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从西南联大学人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祖国的救亡自觉地联系在一起,对学术的独立、自由有着极为明晰的自觉,不同的治学理路与观点"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会通、融贯中西、文理、古今之学,治学中的忘我之境等方面入手,勾勒出了西南联大独具魅力的学术精神。

  • 标签: 西南联大 救国 独立 自由 忘我
  • 简介:我离开武汉三十多年了,走南闯北,打拼事业,但对家乡从未忘却。现在公司的经营已由儿子接班.近几年,我经常带儿子回到家乡。如果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愿意多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为家乡出力,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 标签: 螺丝钉 交流 家乡 儿子 事业
  • 简介:王富仁先生说:'鲁迅给了我生命,我的生命就是要维护鲁迅文化的价值。维护住鲁迅,就有我自己的存在价值。维护不住鲁迅,我王富仁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而所谓'鲁迅给予的生命',即是指鲁迅使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知识分子'——'尽管我很弱小,但我在精神上并不萎靡。我站着走到死,我不会跪着爬着上前走一步。这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是鲁迅给了我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 标签: 学术守护者 民族学术
  • 简介:因明学自唐代传入中国后,其发展轨迹较为多元,分为汉传与藏传两支,并由藏传衍生出蒙传,其浸润之所及,广布汉地、藏地、内外蒙古地区及东亚诸国。学术界过去多集中于对汉传因明学史进行研究,而有关藏传、蒙传因明学的研究则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研究员近期主编的《中国因明学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17年),对汉传、藏传、蒙传三支进行了较为均衡的研究和论述,值得瞩目。本书共分3个部分:汉传因明学史、藏传因明学史、蒙传因明学史,各具特色,试分论如次。

  • 标签: 中国藏学出版社 因明学 学史 学术特色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藏传因明
  • 简介:内地丝织与西藏佛教结缘已逾1300年,在增进汉藏艺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聚焦明代佛教织绣,依据文献及15件传世实物,从图像内容、布局、形态、色彩、款识、尺寸、装裱等入手,通过分析、比对,论述其渊源、产地及相关问题,并对无款识佛教织绣的年代做了初步推断,进而指出明代佛教织绣既是汉藏艺术交流的结晶,也是雪域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 标签: 明代 缂丝 刺绣 藏传佛教 艺术交流
  • 简介:广东是中越书籍交流的重镇,它不仅是越南使臣选购官书的重要地区,而且清代广东的地方文献曾影响了越南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木鱼书曾经在越南产生过深度影响,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的木鱼书抄本《新出偷诗稿》即是这种影响的遗存,它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一部越南重抄本木鱼书。木鱼南音《花笺记》还造就了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花笺传》,这体现了广东地方文学与越南民族文学的融合、交汇。从现存的越南古籍来看,广东的说唱文学曾随着越南华侨的步履而流传于海外,而越南的俗文学作品也曾在广东佛山大量刊刻过,联系中越文学交往、越南古籍在粤东的刊刻等其他因素来看,在清代存在着一条以广东为枢纽的中越书籍交流海上通道。

  • 标签: 地方文献 越南 木鱼书 刊刻 书籍交流
  • 简介:萧公权先生是一位仙风道骨的学人,颇有些道家的风采,个头不高,'麻雀般的精神,总是跳跳跃跃的'。他出身哲学,研究政治学,又能兼及历史,自然较传统派更上层楼。他以所受的西方政治学训练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后来居上,成就一学科的扛鼎之作。研究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政治学,他没有像同时代很多人一样涉身政界,却常有政论见诸报端,自嘲曰'是亦为政'。

