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华民国统治的来源问题上,孙中山的革命派与袁世凯的官僚派有过激烈交锋,反映了两股政治势力围绕中华民国政权正当性问题的斗争。孙中山认为民国的统治是人民创建的,而袁世凯则认为他对民国的统治是因袭了清朝的君权。有关民国政权正当性的这两种理论反映了中华民国特殊的建国过程,而人民创建论无疑是当时的主流理论,其核心是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不过人民主权论在把人民奉为主人的同时,还面临如何把人民变回被统治者的问题。民初政治思想处理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把主权与统治分开,更多地从财产权的角度去理解主权,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卢梭与洛克的人民主权论。但是民初的人民主权只是一个尚未兑现的承诺,人民不仅不能亲自行使主权,一度代替人民行使主权的机关也被迫解散。

  • 标签: 民初政治 主权 统治权 正当性 制宪权
  • 简介:高拱,字宿卿,河南新郑人,以地望名之高新郑,是明代嘉隆万三朝的重臣。《病榻遗言》是高新郑在神宗初政后被逐出政坛回籍赋闲期间撰写的政治回忆录,是高张(张居正)交恶的一家言。高新郑与张江陵恩怨深结,在该书中是己而非张,攻江陵“附保逐拱”、“矫诏顾命”、“招权纳财”、“谋害元辅”等,对万历十年以后的明代政局影响极深。然而,《病榻遗言》中多有不实之词,真假混杂,虚虚实实,体现了高新郑的政治智慧,更折射着高新郑的政治权谋,今人如欲理解万历政局,必须对其中一些关键说法加以厘清。

  • 标签: 高拱 《病榻遗言》 政治权谋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一大批中共高级领导人和“左翼”文化人士去过新疆,其中包括周恩来、王明、康生、任弼时、毛泽民、陈云、李先念、邓发、周小舟、滕代远、俞秀松、陈潭秋、方志纯、孟一鸣、林基路以及杜重远、茅盾、张仲实、王为一、赵丹等等。他们有的是路过,有的是到那里工作。另外,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尽管只剩下三万余人,但还是组织两万多人向西挺进。因此人们自然要问:在那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选择呢?这一切,都与被称为“新疆王”的盛世才有关。

  • 标签: 盛世才 新疆 统治 抗日战争 文化人士 中央红军
  • 简介:<正>公元618年隋王朝最后一个皇帝—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同年原隋太原留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王朝。唐朝建立之初,面临着的一个首要任务是进行一场统一中国的战争。李渊父子在经过十年的征战,统一了中原地区后,当时在唐朝的北边和西北边还有东、西突厥汗国的两支势力。东、西突厥汗国的存在,对唐朝安全形成了重大的威胁。突厥之名的出现和突厥部的形成兴起大约在公元5世纪时,其先祖早期应是匈奴属部中

  • 标签: 西突厥汗国 西域 中国历史 公元 都督府 匈奴
  • 简介:明初河州是中央王朝经略包括河州地区在内"西番诸卫"的起点,因置立时间最早,其本身承载的统治策略及政治倾向对于广大藏区后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大规模军事征服的前提下,为了在河州地区建立"体统"、形成民族国家认同,明政府采取军政合一的手段来稳定地方统治,并利用土汉混编参治、宗教力量利用、茶马经济控制、广设驿递联通等措施来固化和加强这一开辟的藏区统治新模式。此不仅为"体统"的建立和维系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来清朝对广大甘青地区的统治策略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河州 “西番诸卫” 甘青藏区 洪武 驿递
  • 简介:日本学者关尾史郎的《南凉政汉与徙民政策》一文(载《史学杂志》第89编第1号·1980)是近年来日本南北朝史研究中引人瞩目的一篇论文。本刊发表的是该文的第二部分。译文略去了图、表和部分注释。

  • 标签: 汉族人民 鲜卑族 金城郡 凉州 少数民族 郡县
  • 简介:本文描述了清初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的具体过程与途径,充分表明清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重视,使得清代皇室养成了学习汉族文化的传统.

