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将梅州及其区沿革一并叙述,便于讲清其间相互关系、郡县废置的时代背景、梅州在整区所占位置及粤东备县开发的进程。一、隋代以前粤东地方建制汉末交州南海郡辖七县:番禺、博罗、中宿(今清远)、四会、龙川、揭阳、增城。三国东吴增置平夷县(今新会县西),孙皓将中宿县并入荆州始兴郡,仍辖七县。

  • 标签: 潮阳 龙川县 揭阳县 潮州 历史沿革 南汉
  • 简介:<正>中国近期关于《元朝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的研究爆炸般的增加令人吃惊。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学术界的影响而被禁塞的研究论著似乎有决堤之水般发表出来的势态。1978年笔者公开发表了《<元朝秘史>有关文献目录》(日本蒙古学会发行),仅以手头掌握的材料为限。从其后10年间发表的成果看,中国,特别是内蒙古的研究完全处于压倒其它国家的状况。在中国,不仅公开发表研究论著,也在进行学术方面i的交流活动。例如,1988年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了专门的《秘史》国际学术会议,呈现了盛况。在中国

  • 标签: 元朝 研究论著 复原 蒙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汉字音
  • 简介:翼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倡导新式回族教育的先驱。他和童琮、王宽等回族有识之士冲破以往经堂教育读经不读书的旧习,革新旧的教育制度。他创建的偕进小学与童琮创办的穆原学堂、回文师范学堂等为我国第一批新式回民学校。新式回民学校推动和普及了回族初等、中等教育,提高了回民素质,促进了回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学校 师范学堂 新式回族教育 教育制度 中等教育 中国
  • 简介: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马翼先生的著作《伊斯兰教概论》的研究是忽略的,每当提及民国时期伊斯兰教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金吉堂先生的《中国回教史研究》(1935年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发行);傅统先先生的《中国回教史》(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马以愚先生的《中国回教史鉴》(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回教小史》(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角度来说,这四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术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 标签: 伊斯兰教史 著作 商务印书馆 出版发行 逝世 纪念
  • 简介:<正>句吴是江南的土著民族之一,其国家的建立与周人有些关系。太伯、仲雍奔吴后,建立起吴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把周人的一些典章制度带到了江南。句吴开始同周人有了某种程度的直接联系。到仲雍的曾孙周章时,“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列为诸侯”。从此,句吴同新建立的周王朝有了越来越密切的政治联系。第一,句吴作为周的诸侯国,臣属于周室,与周王朝有着各种政治联系。

  • 标签: 政治关系 公元前 左传 诸侯国 周王朝 政治目的
  • 简介:清朝末年,南社以文字鼓吹革命,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辛亥革命后,南社同仁又直接参与反袁斗争,提倡女权运动,历时27年。前后有社员1100多人,其中女性则不满60人,而像徐自华那样为革命鞠躬尽瘁、大量创作诗文、卓然有所建树的就更少了。从有关徐自华的史料中可以看到:徐的走出闺房,面向社会,秋瑾给她的启迪和影响至关重要。

  • 标签: 秋瑾 反袁斗争 辛亥革命 史料 南社 清朝末年
  • 简介:真(林沉)教授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他在蒙古学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成就,已有刊登在《蒙古史研究》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上的专文《20世纪蒙古学巨匠亦真教授》作了专门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在这里,我作为林沉老师的授业弟子,仅从个人理解和体会的角度,简要谈谈林老师对蒙古史学学术发展的两点突出贡献。林沉老师对我国蒙古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运用民族史语文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大家知道,史学研究的第一个前提,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充分占有史料,正确、准确地释读和领会史文涵义。蒙元史夙称难治,这是学界的共识。比起在它之前的宋史和其后的明史,难度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有关基本汉文史籍(还

  • 标签: 史学发展 语文学 民族史 蒙古史研究 蒙元史 古代蒙古社会
  • 简介:该文结合文献和初步的实地考察,围绕明清时期济源和河内两县的水利开发,讨论县际行政、地方权势及其二者的相互联系,如何对不同时期的引水技术、灌溉利益、农田开发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揭示16、17世纪豫北灌溉水利发展史中的制度转换和社会变迁.笔者认为,"水利共同体"的结构分析模式限制了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时空尺度,主张通过对地域联系拓展过程的动态考察,开阔华北水资源和社会组织的研究思路.

