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8月12~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轮修志第一部地州市级志书——《哈密地区志》志稿评审会在哈密市召开。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哈密地区行署副专员艾赛提·扎克尔,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星,部分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特邀评审专家及撰稿人等47人参加评审会。会议由刘星主持。艾赛提·扎克尔代表哈密地委、行署对参加评审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哈密的基本情况。他说,希望与会专家对《哈密地区志》志稿多提宝贵意见,力争使《哈密地区志》成为精品佳志。廖运建对哈密地委、行署给予评审会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关于《哈密地区志》志稿的评审,廖运建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把好政治关、体例关、史料关、保密关、文字关,牢固树立打造精品佳志的质量意识。二是要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哈密地区地方志办公室是自治区第二轮修志试点单位,有组织协调、编纂、创新等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 标签: 志稿 评审会 地方志办公室 区地方志 修志 艾赛提
  • 简介:本刊2001年第一期刊出张仁干、王林、赵英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哈密》一文后,引起了有关方面人士的关注和争鸣。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理不争不明,事不鸣不清。学术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期又刊出柏晓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吐鲁番地区》和赵绍双撰写的《浅谈哈密瓜历史渊源》两篇文章。今后,还将继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 标签: 吐鲁番地区 哈密瓜 原产地 哈密甜瓜 鄯善县 哈密地区
  • 简介:明代哈密卫的残破除了周边土鲁番政权崛起所造成的直接威胁外,其自身由于忠顺王王位继承问题上危机不断,历代哈密忠顺王无力控驭哈密三大部族,最终导致哈密卫部族分裂,哈密危机不断加深。而哈密卫回回部都督写亦虎仙之死折射出哈密危机不断加重过程中的内在因素。

  • 标签: 忠顺王 哈密卫 写亦虎仙
  • 简介: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地方志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就是十八大精神的灵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地方志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专门对我国今后的文化工作和发展方向作出部署,

  • 标签: 基本精神 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发展观 地方志工作 哈密 忠实
  • 简介:同志们:在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里,我区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哈密县志》正式出版发行了。社会主义志坛上又绽开一朵鲜艳的新花,这是件十分可喜的事情。今天在这里举行《哈密县志》首发式,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哈密市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他们在全区第一个写出新方志,祝贺他们作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影响深远的工作;同时,借此机会,向辛勤耕耘在自治区修志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 标签: 哈密县 冯大真 修志工作 第一个春天 九十年代 志书质量
  • 简介:2006年8月18日,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地方办公室、佛山市地方志办公室、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东莞市地方志办公室一行13人,以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强为团长,赴西藏林芝、新疆哈密地区进行对口援助和考察活动。

  • 标签: 哈密地区 地方志 广东省 林芝 办公室主任 系统
  • 简介:清朝政府将其在蒙古地区推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曾经转移施行于其他民族,以满足其对这些民族地区管理的需要。本文汉译的两份满文题本反映出,清政府不仅在哈密、吐鲁番推行了扎萨克制度,而且施行过蒙古法律,在派驻理藩院理事司员于哈密、吐鲁番期间,曾经依据蒙古律审理回人(维吾尔人)刑事案件。

  • 标签: 刑事案件 吐鲁番 哈密 文题 审理 清代
  • 简介:1990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哈密县志》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于1990年12月和1993年9月,分别荣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第二届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一等奖。

  • 标签: 续志 县志 地方志 哈密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成果
  • 简介:为了全面推进吐鲁番地区第二轮修志工作,2015年1月13~14日,吐鲁番地区地方志编辑室一行8人赴哈密地区地方志办公室学习考察。哈密地区、哈密市和巴里坤县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和修志人员介绍了第二轮修志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吐鲁番地区 哈密地区 学习考察 修志人员 地方志 编辑室
  • 简介:墨脱公路修筑纪事朗杰,罗布墨脱,一个神秘的“高原孤岛”,1994年2同,在扎木镇和墨脱县城,同时举行了扎墨公路初通典礼。一条简陋的公路终于修到墨脱县城,祖祖辈辈深居老林的墨脱人,第一次见到了汽车。有人说,墨脱公路的修通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

  • 标签: 墨脱公路 泥石流 墨脱县 公路病害 西藏自治区 地质病害
  • 简介:事情要追溯到70年前。要明白其中的全部意义,有必要把当时的社会背景略作回顾:西(安)汉(中)公路首议于1931年。其时距辛亥革命刚20年,封建帝制被推翻,其延续千年之久,包容邮传、军递、接待、食宿诸多功能的邮驿制度也随之土崩瓦解。

  • 标签: 公路修建 西汉 社会背景 辛亥革命 封建帝制 土崩瓦解
  • 简介:1995年永平县政府建住宅小区(原衙门处)时出土一碑,青石、长133厘米、宽80厘米、厚5.5厘米,直书左行,阴刻行书,十三行,共352字。末署“中华民国廿八年春录刻滇缅公路纪念歌,鹤庆王锡光谨识。”此碑采用歌诀的形式述及修筑滇缅公路、云南人民对抗日所做贡献的史实,具有历史价值。录碑文于后:

  • 标签: 碑文 《修筑滇缅公路纪念歌》 云南 现代
  • 简介:高速公路是国家现代化、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物流、客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不仅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的运输条件,从而使运输成本降低、时空距离缩短、服务半径扩大、形成产业相对经济优势,而且具有传播信息、传播文明、物流集散、商业贸易等多种潜在功能,对沿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 标签: 高速公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概略 洛阳 区域经济发展 国家现代化
  • 简介:70多年前,连天的抗战烽火,诞生一条运输动脉——史迪威公路。从印度经缅甸,通过云南、贵州到达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这条抗战生命线,把一批批物资通过美军的车队运抵中国,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位于贵州省晴隆县的史迪威公路“24道拐”,因为其险峻.成为这条运输动脉上的重要地理标志。

  • 标签: 史迪威公路 “24道拐” 陆路运输 交通管理
  • 简介:本文就《公路交通志》的社会价值和功用,谈些粗浅认识。一、《公路交通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交通志》的记述,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三部分,重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部分。因此,《公路交通志》作为经济专业志书,必须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公路交通志》是记一方之志,是一方文明的产物,无疑它属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范畴,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公路交通志》记述的内容,大至一条路、一座桥梁的修建,一项重大运输活动。小至一个班

  • 标签: 交通志 公路交通 两个文明建设 社会价值 修志工作 史志办
  • 简介:农村公路作为公益性最强的公共基础设施,无疑是农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由于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全县大多数乡镇、行政村分布零散,点多面广,落后的交

  • 标签: 农村公路发展 加快民和 发展思考
  • 简介:<正>公路交通,是以汽车为主要运输工具的现代化交通事业。公路行政管理机关,是为适应公路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输,起着规划、管理和协调作用。民国时期主管公路的中央机关,变化颇为复杂,兹分为五个阶段,作一简要叙述。限于篇幅,各机关内部机构的职掌和附属机关从略。一1932年以前这一时期,中央政府主管公路的机关,北洋政府为交通部、内务部,国民党政府为交通部、铁道部。自1902年中国土地上第一次出现汽车以后,至1913年才开始修筑我国第一条公路——湖

  • 标签: 公路事业 交通部 公路交通 军事运输 公路运输 运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