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岁末年终,检点文字,《河洛史志》伴随着洛阳市志的健康发展纵论志坛、评点志鉴、报道志讯、联络志人,走过了新世纪开端的第一年。

  • 标签: 《河洛史志》 洛阳市 地方史志 期刊质量
  • 简介:在老成都每建一个戏院就标志着历史又前进一步,社会又开明了几分。戏剧潜移默化影响着市民的思想,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妇女看戏为例,坐在包厢里的官家女眷是垂帘看戏的,仅仅过了20年,在抗日战争时期,男人挽着女人的手臂进影院,去剧院也不会让人大惊小怪。剧院是开放文明的催生场。

  • 标签: 成都市 悦来戏院 西蜀大舞台 春熙大舞台 永乐戏院
  • 简介:“政协二十载,恩情记心怀,而今将离去,一步一徘徊。”这是我在任满离开政协时,因难掩别离之情而即兴所作的几句打油诗,文字虽陋,却是我发自心底的真情实感,是无限的难舍眷恋。20年了,往事纷纷涌上心头,恩师好友的教诲指点和亲密接触,如电影般一幕幕回放,

  • 标签: 政协 真情实感 打油诗
  • 简介:2014年初,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始拍摄'作家口述史'。当年5月中旬,文学馆一行四人前往成都拜访老作家王火先生。从建馆之初,王火先生就热情地支持文学馆的工作,每有新作出版,都第一时间寄赠文学馆。近年还将自己的手稿、信札、藏书等文学资料全部捐赠给文学馆,希望让更多的人研究、利用。王火先生接收文学馆的采访拍摄时已九十高龄,但头脑清楚,记忆力很好,叙事条理清晰,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许多往事,其间的艰难困苦和他对文学的勤奋执着,令我们深受感动。下面是王火先生的讲述:

  • 标签: 人生回眸 王火自述 自述人生
  • 简介:吾从事图书发行工作36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交往的大多数为业内人士。因此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积累了武汉书业的百年资料。由于篇幅限制,故按每个时期主要大事,谨为记述如下。一封建社会刷印业以雕版、木刻和活字刷印经典古籍。19世纪末叶,晚清时期的刷印业发展为铅印、石印,使图书贸易日渐广泛,但木版刻字刷印业仍占较大数量,多以刻印《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启蒙读物为主。首府武昌横街头贡院,每逢乡试,书贾之辈,初为临时设摊成市、规模也极小,后逐渐转为坐商。同治六年(1867年)湖广总督李瀚章,根据曾国藩高唱重兴文教、倡议设立官书局的建议,在

  • 标签: 新华书店 中小学教科书 武汉市 图书业 国民党 汉口
  • 简介:六、明清余晖明清时期,瓦官寺早已荡然无存,但文人墨客对它似乎总怀着浓厚的情结,这或许由于瓦官寺那划过历史夜空的曾经辉煌。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朝廷诏令禁私庙,有人便将位于花盝岗南的积善庵(一说集庆庵)修缮扩建后,名之为"瓦官寺"(即《金陵梵刹志》所谓"下瓦官寺")。不过,《金陵梵刹志》的作者葛寅亮同时也在《凤凰台上瓦官寺记》一文中指出其伪:"嘉靖间,魏国公徐鹏举园旁之积善庵改建,揭张其名,王元美、汪伯玉诸公记之,一时遂多称瓦官。

  • 标签: 瓦官寺 金陵梵刹志 金粟庵 瓦官阁 曾经辉煌 焦竑
  • 简介: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的日子来临。此时此刻,回首半个多世纪来四川舞台艺术事业走过的历程(1997年重庆市直辖,行政区划上不再属四川,本文涉及重庆方面的内容乃此时之前的),可谈论的内容多多。下面,就扼要述说二三,以供读者窥豹。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舞台艺术 巴蜀 周年纪念 艺术事业 行政区划
  • 简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十多年前我在朝鲜经历的一些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就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终生难忘。朝鲜巧遇我于1951年3月在家乡湖北钟祥县冷水镇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8月集训结束后入朝。我因是中等

  • 标签: 抗美援朝经历 片断回眸 经历片断
  • 简介:上海,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最多传奇故事上演的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1927年,共产党在此第一次遭受几乎覆灭的灾难;1949年国共军事决战这部恢弘历史剧的一幕,也将舞台定格在上海。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动了以消灭汤恩伯主力,解放大上

  • 标签:
  • 简介:由于“法轮功”的兴风作浪,人们吃惊地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唯物史观的教育被严重地忽视了,以致极其粗俗浅薄的歪理邪说竟然能够俘虏那么多人,包括相当数量的干部和党员。这不能不引起一切关心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人们认真反思。“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这种反思应当受到鼓励。在反思中间,回顾一下建国五十年来的唯物史观教育,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我想是必要的,有益的。

  • 标签: 五十年 党员 社会主义事业 唯物史观 歪理邪说 干部
  • 简介:自50年代始,我即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与许多大中学校有教学、科技方面的联系,也曾到工厂蹲点调研,对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科学发明有所了解。从70年代初起,我在省科委工业处、农医处、办公室工作了20年,参与或负责过课题调研、工作检查、经验总结、成果鉴定、星火计划的实施、技术市场的建立、软科学研究、科技法规制订等科技管理工作。1990年退休至今,受聘省科技志编辑室任编辑、副主编,参与编辑出版省科技志和湖北省科技年鉴,还为国家科委、湖北年鉴、武汉年鉴写点材料。我大半生的岁月和主要精力奉献给科技事业了。回眸近50年湖北科技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可喜变化,实在令人振

  • 标签: 湖北科技 科技工作者 五十年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 长城站
  • 简介:《陈食镇志》于1999年9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第二次总编志书中,对加快修志速度和提高志书质量有些体会,供下届修志者参考。

  • 标签: 修志 志书质量 人民 出版发行 出版社 总编
  • 简介:越剧是诞生于浙江嵊州、繁荣于大上海十里洋场,最终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行各地的全国性地方戏大剧种。她从'沿门乞讨'、'落地唱书'的民间说唱小调而来,一路吸收绍兴大班、京剧、昆曲等大戏、文明戏、话剧、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改良,数度'变身',日趋精致整饬,深刻映射、介入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文艺思潮与社会发展历史的嬗变。她鲜明的艺术特点、流行性,尤其是她在近代都市大众文化

  • 标签:
  • 简介:历史科学与历史前途》前言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在治学道路上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1994年,适值白寿彝教授的八十五华诞。为了表示祝贺的心情,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学术文集。65个春秋,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科学 史学工作者 治学道路 毛泽东同志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简介:又到岁末。2011年的冬季,天气变幻难测:忽而如春风拂面,疑似叉一个暖冬来临;忽而气温骤降,渐渐显露出冬日的本来面目……于“乍暖还寒”之中,提醒着人们伫足,在回顾与前瞻中,想一想未来的人生之路。或许是因为做刊物,又或许是因为几近“耳顺”之年的缘故,近来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但学史不易,历史中总有那么多支离的、相反的面貌,故而总感觉有如“盲人摸象”,始终难窥全貌,不得要领。这一困局,既是个人学养使然,又绝非“学养”二字能够涵盖。

  • 标签: 历史 敬畏 “乍暖还寒” “盲人摸象” 个人学养 回顾与前瞻
  • 简介:1984年1月24日至29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2月7日至10日视察福建厦门和正在建设中的厦门经济特区。视察期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为珠海特区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为厦门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2月24日,邓小平就办好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问题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

  • 标签: 厦门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历史 深圳特区 邓小平 珠海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