  • 标签: 豫北 灌溉水利 地域开发 社会变迁 水利共同体
  • 简介:《华阳国志·蜀志》裁:秦惠文王时,“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日:‘天奉我矣,王将得蜀矣。’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日:‘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人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

  • 标签: 金牛道 《华阳国志·蜀志》 秦惠文王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子午是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16年取巴蜀以后所修建,是由杜陵,南经蚀中,入汉中的一条栈道。子是北方,午是南方,意思是通南北的道路。关于这条道路,《史记·高祖本纪》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

  • 标签: 子午道 栈道 秦惠文王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东南亚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也是郑和积极贯彻明朝睦邻安政策最为成功的地区。郑和的到来处处受到热烈的欢迎,“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因为他给东南亚带来的是友谊、和平与安宁。至今在东南亚仍可以看到和听到郑和留下的许多历史遗迹、历史佳话和动人传说。世世代代的东南亚人民一直在怀念和歌颂郑和的伟大历史功绩,他可以说是开创中国一东南亚善关系的历史功臣。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析郑和下西洋整个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东南亚 政策 睦邻 明朝 历史遗迹
  • 简介:傥骆北起眉县骆谷,然后沿骆水南行直到青隆岭,过秦岭后沿傥水南下,到达汉中盆地东端的洋县,与子午汇合,向西南入川。该修建很早。汉杨君石门颂:“高祖受命,由子午,出散入秦,建立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涂路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垓尤艰。”围谷即韦谷,在骆谷附近相去很近,古通道或由出韦谷,这条道路当为傥骆的前身。

  • 标签: 傥骆道 蜀道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褒斜是秦汉魏晋时关中通往汉中的主要交通线,北起于今眉县的斜峪关口,溯斜河南上秦岭北坡,在“五里坡”(今太白县境)离开斜谷,到褒水发源地后,顺褒水南下,穿山攀壁,出褒城进入汉中盆地,从勉县西南行,汇金牛,直趋剑门关。汉武帝时拜张印为太守“发数万人作褒斜栈五百余里”,此后蜀汉之诸葛亮,魏泰和六年潘宗伯,

  • 标签: 褒斜道 蜀汉 关中 汉武帝 秦汉 后蜀
  • 简介: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有三颗神情潇散、不让须眉的女星,这就是三大著名女诗人李冶、薛涛和鱼玄机.时代的错位,使女诗人的社会地位尽入末流,也使她们的诗歌创作倍受局限,即使身逢封建盛世的唐朝也难幸免.李冶早年在吴越为,因诗名鹊起,被代宗召入宫中,"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①.不久泾原兵长安哗变,李冶被迫向伪帝朱泚上诗,乱平后为德宗处死.薛涛自幼沦为官伎,"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②.

  • 标签: 鱼玄机 女诗人 李冶 诗歌创作 薛涛 唐代诗人
  • 简介:<正>绪言1891年,伴随洋务运动的开展,反基督教运动日益高涨。10月,热河金丹与在理教开始起义。这是一次把反教会斗争与反蒙古王公贵族斗争交杂在一起的特殊事件。本文力求阐明中国北部民众所处的闭塞的社会

  • 标签: 金丹道 起义 杨悦春 热河 蒙古贵族 王公贵族
  • 简介:隐语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隐语的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道教经典中的隐语生成的原因、隐语的表达功能、存在状况以及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标签: 道教文献 隐语 社会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 简介:成都西部,距大邑县城15公里,乃道教发源地鹤鸣山。其得名传日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明左翘《鹤鸣观记》:“山之妙高、留仙、天柱诸峰.品列如飞鹤之形:妙高、留仙左右对峙。如鹤舒展之两翼.矗立于中央之天柱峰乃鹤顶,其东西两涧合流处为鹤啄,至啄尽处.冲流屹立一巨石为鹤衔丹书。天柱峰后与大坪山麓衔接之低凹地带,乃鹤顶,大坪山乃鹤背,其绝顶之冠于中锋乃鹤尾。”清《四川通志》:“鹤鸣山形如覆翁,有石类鹤,故名。”清乾隆《大邑县志》引李膺《益州记》:“鹤鸣山有麒麟、白鹤游,故名。”

  • 标签: 天柱峰 发源地 大邑 益州 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