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刚收到上海钱币学会寄来的今年第一期《钱币博览》,其中有上海闵行出土“日进斗金”钱石器的消息。4月11日新民晚报又有该石器的报道。看了附图,似曾相识。原来,这与我几年前下乡摄影所见到的一件石器大同小异,犹如孪生兄弟。那年,我想用镜头留住历经沧桑的古桥旧宅,和那通向历史的老街小巷。

  • 标签: 石器 出土 古桥 大同 摄影
  • 简介:<正>楚国立国荆山,拓土辟疆,广袤千里,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最强大的国家。其初封之时,为子男之国。在发展过程中,政治礼仪制度因袭中原文化;在扩充势力范围时,融中原文化与南蛮土著文化于一炉,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楚文化。荆门市子陵岗是楚文化的组成部分①,为我们探讨这一地区东周时期

  • 标签: 中原文化 古墓葬 楚文化 土著文化 荆门市 宗法制度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中国东北,把东北变成了其殖民地,为了掩饰其侵略罪行,扶植了傀儡皇帝溥仪,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政府”,通过伪满洲国来掠夺东北丰富的经济资源,为其国内需求和侵略战争服务。

  • 标签: 伪满洲国 经济概况 经济性质 工业经济 民族工商业
  • 简介:历史认识是三级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史料是历史认识的唯一依据,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史料中文献史料是其主体,所以有必要对文献史料辨证性质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历史研究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文献资料 史料 辨证性质 考证工作
  • 简介:2002年上海有关的杂志上曾经报道过两则有关新发现的钱石器。一则的报道是在2001年11月9日,上海的某电力公司在上海闵行塘湾镇的施工过程中,在距地表二米处挖出二块花岗岩质的钱石器。根据当时的报道.出土的钱石器直径达1.8米,石器的中间厚约0.3米,二块各重达1吨多。其中有一块的正面刻有“日进斗金”字,

  • 标签: 石器 施工过程 电力公司 上海 花岗岩 出土
  • 简介:所谓早蜀文化,在考古学上是指分布在成都平原,其中心区域在成都——广汉一带,考古学年代分期上指出从三星堆遗址二期至成都十二桥文化,已发掘的遗存以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两处遗址出土物最为丰富,也最负盛名,几乎囊括了蜀文化的所有物质精华。这两处遗址出土物的一大特色是眼饰和眼器特别多,许多人、鸟、兽的眼部很奇特。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却是笼而统之地谈论的多,作专题研究者少,有的研究者,将主要问题集中于“眼崇拜”的讨论忽视对其仔细的研究。虽然金沙遗址出土有不少的眼器和眼饰,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三星堆遗址 蜀文化 考古学 遗物
  • 简介: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的所记为冢地买卖之事,当归入买地券类.但学界未能审查,而以其为"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东汉墓志",以至以讹传讹,误人视听.本文则对的内容重新进行简释,并对学界的误说予以订正.

  • 标签: 东汉墓 墓志 出土 买地券 发现 河南
  • 简介:中国有着悠久的陶器制造史。从考古发现得知:黄河流域尤其以其上游区域是最易于生产彩陶的区域。这种现象或许与黄土中所蕴藏的粘土略带碱性,较之酸性红土更适宜制作的陶器有关,亦或许是黄土风化程度较差,土壤中所含钙、镁及碳酸性较丰富,这些也造就了黄土具有疏松易垦、土质肥沃的特性。所以,在五千多年前的史前先民们都依黄河而存。傍水而居.用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无比珍贵的史前艺术精品——彩陶。

