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逐渐和世界革命联成一气。列宁指出:“世界资本主义与1905年的俄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几万万被压迫的、沉睡在中世纪停滞状态的人民觉醒过来,他们要求新的生活,要来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列宁所说的亿万人民的觉醒、奋起和斗争,就是20世纪初奔腾在亚洲大陆上的历史潮流,恰恰是在这股潮流初起时,我饭呗坠地,其后又在这股潮流的裹挟中进入了社会。1902年,当古老的中国睡眼惺松、将醒未醒之际,我诞生于湖北应城;辛亥革命后,当觉醒的人民再接再厉、上下求索报国之道时,找刚刚睁开好奇的眼睛,开始积累这个变化着的世界给我的最初印象;新文化运动以来,当德赛两先生冲破重重障碍初访

  • 标签: 互助社 中华大学 少年时期 无政府主义理论 文化运动 时代潮流
  • 简介: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整体上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给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现在的青少年具有许多宝贵的优点;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这些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 标签: 青少年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未成年人 道德观念 中国 社会问题
  • 简介:叶剑英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他的故乡梅州是闻名中外的“客都”,是“客家大本营”。他日常生活中一直讲客家话,经常还即兴唱山歌。其祖辈虽然是经商却都通晓诗书,是典型的客家诗书之家。自1897年出生到1916年冬去南洋,叶剑英在故乡梅州生活了20年时间,期间上过私塾,进过新式学堂;既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也深受客家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客家人文环境的熏陶。

  • 标签: 私塾 熏陶 新式学堂 人文环境 中外 教育
  • 简介:为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4年12月,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与江苏省郑和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普及读物,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宣传郑和。这套书有小学普通版、小学注音版、初中版和高中版,根据不同文化层次分别编写。小学版和注音版,文字简要介绍郑和,并有86幅图,图文并茂;初中版简明介绍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约8万字;高中版以章回小说形式全面介绍郑和,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航海家 郑和研究 纪念 注音 文字
  • 简介:翻开《二十五史补编》,有署名练恕的四种著作。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些赫然与万斯同、钱大昕等史学大师并列的史学专著,竞会出自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之手。在我国历史上不乏天资过人的奇才,如汉代丁鸿十三岁通晓《尚书》,张堪七岁能解《易经》,三国曹植七岁赋诗等。但由于时代久远,

  • 标签: 二十五史补编 史学大师 张堪 丁鸿 万斯同 北周公卿表
  • 简介:金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中共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边区党委领导的安徽和鄂豫皖边区抗日救亡运动中心.当时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和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均住在这里,全国各地很多社会抗日团体和流亡学生也纷纷向这里云集,一向沉寂幽静的山区小镇,顿时成了机关林立、人口剧增的城市.由于日军不断派飞机轰炸和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制造磨擦,很多抗日志士在这里捐躯.

  • 标签: 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党反动派 安徽省政府 广西 抗日战争时期 党委领导
  • 简介: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社团,先是由王光祁提议的。王光祁是四川温江县人,1914年到北京进入中国大学学习法律,1918年6月初毕业后担任成都《群报》和《川报》驻北京记者。他联络同乡曾琦、周太玄等人,以“少年意大利党”、“少年德意志党”为榜样,筹备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当时他们都没有名气,故请求李大钊参与发起。

  • 标签: 少年中国学会 德意志 李大钊 曾琦 成立 “五四”时期
  • 简介:本报作为全国惟一一份以指导学生学习和传授百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辅导类精品文摘报纸,从全国四千多种教辅类报刊和辅导资料中汲取精华,经过编辑精心锤炼,可谓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不仅重难点突出,同步性强,而且释疑解惑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 标签: 文摘报 少年 订阅 学习辅导 百科知识 学生学习
  • 简介:胡适、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关于实验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思想方法和社会改造道路的争论,也可说是“少年中目学会”内原有的社会主义与由会外输入的实验主义之间的争论。胡适的实验主义宣传,对学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学会中原本反对空谈主义,主张从事社会事业和社会活动的会员形成了所谓“问题与主义”派。而围绕着《少年中国》月刊文字方针而展开的“学理与主义”之争,并非人们所说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范式转换,而是学会自由研究与预备主义的表现与结果。在导致学会分化的共同主义之争中,胡适及学会内的“问题与主义”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问题与主义 胡适 李大钊 少年中国学会
  • 简介:带血的狗铃──贺龙与残疾少年的故事[湖南]老红军战士吴绪清述周保林整理1931年古历冬月。鹤峰走马坪遍地皆白,一片冰雪世界,山上的树木冷得瑟瑟发抖,从不畏寒的乌鸦也在寒战,"哇哇"直叫。我们随贺龙老总一行40来人,刚在地一个傍山依水的寨子住下来,夜幕...

