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引子话说中华大地,自古因自然环境有千差万别,先民们或耕或牧,不一而足.我这里要说的是,有一个民族从东北到西北,驰骋在祖国辽阔的草原上,写下波澜壮阔的春秋诗篇.这个民族就是历史上的鲜卑人,史称东胡.鲜卑诸部,有白部鲜卑慕容氏者,在鲜卑千百篇春秋史上却占了辉煌的一页.我今天将这一页诗篇翻开来,读给今人听听,或许可作为听者读者诸君的茶余酒后的话题罢.自然诗篇是由人写成,写诗的人又太多,我这里挑选出吐谷浑国十王,以飨读者诸君.

  • 标签: 吐谷浑王 王画传
  • 简介:首先藉此机会,谨向由庄启程先生创办的维德集团50周年,暨维德工业城奠基20周年,表示由衷地祝贺!在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人与人之间讲究缘份,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对因缘际会十分珍惜。

  • 标签: 民族传统观念 工业城
  • 简介:马骏,吉林宁古塔人,1895年9月12日出生,回族,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回族人民的好儿女。1912年度,马骏考入吉林省一中读书;1915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马骏先后任天津中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9月16日,马骏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组织“觉悟社”。同年11月,马骏作为京津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骏成熟起来,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马骏受党的派遣,回东北开展革命斗争,创建党的组织。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吉林省城后,马骏积极领导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爱国运动。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北方区党的组织被军阀张作霖严重破坏。

  • 标签: 画传出版 马骏画传
  • 简介:杜甫诗“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楼。”苏轼诗“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曰重九;九为阳数,又曰重阳

  • 标签:
  • 简介:端午节习称为纪念屈原而设,但事实上端午节由来已久,既是古代民俗节日的重要禁忌日,又是纪念名人的节日,屈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重阳是与端午相对应的节日,端午与重阳有内在的联系.

  • 标签: 纪念 端午节 民俗节日 探源 由来 屈原
  • 简介:<正>张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张大庄人,沃王张洛行的族侄。他出身地主家庭,家有田五、六百亩,在家读书,后来随张洛行起义.太平天国封他做梁王。天京陷后,张宗禹和任化邦等带领蒙,亳队伍归遵王赖文光领导。太平天国丙寅十六年秋(一八六六年),赖文光命张宗禹率领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统军入陕、甘,去连合回民起义军,以为椅角。张宗禹入陕,所向克捷。十一月,进到西安,在城东灞桥十字坡歼灭清朝陕西巡抚刘蓉部湘军,斩提督萧德扬。丁

  • 标签: 张宗禹 太平天国 赖文光 左宗棠 李鸿章 直隶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谢阁兰如何在《》中借鉴中国绘画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中国绘画启发了《》的形式创造。谢阁兰借用中国绘画的画卷形式和构图方式建构起《》的绘画空间;其次,中国绘画是《》的想象来源之一。中国绘画的意象、主题以及有关中国绘画的传说被创造性地整合进《玄幻图》中,谢阁兰借此营造出一个独特的中国世界。

  • 标签: 中国绘画 《画》 谢阁兰
  • 简介:在陕西近代历史上,同盟会重阳节祭黄陵因其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向为陕西耆旧和史家所推重。但是,关于这次祭祖活动发生的年代,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主张发生在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的,如赵其襄、高又明遗稿《井勿幕辛亥革命前革命活动的片段》(节录)就称:

  • 标签: 同盟会 黄陵 重阳节 祭祖 近代历史 史家
  • 简介:石鲁(1919~1982),1919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乡一个冯姓大家族,原名冯亚珩。家有良田千顷和巨大的庄园。其祖上文人学者辈出,家有十余万册藏书。其胞兄冯建吴于青年时期在上海曾就读于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举办的“昌明艺专”,学习

  • 标签: 石鲁 绘画艺术 生平 中国画 艺术风格
  • 简介:余活力(1930~2000),原名余长学,云南省石屏县宝秀乡许刘营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全家节衣缩食和老师支持帮助下,读完小学,并考上了石屏师范附中。在附中就读期间,受进步老师影响,1946年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读

  • 标签: 余活力 云南 生平事迹 中国共产党 革命斗争
  • 简介:读《胡适》杨向奎由吉庵先生著《胡适》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读后觉得这部书的长处可以归纳为:(1)材料丰富而取舍得当。关于研究胡适之先生的原始材料及成书,海内外非常多,而白先生取舍得当,所选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舍掉的都是可以不用的。(2)原书首尾衔接...

  • 标签: 胡适 中国传统文化 蒋介石 帝国主义 精神文明 《独立评论》
  • 简介:由于时代的局限,我国历史上的美术理论家不可能提出一套全面、完整而又科学的美学原理来。但在一鳞半爪中不乏明智精粹的论断,对我国绘画艺术影响很深,流传甚远,像百川归大海一样,年深日久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情趣的美学观。这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很好的吸取。

  • 标签: 美术理论 中国画 绘画风格 绘画技巧
  • 简介:《平南》问世后被认定为贵州首部历史小说,成书于明代。本文将该书与有关史籍对比,并根据明代职官等制度及有关人物的经历作考证,提出不同意见。又从故事情节及语言文字推测其成书年代,判断文学、史料价值。

  • 标签: 历史小说 比较 成书年代 文史价值
  • 简介:一、关于史志人物传中的真实与想象。《左传·宣公二年》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说是晋灵公丧失了为君之道,他向人民横征暴敛,还把宫殿建筑得雕梁栋。他经常从台上用弹弓打人,以看人们的躲避来取乐。某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结果他把厨子剁成肉块放在畚箕中,然后派个妇女拿着这些肉块从朝上走过。为此,赵盾、士会

  • 标签: 史志人物 史料 历史真实 叙述方式 虚构性
  • 简介:清末民初的罗蔼其①是著名的文化学者,研究客家文化的先驱。除名著《客方言》外,尚未刊行的手稿有《壬子旅行记》《东三省游记》《庚申年日记》《辛壬杂稿》《联语录存》《联诗杂什》《己冬随笔》《读骚随笔》《松风漫钞》《先荣谱》等和一些散页。本文根据其手稿及族谱、墓碑及讣告等资料,撰写传记,记述罗蔼其的故乡、家世、仕途及其为客家文化所做的贡献,展现其从京官到庶民,从山乡教师到中大教授的曲折生涯,再现上世纪初传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标签: 传统知识分子 客家文化 《客方言》 文化学者 清末民初 心路历程
  • 简介:孝子图和烈女图自古以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就占据着重要的一席,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对此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过去遗留下来的文物以及近年来考古界新发现、出土的文物中所包含的孝子图和烈女图与孝子(阳明本、船桥本)、烈女的文本进行细致的对比,在此基础上,试图以美术与文学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孝子图、烈女图的内容和特征,并对其进行简明易懂的概述。同时,对于其中一些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选择一、两个例子加以具体的提示。

  • 标签: 孝子传图 烈女传图 顾恺之 武氏祠画像石
  • 简介:今存数十种《神仙》大致可归为《说郛》、四库、汉魏本三个系统,其中《说郛》本祖本当为元代禁而未绝之《神仙》善本;四库本可能是基於某一带有目录之残本的补辑本,补辑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六、七两卷,其祖本与《说郛》本当出於同一系统;且从明清目录文献记载亦可推明代尚有《神仙》之传承本。

  • 标签: 《神仙传》 《说郛》本 四库本 汉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