  • 标签: 满族 统治者 汉族文化 清初 清代皇室
  • 简介:<正>16世纪,欧洲霸国西班牙在美洲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这个帝国存活了三百余年,当今拉美有18个国家是在它的统治下生长起来的。不言而喻,前者对后者在历史上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此,研究现代乃至当代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及社会发展的特点,有必要追本溯源,对16世纪西属美洲殖民地的统治体制进行细致人微的考察。本文拟从行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入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望同行指教。16世纪时,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机构已臻于完备。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官僚行政系统。立于这座金字塔顶峰的自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专制君主西班牙国王。按照16世纪欧洲通行的“君权神授”的政治理论,国王受命于上帝去统治一种特定的人民或民族,其行为只向上帝负责。因此,国王是一切制度的核心,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和终点,而不应受到任何挑战。16世纪殖民制度的基调就是这种皇道政治。西班牙国王之所以能凌驾于全部殖民统治机器之上,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即他是作为卡斯提的伊萨贝拉的后

  • 标签: 西班牙人 美洲殖民地 印第安人 哈布斯堡王朝 统治体制 统治机构
  • 简介:本文以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西部大开发中民族经济自治权的意义,分析了影响经济自治权行使和保障的相关因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 经济自治权
  • 简介:在罗马统治埃及时期,处于文明衰落之时的埃及,政治上彻底沦为罗马统治的一个行省,经济上成为罗马的丰裕粮仓,但文化上仍能显现埃及传统丧葬文化强劲而持久的生命力。一方面奥西里斯神的丧葬崇拜在罗马统治埃及前期继续盛行;另一方面,托勒密埃及时期的奥西里斯隐形崇拜——塞拉皮斯神崇拜在此时期持续受人推崇。4世纪末,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国教的主导地位后,基督一神教开始排斥其它神的崇拜,奥西里斯神崇拜及其丧葬文化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作为古埃及文明显性标志的奥西里斯崇拜仍在罗马社会甚至后来的西方基督教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 标签: 罗马-埃及 古埃及 奥西里斯神 崇拜
  • 简介: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金融市场遭到破坏和失序,上海金融业为自身基本权益及行业生存,也为市场稳定和尽可能减少同业与客户损失,围绕金融市场秩序重构各个方面,与日伪当局进行了折冲交涉,其中虽然有过妥协、退让乃至合作,但也不乏拒绝和抗争。整体而言,上海华商金融业是日伪统治下的受难方,对于他们的历史评价,应力求客观公允。

  • 标签: 太平洋战争 上海金融业 市场秩序 日伪统治
  • 简介:<正>我们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评价:“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这决非单纯的依靠武力征服,很大程度上归之于民族统治政策的成功。清政权是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它根据当时阶级力量的对比,极为重视民族问题,从维护满族贵族在全国的统治利益出发,并注意吸取历代封建政权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经验教训,制定形成了有清一代比较完整的民族政策体系。其核心内容:建立巩固满蒙联盟,发展满汉关系,重点做好这两大民族的工作。下面就清政府对蒙、汉两族的民族统治政策分别略述。

  • 标签: 民族统治 清政府 蒙古族 汉族 满族 贵族
  • 简介:DunhuangGrottoartintheTangDynastyiscategorizedbyscholars,intermsofitslocalhistoricfeatures,intofourstages:EarlyTang,PrimeTang,MidTangandLateTang.Thispaperfocusesontheperiodfrom786to848(MidTangduringtheTuboperiod).

  • 标签: 中的时代 吐蕃统治 敦煌石窟艺术
  • 简介:蒙古时代“道佛争论”的真像──忽必烈统治中国之道[日]中村淳(续前)(2)主办者蒙哥眼中的宗教争论在哈喇和林的包括道佛论战在内的宗教争论始终是蒙哥皇帝主持的。因此,以下将进行进一步深人的研究,并以中村、松川1993年介绍的少林寺圣旨碑第一截为线索,从...

  • 标签: 全真教 八思巴 道佛 书记官 佛教 蒙古
  • 简介:甘地发起了非暴力抵抗运动,抗盐税的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930年5月5日,甘地被逮捕入狱,但是他的追随者们,在萨希伯的领导下,向特萨那的食盐仓库发起了食盐进军。下面是韦伯·米勒发给《新自由人》的报道。

  • 标签: 非暴力 印度 统治 英国 追随者 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