  • 标签: 贺龙 少年 敌人 红军 上气不接下气 沾满鲜血
  • 简介:鲜花盛开的园地———纪念《少年文艺》创刊45周年□沈碧娟《少年文艺》创刊号封面和宋庆龄题写的刊名(邵文提供)1953年7月,在我国的文艺百花园中,出现了第一本少年文学的刊物———《少年文艺》,它一诞生,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和重视。当时的国家副主席宋...

  • 标签: 少年 文艺 宋庆龄 鲜花 发刊词 园地
  • 简介:本报作为全国惟一一份以指导学生学习和传授百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辅导类精品文摘报纸,从全国几千种教辅类报刊和辅导资料中汲取精华,经过编辑精心锤炼,稿件可谓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不仅重难点突出,同步性强,而且释疑解惑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 标签: 文摘报 中小学生 少年 学习辅导 百科知识 学生学习
  • 简介:1937年—1945年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曾掀起一个规模巨大的少年儿童抗日运动,千百万少年儿童动员起来,投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斗争,涌现出以江苏新安旅行团(新旅)、上海孩子剧团(孩剧)、福建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厦门儿剧)、广东广州儿童剧团(广州儿剧)、河南开封孩子剧团(开封孩剧)、湖南长沙儿童剧团和育英抗敌儿童工作团(育英)、湖北汉口七七少年剧团、四川重庆儿童农村宣传队、浙江浙西小剧团和台湾少年团、安徽六安儿童团、江西南昌孩子剧团、广西儿童抗敌工作团、贵州赤水儿童剧团、云南昆明儿童剧团、陕西西安儿童宣传队、山西

  • 标签: 少年儿童运动 儿童剧 新安旅行团 国民党 周恩来 剧团
  • 简介: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晋察冀文艺研究会的老艺术家们应西城区委的邀请,以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陈强、田华以及王昆、生茂、晨耕等20多位老艺术家参加了在宋庆龄故居举行的《欢庆建国50周年跨世纪小主人》“六·一”游园会。故居内彩旗招展鲜花盛开,老文艺...

  • 标签: 西城区 国际儿童节 晋察冀文艺 战士 少年 艺术家
  • 简介:这是一个14岁的男孩用生命谱写的故事,这是一个在生死面前舍己救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郭永成的高尚品德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个亲切的名字传遍了大通的山山水水.

  • 标签: 北川河畔 少年郭永成 歌少年郭
  • 简介:(接上期)3.中国儿童戏剧运动发展的新阶段。中国话剧是20世纪初叶从欧洲传播来的,到30年代,成人话剧运动有了迅速发展,但是儿童戏剧工作则开展很少。虽曾出现过《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蝴蝶姑娘》等小型儿童歌舞剧,对活跃儿童生活、启发儿童思维、陶冶儿童情操,改变那种儿童唱成年人歌曲的现象有过一些效益,但在国难日益迫近眉睫的危亡关头,这些剧目与现实生活毕竟是有距离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后,不少戏剧家在编写成人演的话剧的同时,也创作了一些富有抗日内容的儿童剧,如塞克写的《捉汉奸》、许幸之写的《仁丹胡子》,都是儿童独幕街头剧,很受少年儿童的欢迎。以后又有丁克

  • 标签: 少年儿童教育 生活教育 儿童戏剧 新安旅行团 小朋友 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