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不仅通常被认定为“右翼”的学者一如既往地倡导自由主义,执政党内也出现了回归“新民主主义”的声音,民间的温和“左翼”学者则提出“宪政社会主义”概念。不论这些学说是“对”还是“错”、对中国未来发展“有利”还是“有害”,它们都有存在的权利和表达的自由。然而,良性的社会变革是需要一定的政治共识作为基础的。即便在观念高度多元化的自由社会,依然存在超越左、右分野而为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基本共识,如共和、民主、法治、分权、平等以及对基本人权的尊重。

  • 标签: 宪政民主 基本共识 自由主义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政治共识
  • 简介:墨西哥与俄罗斯,这是一个奇异的对比:两国人口总数比较接近,都在一亿多。国土面积则相差很大,俄罗斯是墨西哥的8.7倍。一般理解,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应该比墨西哥强得多,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倒过来。以2000年为例:墨西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814亿美元,是俄罗斯的2.2倍;而人均国民总收入,

  • 标签: 墨西哥 宪政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 俄罗斯 人口总数
  • 简介:第一、和谐,必须与传统的“斗争哲学”彻底决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伊始,邓小平在1980年就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他在有名的“八·一八”讲话中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要改变权力过于集中、兼职过多、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家长制作风和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关于宪政,他说:“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

  • 标签: 宪政建设 和谐社会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国家领导制度 职务终身制
  • 简介:俄罗斯走向宪政的历史与俄罗斯共产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是紧密相联而又"负相关"的,俄罗斯宪政史上两个转折性关头——1918年1月的解散立宪会议和1991年的"8·

  • 标签: 俄罗斯走向 大弯路 宪政大弯
  • 简介: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掀开新的一页。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派叶剑英代表中共向南京的国民政府表示,愿在蒋介石指挥下努力抗战,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周恩来、博古、林伯渠上庐山跟蒋介石谈判,提出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约定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9月,宣言发表,国民党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标签: 民族解放战争 宪政 中共中央 国民政府 国共合作 卢沟桥事变
  • 简介:“邓小平之问”马国川: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9.7万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4.7%,高出GDP增长率的两倍还要多,更远超过国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公众对于税负之重表示不满,可是政府部门以及部分学者却辩解说,中国的税负并不重,在世界上只处于中等水平。作为财政学者,您认为中国的税负水平是轻还是重呢?

  • 标签: 财政部 宪政改革 中国 GDP增长率 税负水平 财政收入
  • 简介:在19世纪上半期加拿大建立责任政府的过程中,自由主义观念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自由主义思想对加拿大殖民地人政治意识觉醒的推动上,更表现在英国社会与政坛对英帝国与移民殖民地关系认识的改变上.由于美国独立的教训,维护帝国统一和防止殖民地与母国分离,曾是英国人心中一个不解的结.因此,旧观念支配下的英国统治集团,几乎一致地拒绝了达勒姆关于授予殖民地责任政府的建议.随着英国自身现代政党制度的确立和自由贸易的实现,新的自由主义帝国观开始形成,并直接推动了加拿大的宪政改革.

  • 标签: 自由主义 1837年加拿大起义 达勒姆报告 加拿大责任政府
  • 简介: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包含着某些宪政因素,但与宪政的要求相去甚远。19世纪末叶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不是从事国家建设,而是驱逐外国势力和推翻封建帝制,为建立新国家扫清障碍,由此决定了主要服务于当前革命运动的民权主义不可能遵循宪政的逻辑。不过民权主义中关于未来中国政治制度的目标设定,仍具有相当的宪政意义。

  • 标签: 民权主义 国家自由 训政 五权宪法 以党治国 宪政
  • 简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是美国建国初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长年的政治活动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建国原则和理论,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宪政思想体系。中央集权的混合型政体观、强化总统权力的分权制衡原则以及从宽解释宪法的隐含权理论,构成了其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本文拟对汉密尔顿宪政思想的主要方面进行评析。

  • 标签: 汉密尔顿 宪政思想体系 宪法 中央政府 中央集权 主权
  • 简介:党内民主意识,是全体党员关于党内民主及其现象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也是由此而产生的关于政治情感和民主心理的民主思想体系。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对于推进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党员 党内民主 民主意识
  • 简介:<正>目前的通史教材和政治思想史专著一般都认为,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性质是旧民主主义的,主要理由是,新三民主义没有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却不是这样看待的。他们早就认为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本文根据他们的观点,试述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在基本性质上的关系,并由此再作些申论。

  • 标签: 中国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联合政府 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 民主共和国
  • 简介:四川省什邡市民主镇人民政府继1982年编修了《民主乡志》后,又于新世纪初出版了30万字的续志。最近,承什邡市志办李兴富主任赐寄,精研细读了一遍,感觉到这是一部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上乘志书。

  • 标签: 《什邡民主乡志》 地方志 体例结构 文献资料
  • 简介:本文是对查尔斯·蒂利民主民主化研究的解读。第一部分总结了蒂利对民主化进程的解释框架和独特观点。第二部分讨论了他的研究策略,主要包括:对民主概念进行历史化的处理,在抗争政治的背景下描述民主化的轨迹,引入机制和进程的分析来连接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分析。第三部分简要对比了蒂利和巴林顿.摩尔对民主的研究,认为蒂利抱持了一种超然的学术立场,在解释民主化进程时,他更看重社会结构的限定作用而非行动者的能动性。第四部分则讨论了蒂利在民主研究学术史上的地位,指出其研究具有一种跨学科的视野。

  • 标签: 蒂利 论民主 民主化进程 政府能力 学术立场 民主化过程
  • 简介:今年我已经吃96岁的饭了,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很少伏案握笔。前不久,李凌同志将他的书稿《“民主堡垒”群星陨落记》给我,并嘱写序言。我之所以应命,是由于这本大著中有我熟悉的人,主要描述了当代许多著名学者、大师的悲惨命运,所关注的问题恰恰是我晚年不断呼唤的“何时宪政大开张”。可以说,这本书是当代中国历史变局的一个例证。

  • 标签: 民主 序言 著名学者 悲惨命运 中国历史 当代
  • 简介:实行民主宪政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先进分子梦寐以求的目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新月》月刊为阵地,向国民党一党独裁发起挑战,要求以民治代替党治,实施法治以保障人权,在思想界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的“人权运动”。人权派因此得名。

  • 标签: 十年 民主宪政 保障人权 民治 先进分子 代表
  • 简介: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不顾西藏人民的意愿,背叛祖国.破坏统一,公然撕毁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于3月20日凌晨,指挥西藏地方武装和叛乱分子向驻拉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央驻拉萨的机关发动了全面进攻。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部队奉命平息叛乱。在西藏爱国上层和广大僧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而彻底地平息了拉萨市区的叛乱。

  • 标签: 叛乱 中国人民解放军 西藏 和平解放 发动 僧俗
  • 简介:陶行知的名气,逾出了他的专业圈。提起陶行知,连教育界以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教育家,因为他选了一条非常崎岖的路,披荆斩棘,踽踽独行。因此,在同时代知识分子中,陶行知"另类"的标记很明显。自然,他的人生价值也恰恰在于此。他为此奋斗,为此赴死。

  • 标签: 陶行知 民主教育 国民党 新华日报 中国民主同盟 政治协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