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安多政教史》对研究19世纪安多地区的宗教现状和社会政治状况、格鲁派的寺院分布情况等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安多政教史》的历史文献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鲜有学者对其文献资料进行文本研究。文章试图应用文献的方法,对《安多政教史》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内容结构、数据、缺陷以及文本译介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安多政教》 历史 文献学
  • 简介:作为广东历史上首部省志的《广东通志初稿》(嘉靖十四年成书),收录了大量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附录,本文在分析其附录的基本情况和人志原因的基础上,试解读该志附录在了解明代广东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文献价值,及在方志发展史上的启示。

  • 标签: 戴璟 广东通志初稿 附录
  • 简介: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地合南北,遍寻古迹,每至一处,有闻必录,广辑碑文,于注中就行旅所知共记载了秦汉以来至北魏各时期的碑碣、石刻、石室画像和摩崖题刻等各种石刻文献三百八十六处,诸多汉魏石刻赖此得以传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及文化价值。本文试就《水经注》所徵引石刻文献之价值、内容、形式、分类等方面分而论之,以充实郦研究之内容,亦冀能拓展金石研究之领域。

  • 标签: 郦道元 《水经注》石刻文献 徵引
  • 简介:一、概说黑水城为西夏黑水镇燕军司所在,元时改称亦集乃路。黑水城不仅是西夏、蒙元时期的军事重镇,更堪为是时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不爱宝,大批文献、文物相继出土。黑水城文献从时间构成上来看,主要以西夏及元代文献为主体。其中西夏文献以宗教文献,尤其是佛教文献为大宗,而黑水城元代文献则以世俗文书为主。换言之,黑水城西夏文献对于西夏宗教研究价值非常,而黑水城元代文献则为我们构建蒙元时代,尤其是元代西北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黑水城文献 西夏文献 元史 亦集乃路 军事重镇 蒙元时期
  • 简介:红军在艰苦的长征途中,有时竟能下馆子吃辣子鸡,住洋房,同女学生跳交谊舞……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出现在《红军长征记》这本书中,但这部书已被尘封了七十多年。而近几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的此书孤本,引起了各方关注与再版。南此这部“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及其写作故事浮出水面,我们也领略到一个真实而感人的长征。

  • 标签: 《红军长征记》 原始文献 美国哈佛大学 原始记录 交谊舞 女学生
  • 简介:古埃及存留的王室铭文和教谕文学作品中对埃及南部努比亚人的记载大多为丑化性的描写,称其为“可怜的库什人”,有时甚至把他们比作野兽。但是在埃及官吏留下来的自传性铭文和墓室图画中又可以看到这些所谓的“可怜人”其实并不可怜,这种看似矛盾的记录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埃及同努比亚之间交往的真正内涵。原因在于埃及国王对努比亚地区资源的需求和通过丑化异族来维护王权统治的目的。

  • 标签: 古埃及 努比亚人 “可怜的库什人”
  • 简介:文章通过文献检索,调查国内藏医临床研究的现状,文章认为:近20余年来的藏医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临床研究的广泛开展,使藏医临床疗效得到评价和认可,促进了藏医药的普及推广。藏医临床研究应在坚持藏医自身特色基础上,遵循国际通行的临床研究规范进行设计、实施和报告,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增强中国藏医药在国际医学界和藏学界的话语权。

  • 标签: 藏医 临床研究 文献调查 现状
  • 简介:周代天子、诸侯使用多字谥并不少见,文献记载周代同一历史人物的谥号,有时是多字谥,有时是多字谥的省称。由于对多字谥省称现象缺乏足够认识,一些学者在校释文献时,对于同一人物的不同谥号,或认定其中必有误载,或改动原作中的谥号,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这些不同的谥号,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为多字谥省称的可能。在没有更多的确切材料予以证明之前,仍需阙疑待考。

  • 标签: 周代 多字谥 省称
  • 简介:本文从拉美西斯二世纪念铭文所载赫梯国王被法老击败的形象与其他历史文献中得出的埃及与赫梯国家的实际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入手,讨论这一现象形成的历史原因:正是由于古代埃及独特的历史观念,产生了"虔诚伪造"的历史编纂方式。这种对外族人以及埃及与外族关系的呈现范式自埃及史初即已出现,并逐渐形成古埃及文明关于外族的文化记忆。在新王国时期的国际交往中,随着近东各国"平等"的理念逐渐为法老所接受,埃及文献中的赫梯国王形象不仅再现,而且丰富了埃及传统的文化记忆模式的内容。