  • 标签: 彩陶 赏析 黄河流域 考古发现 艺术精品 劳动创造
  • 简介:<正>商王朝的统治方式,疆域范围,影响所及,一直是历史界关心的问题。解放前,虽有甲骨卜辞的释读和安阳殷墟的发掘,然而人们往往囿于中原地区的考古材料,总认为商的统治范围不过王畿周千里左右,很少涉及其它地区,在南方的情况更是研究中的空白。三十年来,在南方地区不断发现了一批属于商文化或受商文化不同程度影响的遗址和商代的青铜器,其分布范围,几乎遍布南方各省如湖南宁乡和石门、湖北盘龙城和沙市、江西清江吴城,远至广西的武鸣和兴安都有发现。这些地下出土的丰富

  • 标签: 盘龙城遗址 商文化 青铜器 中原地区 军事据点 商王朝
  • 简介:1999年以来.《中国文物报》连续刊登的数篇关于灰坑用途和性质的探讨文章,不能不说是对中国考古学最常见的遗迹现象进行的反思。

  • 标签: 灰坑 中国 考古学 文化遗迹 文物考古
  • 简介:<正>柳叶剑是古代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很具地方特征的青铜短剑。其主要特征是剑身似柳叶,扁茎无格,剑身基部斜收与茎接,茎上一般有两穿,剑身有中脊,脊侧或有血槽或平斜无血槽。在巴蜀文化研究中,这种青铜短剑是最引人注目的器物之一。笔者对这种剑的渊源谈一点看法,企望对巴蜀考古有所裨益。

  • 标签: 叶形 巴蜀地区 青铜剑 渊源 文物 遗址
  • 简介:甘肃省庆城县(原庆阳县)慈云寺铁钟现存庆城县博物馆,悬挂于15米高的钟楼上,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钟铸于金代泰和元年(1201年),高2.55米,重约4000公斤。腹部铸有大小不等的方格,方格内有两种文字的铭

  • 标签: 庆城县 慈云寺 铁钟文字 金代 女真文
  • 简介:<正>1991年1月,雅安市政建设工程公司施工队,在雅安市区新桥河底施工时,挖掘出土一鼓铨。鼓铨,黄铜质,器为鼓形状。通高7.3厘米,盖径9.1厘米,鼓腹围径35.5厘米,底座9厘米,盖面双钩浅刻楷书“壹百两”字样,字体1.8×2.3厘米。内装高5厘米,周径6厘的铁质砝码和大小不等的铁、铅、镍砝码15个,用锡焊密封。

  • 标签: 雅安市 鼓形 砝码 营造尺 黄铜质 锡焊
  • 简介:嵌贝鹿席镇是汉代席镇中一种特殊类型,由青铜铸成鹿身,鹿背镶嵌贝壳而成,精致典雅,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文章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嵌贝鹿席镇的特征、流行年代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认为它反映了汉代人向往长寿富贵、功名利禄的心态。同时,文章也对嵌贝鹿席镇的使用情况和出现原因等作了初步讨论。

  • 标签: 汉代 席镇 鹿 镶嵌
  • 简介:北方长城沿线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北方系金属器虽见有一定数量的金器,但多以青铜器为主。这类以工具、武器和装饰品为基本组合的金属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及各种动物或怪兽纹的装饰风格在广袤的中国北方地区独树一帜。

  • 标签: 北方长城沿线 璜形项饰 分布 文化因素 意义
  • 简介:十三陵陵区周围有一道屏障,如同一个院落的院墙。这道墙,建于明朝,时称边城,周围设有二门、十口,它和陵区其它建筑一样,是明陵古建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座宏伟的建筑,经历了五百七十多年的沧桑岁月,长期的雨水浸蚀和战乱破坏,今只存部分残墙及遗迹。

  • 标签: 明陵 边墙山口 军事装备 中国 名胜古迹 防御措施
  • 简介:1988年8、9月间,克什克腾旗博物馆配合文物普查工作,组成了专题调查组,对克什克腾旗境内的金代界壕、堡沿线,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实测调查。历时一个多月。克什克腾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其余脉西与浑善达克沙地衔接,南同七老图山脉隔西拉沐沦河遥遥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标签: 界壕边堡 金代 兵家必争之地 西拉沐沦 战略地位 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