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正>自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五年,笔者撰写《郢爱新探》时,前后四易稿,方有一九六五年打印本分送有关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当时尚末见到整版楚.近十多年来,楚大量出土,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楚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楚国 黄金 寿春 东迁 安徽 左传
  • 简介:山西是我国文物大省之一,文物安全防范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文物安全工作作为全省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意识,狠抓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从今年起,在全省文博系统实施了以创安达标为核心的“铠甲”工程,对全省文物安全工作实施了目标化管理,推动了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的进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文物安全工作 山西省文物局 规章制度 法制建设 奖惩制度
  • 简介:敦煌文献中保留九个卷号《籝》残卷,根据我们研究分类,大约有五类,即张景球改编之《略出籝》、阴庭诫改编之《籝》、失名人改编之《籝》、李若立原著本《籝》和《籝金字书》,本文就各种《籝》的写本特征、抄写时间及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索。

  • 标签: 敦煌 籝金 张球 阴庭诫 李若立
  • 简介:山西是文物大省,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全省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000余处,其中木构建筑就有18000多处。宋辽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木构建筑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保护古建筑是长期以来山西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宋辽以前的早期建筑又是做好文物保护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文物保护工作 同类 保证质量 加强管理 历史文化遗迹 中国
  • 简介:<正>1989年1月2日至29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西南隅焦作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施工中,发掘清理了一座有确切纪年的金代雕砖墓。墓室被扰乱,东壁已被损坏,由于墓内积水过深,葬具、葬式不详。现简报如下:一、墓室结构这是一座用小砖砌筑的八角形仿木结构彩绘雕砖单室墓。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图一)。墓砖一般长30、宽15、厚6厘米。墓坐北面南,南偏东3°。墓道:呈长方形,台阶式,坡度为50°。深3.88米,上窄下宽。上部台阶处宽0.40、下部平面处宽1米。台阶9级,一般高0.35~0.40、宽0.40~0.55米最下台阶距墓门2.94

  • 标签: 发掘简报 八角形 仿木结构 金代 长方形 大定
  • 简介: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反复出现的从分裂割据到全国统一循环进程中最后一个分裂时期,也是地处宋、政权与甘青草原藏族部落势力三方交界地的宕昌地区的一个特殊时期。就历史意义来说,这一时期是宕昌国之后宕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宕昌在宋、

  • 标签: 割据 部落 中国历史 政权 历史意义 藏族
  • 简介:槐先生,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和考古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在5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为河南省文物考古事业,为夏商考古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

  • 标签: 安金槐 先生 生平 考古事业 考古学家 突出贡献
  • 简介:黄德馨先生著《楚爱研究》一书,载有“寿春铅质冥币”拓片一帧(见该书116页图18),注明“1933年寿县出土”。其正文云:“方形铅饼,四角略圆,长5.5、宽4.8厘米,正面戳印10枚,印文为‘寿春’,系安徽寿县出土”(见该书115页)。但是,这一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却无说明。又,赵德馨先生著《楚国的货币》一书,也载有“寿春铅质冥币”拓片一帧和黄书所载完全相同,出自一源,注明“1933年安徽寿县出土,重116.2克”(见该书99页图3-10)。

  • 标签: “寿春”楚金冥币 黄德馨 铅质冥币 古器物 考古学
  • 简介:多年来郑州地区陆续出土的多枚金代末年官印,时于研究金代晚期的官制、兵制及蒙战争的军事形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本文作者认为,其中四枚官印为天兴元年八月(1232年)蒙郑州之战军所遗散的,登封的两枚官印则来自于天兴二年(1233年)中京(洛阳)陷落时的溃军。

  • 标签: 郑州市 官印 金代 “都招抚印” “招抚司印” “都统印”
  • 简介:早在1973年发现的焦作墓一邹(王复)画像石墓,在经历26个春秋后,搬迁到洛阳古墓博物馆复原,已于1999年下半年告竣。它的复原面世,加之洛阳出土的北魏、北宋墓壁雕砖、石棺孝子故事画像,是新近出版的谢宝耿著《中国孝道精华》一书最精彩的图释。

  • 标签: 焦作金墓 孝子画像 中国 孝道 文物考古
  • 简介:<正>1983年6月,沁阳县崇义乡塚村电工,在挖电线杆拉线坑时发现一窖藏铜钱。沁阳县文管会闻讯后,即派人前往调查,并将这批铜钱运回沁阳县博物馆内收藏。据调查,该窖位于塚村东北约百米处。窖口距地表约0.6米,平面近圆形,径约1、深1米。窖底铺5厘米厚的黄沙。窖内铜钱已锈结成块,总重量约300余公斤。该窖内的铜钱上迄西汉,晚至金代,包括两汉、新莽、隋唐、五代、两宋、辽等十多个朝代的170多种钱币。现分述于下。一、两汉钱币“半两”钱:10枚。可分为八铢半两和四铢半两。八铢半两共2枚。其中一枚径2.6厘米(图一,1)。为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所铸。四铢半两共8枚。形制不一,重量不等,径在2.3—2.5厘米之间。书体

  • 标签: 窖藏 铜钱 元宝 开元通宝 沁阳 钱币
  • 简介:河南鹿邑涡河船闸墓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InMarchof1987.archaeologistsunearthed5JintombsatadockconstructionsitealongGuoRiverinLuyicounty.Amongt...

  • 标签: 船闸施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涡河 鹿邑 神道碑 长方形
  • 简介: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安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7月5日4时30分在郑州逝世,享年81岁.

  • 标签: 考古学家 遗体告别仪式 安金槐 先生 郑州 逝世
  • 简介:金代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开元寺铁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钟形制庞大,上铸图案,文字颇多,至今保存完好,在当地有着较大影响,具有一定的文物和科学研究价值。

  • 标签: 邢州 金代 刘秉忠 河北省邢台市 上铸 定远大将军
  • 简介:离石马茂庄发现一座墓商彤流,王金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离石县文管所)1993年3月10日,在离石县城关镇马茂在村西的山梁上,发现被推土机刚刚推毁的一座洞室墓,遂予以制止并追缴回数件出土器物。墓室已被扰乱,未见骨骸,葬式不详。收缴的随葬物已移...

  • 标签: 离石县 石马 文管所 出土器物 葬式 土洞墓
  • 简介:<正>广汉三星堆遗址,在1986年相继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了近千件遗物。其中,一号祭祀坑出土的“杖”系用纯金皮包卷而成,杖上刻有三组图案:最下一组为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人头戴冠,耳垂饰三角形耳坠,……上面的两组图案相同:下方为两背相对的鸟,上方为两背相对的鱼,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压有一穗形叶柄。二号坑出土两棵青铜神树(其一残高达350厘米左右),树座呈喇叭状,座的三方各跪有一

  • 标签: 金杖 神树 鱼凫 祖先崇拜 祭祀坑 图腾
  • 简介:1986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出土一方金代总领提控所印。在本文,笔者对此印提出一些看法,并试考察一下几个焦点问题。罗福颐对现存的官印有三点看法:第一,多数军官印是阵亡将士们生前佩带的;第二,是作为随葬品放在墓内的;第三,一王朝末期混乱期间(亡国乱离时)散失的。本文考察的金代官印,其特征与汉、魏有别,郡不是墓葬出土的,特别是末元初的官印,虽很难说所有的官印都用过,但朝是模仿宋朝的典章制度,仍可从已使用的官印中了解印、牌的使用方法。

  • 标签: 辽宁 本溪市 官印 金代 总领提控所印 典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