  • 标签: 古埃及 赫梯 外族人 历史编纂 文化记忆
  • 简介:2009年,广西专家学者云集桂林雁山园召开首届“桂研究”研讨会,此后“桂”成为广西地方的标志,成为广两文化界、学术界共同精心打造的文化学术品牌。近年来,有关“桂”渊源及其概念溯源引发热烈讨论,关注焦点集中在康有为《桂答问》及其《桂答问·序》上。

  • 标签: 康有为 答问 渊源 2009年 专家学者 学术品牌
  • 简介:"卫我海疆——闽台海防文献展",9月5日至25日在长乐博物馆首展。当地驻军、师生和各界人士参观了展览。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蒋滨建联合旅台水师后裔张长卿,经过3年的努力,致力于在海内外广泛征集闽台海防史料,此次精选433份展出,舆图就有136份,不少是首次公开的。据悉,此种展览属省内首次,原省委书记陈明义为展览题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原副省长潘心城题写展名"卫我海疆"。

  • 标签: 炎黄文化研究 文献展 海洋权益 陈明义 日至 国家图书馆
  • 简介:德尔维尼草纸文献是现存较旱的古希腊语写本,损毁较多、文字本身晦涩难懂,现代研究都带有很大程度的猜测成份。但文献对厄莉努丝的职司与形象演变的相关记载,对于理解希腊宗教的发展脉络则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德尔维尼草纸 厄莉努丝
  • 简介:哲孟雄同藏族在政治、社会、经济、族群各个层面有密切重要的联系。藏传佛教对哲孟雄的社会发展与宗教信仰更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哲孟雄起源的记载皆出自藏族传统史籍中的伏藏文献。哲孟雄以伏藏典籍建构了自己的起源历史,这种以宗教神圣性的诠释观点亦是藏族最为普遍且共通的史学特征。由于这种鲜明特殊性,哲孟雄成为藏传佛教的宗教传播圈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 标签: 哲孟雄 伏藏文献 伏藏师 藏传佛教
  • 简介:赫梯的研究包括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答案清楚,实则不然。国内世界古代史学界通常将其局限在一个双重狭义的层面上。纵观赫梯人历史文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及国际赫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可以发现这样的认识有待商榷。只有通过交流与讨论,在中国,赫梯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从而得到真正的重视和科学的发展。

  • 标签: 赫梯学 内容 定位 思考
  • 简介:现代优生由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创办于1883年。文章讨论了藏医优生发展的历史,认为在孕前期保健与优生范畴方面,《四部医典》提及精卵质量如何影响胎婴儿的质量以及《优生方法》中关于父母的情绪和思想动机能力改变胎婴儿质量的观点显示出藏族独特的优生观念。

  • 标签: 藏医 《四部医典》 《优生方法》 优生学
  • 简介:李兆洛(1769-1841),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

  • 标签: 李兆洛 学思 方志 清代学者 文学家 常州市
  • 简介:<正>《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六册有《天子建州》篇,是有关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献,为研究先秦礼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由于有甲、乙两个写本相互对读,且甲本较为完整,为简序编联和文字释读提供了很大便利。经过原考释者曹锦炎先生及诸位学者的研究,现在全篇文字基本可以读通。不过,由于其中关于礼制的记载多不见于传世文献,甚至有与传统说法大相径庭者,所以在具体文意上仍存在不少见仁见智之处。为便于讨论,我们依据甲、乙两个写本的图版,同时吸收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参以自己的看法写出通行释文如下:

  • 标签: 礼学 传世文献 战国楚竹书 甲本 简文 博物馆藏
  • 简介:中国人类学学者第一次聚集在一起讨论中国人类的定位与规范,部分学者表达了对人类学学科与自己的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宣示了他们对学术伦理和学科规范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学科规范 学术伦理 中国人类学 世界人类学
  • 简介:弗里德曼范式是中国宗族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在反思、批判这一理论范式的过程中,学者们不仅质疑了其所关注的祀产要素的核心作用,也尝试从地方化聚居、文化族谱等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宗族。本文梳理人类中国宗族研究的理论流变,反思已有的研究局限,认为各类仪式性互动对宗族的构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理解中国宗族的关键要素。并从仪式入手探讨中国宗族组织的学术路径,旨在对当代中国宗族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有所贡献。

  • 标签: 弗里德曼范式 中国宗族 仪式
  • 简介:本文探讨了刊登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上的《美国学界蒙元史研究模式及文献举隅》一文的若干纰漏。海内外史学界研究蒙元史的切入角度有三:中国史角度,蒙古史与蒙古帝国史角度,中西交通史角度。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在蒙元史文献的翻译和研究上取得了大量成果。中国学者李思纯、韩儒林、陈得芝、李治安和王晓欣等人都阐述了蒙元史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 标签: 蒙元史 成果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