)C.W.M.HARTARNOLDR.PILLING著王鲁茂,罗亚平译1.提维的婚姻与世隔绝的文化在拥挤喧闹城镇生活的现代人,已难以想象处于捕猎、采集阶段的人类及其生活方式与我们的差异。而事实上,从事捕猎和采集生活的人们多以一种...

  • 标签: 巴瑟斯特 妻子 家庭 男子 婚姻 梅尔维尔
  • 简介:盐津豆沙关的"僰悬棺",科学上应正名为"崖洞式崖葬"。它与川南珙县麻塘坝及贵州的同类遗存最为接近,故其年代也应相近,即相当于明代中期以前,早不过宋代。

  • 标签: 云南盐津 僰人悬棺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