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涵江.俗称“涵头”.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唐武德五年(622),复置莆田县.涵江一直隶属莆田县。贞观元年(627).境内围海造田,筑涵(即水闸)排涝,故称其地为“涵头”。宋代.“刘氏初开水心河”,始有“涵江”之称。1984年,

  • 标签: 古镇 秦汉时期 莆田县 直隶 刘氏
  • 简介:设立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也给河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个具有全国意义的第三个新区,为何定位河北雄安?区位优势、交通便捷、产业基础丰厚、生态良好,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鲜明的红色印记、优秀的传统文化、久远的历史文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人文底蕴 现代 历史文脉 国家大事 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
  • 简介:贵阳市第三中学新校是贵阳市委、市政府投资新建的一所现代化、数字化初级中学。它座落于贵阳市金阳新区碧海花园,与风景秀丽的金华湖及市级行政中心、省级名校——贵阳一中相毗邻。新校设计造型新颖、布局科学合理,不愧是镶嵌在金阳新区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新校占地40573.4M^2,建筑面积2486M^2,办学规模可达3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800余名。

  • 标签: 金阳新区 贵阳市 第三中学 政府投资 初级中学 行政中心
  • 简介: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文物局“十二五”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在当前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新形势下,该工程建设在传承长城文化、文保工程实践、实现文物价值、改善民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设中体现出来的有序组织协调、打造典范工程、实践中培养人才等做法,为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支持。

  • 标签: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嘉峪关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秦馀小学校于2013年11月8日破土动工,历经10个月建成。校园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3.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8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6轨36班,预计可容纳1600多名学生。校园位于千年古镇浒墅关大阳山东麓,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清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正孕育着山水秦馀的校园文化。

  • 标签: 小学校 高新区 苏州市 江苏省 校园文化
  • 简介: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的一个长时期里,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在农村。但是。毛泽东早就说过,“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而如果“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许多城市相继获得解放,制定正确的城市政策,做好城市工作,已经突出地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 标签: 城市工作 党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 革命 目的 胜利
  • 简介:城市博物馆作为彰显城市形象的载体,它从内容到形制上传播着城市历史与文化,彰显城市的文化形象。科学地运用好这个载体,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 标签: 博物馆 城市形象 传播
  • 简介:这里探讨的城市,是指成为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中等以上城市。在流传下来浩如烟海的旧志中,堪称典型意义上的城市志寥若晨星,因而当代新编城市志,在旧志中可资借鉴的东西便不多。然而,全国中等以上城市的新编方志,经过“十年铸一剑”,已显露出它的锋芒,志人在实践中也尝尽了苦辣酸甜,现在对城市志作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应该说是已具备较充分的条件了。现代中心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结构复杂,功能齐全,新编城市志不能“以事分

  • 标签: 城市志 中心城市 基本特征 新编志书 门类设置 中心功能
  • 简介: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内部存在的各种力推动着城市的生态组织结构的变迁,而城市交通是城市生态组织结构演变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力量.美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生态组织结构的演变深刻地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步行城市时代,城市的结构十分紧凑,没有区位功能的分化;城市有轨交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区位功能的分化,大都市区的生态组织初步形成;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推动了大都市区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向多中心结构演变,形成了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大都市连绵区.

  • 标签: 芝加哥学派 生态组织结构 城市交通 步行城市 大都市区 大都市连绵区
  • 简介:本文从人类学与公众史学的交叉互动出发,以"成都一东方伊甸园"城市品牌营销、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选择"太阳神鸟"这两个事件为案例,探究在城市形象塑造活动中,公众如何共享历史话语权以及城市历史与公众记忆如何互动。

  • 标签: 公众史学 人类学 城市形象 东方伊甸园 太阳神鸟
  • 简介:城市区志是本届修志中出现的一个新志种,由于记述对象的特殊性,它的模式亦和市、县志及专业志不同。从已出版的区志看,它确是一种新志体,是从旧志体脱胎而来的,也是借鉴市、县志的模式编纂的,所以它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志书出版后,还不能

  • 标签: 城市区志 大事记 专志 驻区 新方志 县志
  • 简介:2019年是共和国七秩华诞,也是武汉解放70周年。美国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多少座城市又无一不是时间的产儿。'武汉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作为'时间的产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为书写'中国时间'作出了卓越贡献——盘龙城将武汉城市起源定格在3500年前,武汉是中国有3000年城龄的为数不多的城市之一;汉正街作为汉口的'母街'。

  • 标签: 武汉解放
  • 简介:一、问题之提出关于唐宋城市中的厢制,前人已有较充分的讨论①,形成了若干得到较普遍认可的认识:(1)作为城市行政区的“厢”,起源于唐末藩镇兵制,特别是后梁开平三年(909)以左右军巡使分掌都城的警巡治安,遂使原来作为军队蕃号之用的左右厢,逐渐被用来称呼其巡察地域,进而演化成城市行政区划的名称。

  • 标签: 城市 唐宋 行政区划 藩镇 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