  • 标签: 中西学术 传统萧 公权先生
  • 简介:本刊讯应台湾中华艺文经贸协会邀请,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侯鸿忠一行于8月16日至20日赴台湾桃园县、屏东县等地交流访问,了解祖籍梅州的台湾作家钟肇政、钟理和、林海音,音乐家邓雨贤的有关事迹和贡献。访问团先后拜访了桃园县客家文化馆、屏东县高树乡钟理和故居、美浓乡钟理和文学纪念馆,并就钟理和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两岸的相关研究及其祖籍地问题与钟理和三子钟铁钧先生进行了座谈。访问团此行极大地促进了梅台两地的文化交流,并为之后在梅州举办上述梅州籍作家和音乐家的纪念展览收集了丰富的素材。

  • 标签: 文化交流 梅州市 台湾作家 文学成就 博物馆学会 钟理和
  • 简介:武汉与法国的教育交流十分活跃,起步早、发展快是双方教育交流的特点,对其研究有助于为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这一问题提供思路。本文通过梳理、总结武汉-法国高等教育合作现状,重点解读法国对中国的招生政策"2020计划",分析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的新趋势,从而为武汉找到加强与法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机会。

  • 标签: 武汉-法国 中法教育交流合作 2020计划 中法学院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卫拉特历史档案开始整理、翻译、出版。至今中国出版13部,外国出版10部,共23部,37册,均为1694年至1991年间的档案,共11,000多件。档案的发现和公布促进了卫拉特历史文化研究。

  • 标签: 历史档案 卫拉特学 关系 认识 学术意义
  • 简介:《史志学刊》自2015年创办以来,得到学术界的点赞2016年共出版6期,发表稿件102篇。《史志学刊》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显著扩大,《史志学刊》社会反响强烈,全年刊发的102篇论文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篇,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篇,省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篇,市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篇,

  • 标签: 学术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学刊 史志 统计情况 社会影响
  • 简介:满语同本语族语言、满语同蒙古语族语言间进行比较研究的论著有不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历史时期里,我国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专家学者做出来相当好的学术成绩,而且关系到满语口语和书面语,也关系到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强有力地推动了满语比较研究,拓展了满语研究视野,给满族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 标签: 满语 其他语言 比较研究 学术价值
  • 简介:从文学史到编撰史,从学术史到接受史,从广告史到编年史,当下的文学研究特别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充分和成熟的阶段,呈现出完整化、系统化并逐步走向深化的发展态势。但学术研究越是成熟,也越是呈现出举步维艰的局面,而且研究的格局也越加复杂和交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我的博士生们在近些年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关注到一种谱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试图以谱系学的理论眼光去看待各种文学和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先后主持了'京味文化的谱系研究''20世纪左翼文学的谱系研究'等多项课题,陆续发表了《谱系学对研究京味文化的意义》《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谱系研究的思考》等一系列文章。

  • 标签: 仁先生 先生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逻辑
  • 简介:2017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梅州举办“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期间,台湾“钟理和文教基金会”董事、钟理和次子钟铁钧、长女钟铁英以及钟理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国烈士钟浩东在韶关的后人一行来梅寻根问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 标签: 文化交流活动 钟理和 著名作家 台湾地区 基金会
  • 简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合称中共“五老”。他们虽属“辛亥”一代知识分子,但后来均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五老”积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他们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故而能够在各自领域更加灵活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董必武的法学研究、谢觉哉的政治学研究、林伯渠的经济学研究、徐特立的教育学研究、吴玉章的历史学研究均颇具特色。其思想和观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五老”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 简介: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治理可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具体的对策研究上,需要充分把握全面性、系统性,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主体综合考虑,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完善与改进相关学术制度,净化社会环境,实现多主体协调互动,共同防范与治理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 标签: 高校研究生 学术道德 失范 治理
  • 简介:2017年7月6日,在省政协办公大楼一间正对着浩渺东湖的会议室里,第二届'全球杰出华人奖'得主、台湾湖北文献社社长汪大华先生,愉快地接受了《湖北文史》杂志编辑部林习珍女士的采访。这位1934年出生的耄耋老人,虽在台湾学习生活大半个世纪,仍操一口浓浓的湖北乡音,满腔浓浓的亲情乡情。

  • 标签: 两岸文化交流 使者全球 先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