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这首著名的《雨巷》诗,成为现代白话诗的经典,他也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美誉。可写出如此优美爱情诗的戴望舒,一生中却次陷入爱河,每一次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却每一次都遭遇背叛。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小说家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最终都与这个女性分手了。

  • 标签: 戴望舒 诗人 恋情 《雨巷》 白话诗 爱情诗
  • 简介:著名的苯教历史论,在过去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由土观法师最先提出。因为土观法师的著作中有关苯教历史的部分早先被译成英文在欧洲出版,藏文版又先于苯教历史文献于20世纪在中国出版,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发现这个学术观点早在600年之前就由噶举派学者玖丹贡布提出。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学术观点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国内外藏学界产生的影响,对它的实际内涵和事实真相进行了重新评判。

  • 标签: 苯教 三段论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 止贡·玖丹贡布
  • 简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沁阳天宁寺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为金代建筑。2006年10月10日至2007年5月24日对沁阳市天宁寺圣塔进行了重点维修保护

  • 标签: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保护工程
  • 简介:通过对鹿邑太清宫碑的现存状况及其病害成因的调查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措施及保护理念。

  • 标签: 碑刻 现状 原地保护 加固
  • 简介:<正>中国古代史学,有记述边疆各民族史事、社会的传统。近代边疆危机的出现与加深,边疆史地之学兴。于是对辽、金、元史的研究蔚成风气,而《皇朝藩部要略》、《蒙古游牧论》、《朔方备乘》、《西伯利东偏纪要》等北方史地与民族的著作,可以说开了近代边疆民族研究的先声。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新史学》一文,可谓中国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发昏震聩的一大变局。在该文《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一节,他指出:“历史者何?叙人种之发达与其

  • 标签: 中国民族史学 族别 民族史研究 发展三阶段 各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
  • 简介:本文在阐述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原因,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

  • 标签: 三江源地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 简介:姐文化品牌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是广西民族文化品牌的代表。但是,广西却没有营运好刘姐这一文化品牌,刘姐品牌出现了滥用,歪用,曲用的非正常,则同一个时期产生的“阿诗玛”文化品牌,云南运用得比较好,究其原因,就是要牢牢确立品牌“专属权”。因此,广西必须确立“刘姐”品牌的专属权,正本清源,扭转对刘姐品牌的滥用,歪用,曲用。建立“刘姐人文生态保护区”,是保护姐文化品牌的基础工作,是确立刘姐品牌“专属权”的有效方式。

  • 标签: 刘三姐 人文生态保护区 文化品牌 专属权
  • 简介:5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其中,梅州共有3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分别是:大埔县的“父子进士牌坊”、梅江区的“人境庐和荣禄第”以及蕉岭县的“谢晋元故居”。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州 国务院 大埔县 蕉岭县 梅江区
  • 简介:“头”一词是宋金时期的汉语词汇,应释为“重要”、“紧要”之意。“陵”为“”字的俗体,“头陵”即是“头”,与“头下”一词毫不相干。金朝既无头下制度,亦无头下这一概念。

  • 标签: 汉语词汇 宋金时期 金朝
  • 简介:明末清初,正安有一姓财主,人称“百万”,家住蒲上台(现属安场镇台丰村)。他办事果断,乐善好施,有创业精神。独资修建由落龙坝至蒲上台约十华里的石梯大道,来往行人赞颂不已。

  • 标签: 段百万 明末清初 正安县 中国 贵州 历史事件
  • 简介:中华民族拥有许多灵光四射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天法地创造的八卦学说流传到欧洲后,莱布尼茨从中受到启发,系统地总结了二进制理论,从而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话题
  • 简介:“汽车上午九时半离开燕园,把送行的人一下子抛到后面。沿着柏油马路向前飞驶,一路上不知道经过了哪些地方,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居庸关。不一会儿,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便以它的雄姿展现在我们面前。

  • 标签: 社教 万里长城 居庸关
  • 简介:该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地处“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生奄移民、休牧育草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文章结合调查所得,阐述了在实施江源保护工程中河南县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

  • 标签: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生态移民 休牧育草
  • 简介:、顾之争,是校勘学史上的著名论争,在清代学术史上影响颇为深远。争论的一方玉裁(1735-1815),字若(?),号茂堂,江苏金坛人,为清代小学名家,曾师从戴震,是皖派校勘学家的代表之一。另一方则是被誉为'清代校勘第一人'(神田喜一郎《顾千里年谱》)的顾千里(1766-1835),名广圻,号涧革,以字行,江苏元和人。他是江声的高足,惠栋的再传弟子,吴派校勘学家的代表之一。关于、顾之争,后人颇多议论,或是非顾,或是顾非,各执一词。这不仅因为、顾二人名声大,引人注目,而且由于、顾之争而生发出顾千里与黄丕烈的交恶以及陈仲鱼调停、顾之争诸

  • 标签: 顾千里 再传弟子 神田喜一郎 以字行 清代学术 皖派
  • 简介:玉裁被誉为清代“选学四君子”之一,他与顾千里关於《文选》校勘的分歧,正可以看出其坚持广泛而审慎地依据资料,通过科学严密的方法,获得相对可靠的论断的文献立场。通观玉裁在《文选》研究的理论思考,以及校读《文选》、回证《文选》的具体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出重视古音韵学的关注视点,综合形、音、义的切入方法,先立义例的操作顺序,还於当下的历史观念,求真求是的校勘原则,以及旁观综理的通达理念,显然是值得今人更好地重视研究的独到之法。当然,氏选学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版本局限、勇改武断以及忽视文脉文理的纯文字化解读,而这也正无疑是今人需要认真思考的宝贵经验.

  • 标签: 段玉裁 文选 理念 实践 平议
  • 简介:我的姑父德昌1904年8月19日出生在湖南南县九都镇九屋场。中学时,他与南县、华容一带在长沙求学的刘革非、彭定、朱登瀛、欧阳悟等革命青年组织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接触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新青年》、《劳动者》等革命刊物,从那时起,他就立志一辈子要献身中国革命事业。1925年德昌经陈琳、冯希濂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由曾习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还经毛泽东介绍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他由周恩来推荐进入中央政治学习讲习班学习。1927年8月他参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德昌受中

  • 标签: 姑父段德昌 追忆姑父
  • 简介:2017年2月,文化部批复同意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范围包括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永定区和明市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这是继广东梅州和江西赣南后的第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标签: 文化生态保护 客家文化 实验区 国家级 文化部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