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3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区南部马场村发掘清理了三座辽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随葬遗物。这一区域属于朝阳市公布的中山营子古墓保护区,曾发掘三燕、唐、辽等各时代墓葬数十座。此次发掘为研究朝阳(辽代兴中府)地区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份宝贵资料。

  • 标签: 辽宁朝阳 马场村 辽代墓葬 发掘简报
  • 简介:浙江地区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上被视作岩画的空白点。200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小方岩山麓发现岩画,打破了浙江无岩画的局面。之后几年内,仙居各地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岩画点。浙江省文物局将仙居的各个岩画点整合、打包为"仙居古越族岩画群",向国务院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予以正式公布。

  • 标签: 浙江仙居 浙江地区 朱溪 调查简报 方岩 越族
  • 简介:万福垴遗址是一处大型周代聚落遗址。遗存可分为三期,年代分别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遗址汇聚了鄂东乃至长江下游和峡江地区及长江上游的多种文化因素,同时与周文化保持了非常亲密的亲缘关系,呈现出多元文化因素融合的特征。但究其主要文化内涵仍属楚文化范畴,又出土有一批青铜重器,在鄂西地区较为少见,对研究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万福垴遗址 分期 楚文化
  • 简介:2013年4月,为了摸清鄂州市矿冶遗址的情况及其与大冶铜绿山的关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新发现和复查冶炼遗址共17处,并对采集的部分炉渣的属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初步获得了对这批冶炼遗址分布、规模、性质、文化内涵、遗迹形态、年代、冶炼水平等方面的认识,这不仅为编制鄂州市矿冶遗址保护规划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考古发掘计划和研究本地区矿冶文明历史进程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鄂州市 矿冶遗址 调查
  • 简介:2010年,郑州华南城发掘一座唐墓。墓葬砖雕精美。墓中出土墓志上刻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瑞兽及十二生肖等图案。此墓的发掘为我们补正和研究裴度家族谱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郑州华南城 唐墓 卢氏夫人 十二生肖 裴度家族谱系
  • 简介:叶家山M107是位于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中部的一座中型墓葬,出土铜、陶、玉、漆木等质地器物110余件套。根据墓葬及随葬器物特征、铜容器铭文,可推定该墓为西周早期曾国贵族墓葬。10件带铭铜容器铭文族徽大多相异,表明该墓铜容器来源较复杂。铭文“西宫”是第一次出现在西周早期曾国青铜器铭文里,值得关注。

  • 标签: 叶家山 M107 铭文 西宫
  • 简介:2005年6月,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家庄村在扩建储煤场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壁画墓。墓葬顶部已被破坏,墓室四壁绘有壁画,且保存较为完好。随葬品中有3件黑釉红斑瓷碟,从出土遗物、壁画内容及墓葬形制等判断,该墓葬年代应属金元交替之际,为研究金元时期太原的葬俗提供了实例。

  • 标签: 太原 金元时期 壁画
  • 简介:2015年1月至2月,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乐安县博物馆、西安弘道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考古调查队,对江西省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该项工作是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江西抚河流域先秦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年度项目,本年度主要以抚河上游的乐安、崇仁、宜黄三县为调查对象,通过一个月的工作,先后调查遗址近五十处,

  • 标签: 乐安县 遗址考古 角峰 考古调查 调查简报 重点项目
  • 简介:2013年9月,江西农业大学化工厂公租房建设工地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砖室古墓(图一)。接到消息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昌市博物馆专家立即赶赴现场查看。通过现场裸露的墓砖、周围散落的陶瓷器碎片及墓葬分布情况来看,初步判断其可能是一处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家族墓葬群,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方案。

  • 标签: 江西农业大学 发掘简报 墓葬群 化工厂 文物考古研究所 汉晋
  • 简介:2006年5月下旬,经向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我们配合省考古所,对暴露于盖州市南郊的一处沙坑边缘上的部分汉代墓葬进行了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8座。这些墓葬均已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其中与其他7座墓葬相隔较远的M7(编号06GGM7)保存最为完好,现简报如下。

  • 标签: 发掘简报 辽宁省 汉代墓葬 汉墓 上级主管部门 盖州市
  • 简介:2006年9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汉市武昌区梅家山发掘了一座方形砖室墓。墓中出土遗物丰富,包括一批精美的白釉瓷器、八棱体漆木葬具、木法器等。其中,八棱体漆木葬具和木法器为考古第一次发现。由塔铭可知,墓主为五代杨吴国高僧超惠大师。

  • 标签: 武汉市 梅家山 五代 超惠大师墓
  • 简介:龙门堂墓地位于湖北省郧县东约60公里的安阳镇小河村一组的五谷庙岭,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7座,现将其中M37与M56两座墓葬的发掘及出土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两座墓葬均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砖室墓,共出土陶器、铜器、玉器和石器35件,钱币233枚。依据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等判断,M37时代约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中期,M56时代约为新莽时期至东汉早中期。

  • 标签: 郧县 龙门堂墓地 汉墓
  • 简介: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广富林遗址 良渚文化 墓葬
  • 简介:做好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要了解文物现状,遵守修复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准备好设备,运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

  • 标签: 陶瓷文物 保护 思考
  • 简介:本文从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最终目的、博物馆教育灵活多样、网络教育的广泛应用、流动博物馆深入社区、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讲解用词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个性化"定制讲解"是将来讲解的发展趋势等七方面对博物馆教育新趋势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从而说明新时期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应随时掌握博物馆教育的新趋势,创新、健全自身博物馆教育体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的工作,承担起博物馆应尽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工作 新趋势
  • 简介:2015年,新疆钱币博物馆的工作量一下增加了不少,这其中,钱币普查工作又成为新增工作的重中之重。说重中之重是因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钱币博物馆馆藏所有钱币的实物拍照(照片影像资料)、登记(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人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录入和数据上传等项工作——即信息采集登录。

  • 标签: 钱币博物馆 馆藏文物 普查工作 规范化管理 纪实 单位名称
  • 简介:临时展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有益补充,因其时效性、多样性、专题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提升博物馆持续吸引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列举了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近年来在临展工作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总结了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临展工作做了一些思考和展望。

  • 标签: 博物馆 临时展览 思考
  • 简介:2015年,伊犁州钱币学会在新疆钱币学会和人民银行伊犁州中心支行的领导下,在伊犁州民政局、社科联、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大力指导下,发挥学会优势,组织各会员单位和社会钱币收藏爱好者加强钱币学术和钱币收藏交流,为搜集、整理、保护伊犁出土的各种古钱币创造了条件,

  • 标签: 新疆钱币学会 学会工作 伊犁州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事业 收藏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