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电影以自身独特的风采活跃在中国电影银幕上.不仅丰富着中国电影的种类,而且.在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中与汉族电影进行着艺术的“对话”。民族电影在美学上逐渐成熟的过程.不仅在镜头语言上有着鲜明的表现.而且在表演美学方面也得到了体现。本文从表演美学角度对新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进行回顾及其论述.通过表演美学的嬗变分析民族电影文化的变迁。

  • 标签: 民族电影 美学角度 新中国 表演 中国电影 “对话”
  • 简介:一、戏曲的民间基础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从它的源头来看。大体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部落歌舞、图腾崇拜、傩舞、巫觋与宗教祭祀等。形成于唐宋,兴盛于元明清。戏曲自形成时代,就与民间紧密相连。唐代的《踏摇娘》演出于露天舞台,常非月诗《谈容娘》:“马围行处匝,人簇看场圆”即可见证。宋代的“瓦舍”极多,“瓦舍”中“勾栏”荟萃,观众驳杂,以市民为主,杂有军卒、贵家子弟、文士书生、官僚幕客等。

  • 标签: 戏曲界 历史 新中国 民间基础 《踏摇娘》 中国戏曲
  • 简介:话剧和电影都是视听艺术,两者具有最近的亲缘性,但在将话剧改编成电影时,这种亲缘性反而成了一种制约。本文正是以新中国至今话剧的电影改编为例,从“戏剧式结构的转换”、“场景的设置”、“两种视听的艺术”三个方面考察电影与话剧的近亲性和差异性,并勾勒中国电影创作者对“电影本性”的认识脉络,进而探询将话剧改编成电影的方向。

  • 标签: 新中国至今 话剧的电影改编 电影本性
  • 简介:叶朗在《文艺研究》(2009.11)发表同题文章,文章从植根于中国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当代西方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自然美、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艺术的终结”及“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

  • 标签: 西方美学 中国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 眼光 非艺术 文艺研究
  • 简介:舞台美术的伊甸园──评中国“青艺”的舞台美术创作蔡体良《万尼亚舅舅》舞美设计1954年青艺舞台和它的舞台美术创作,有过风雨,更有过辉煌。它没有固守在一种模式和一种倾向里,整体的无风格却展现了多风格的创作风貌,展现了每一出的舞台、每一位艺术家的风格。舞...

  • 标签: 舞台美术 舞台时空 现实主义风格 《上海屋檐下》 假定性 导演
  • 简介:上世纪末的二十年,是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使这一时期中国戏剧走向低谷.在戏剧理论上,小剧场戏剧的环境创造与空间设计推倒了斯坦尼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的观念.布莱希特和中国传统戏曲强调戏剧假定性观念,成了实验性和探索性中国小剧场戏剧的一面旗帜.

  • 标签: 小剧场戏剧 中国戏剧 舞台美术 中国传统戏曲 戏剧理论 社会生活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术和电影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必然的联系,美术中的内在规律对电影艺术设计规律的启发及影响,以及对美术中各种因子对电影艺术的微观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美术 设计 电影
  • 简介: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三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落实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文联吲内联络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凼赴革命老区河南濮阳采风慰问演出,于9月26日在河南省濮刚市举行.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河南省委 中国文联 慰问演出 革命老区 志愿服务
  • 作者: 张宇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美的兴趣爱好,以及表现美的能力。美育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美术教育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一夫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所谓形式感,是某种特定形式在欣赏者身上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或感受。任何事物都以一定的时空形式存在。艺术依靠形式而获得表达。比如音乐,各种不同的音色、音量、旋律等的配合可以产生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在欣赏者中引起不同的感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舞台空间潜力逐步得到开掘。舞台的视觉造型艺术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视觉是人类认识活动十分有效的感官。根据科学实验认定,人脑由眼睛所接受的外界信息量,平均是耳朵所接受的信息量的三十倍,舞美作为戏曲视觉形象的重要部分,正是经历着翻天覆地的革新,具有强大的指示功能。

  • 标签: 戏曲艺术 舞台美术 视觉造型艺术 审美情趣 意境 写意性
  • 作者: 唐琳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美术,也叫“造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有时还包括书法、篆刻、摄影等艺术形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孤岛戏剧是我国戏剧文化中一个特有的历史现象。由于上海所处的地理环境,由于外国租界的存在,和由此形成的国际背景的影响,使“孤岛”现象得以产生。孤岛戏剧主要是指话剧。当时,在戏曲舞台上尽管有改良平剧的势头,地方戏曲中有时装戏目的出现,但在戏曲艺术的整体上,仍以传统剧目和传统的演剧风格为主体,与以唤起

  • 标签: 舞台美术 戏剧形式 戏剧演出 孤岛 舞美 舞台形象
  • 作者: 刘浩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巴尔说:“如果印象主义把眼睛作耳朵,表现主义则把眼睛作嘴巴。”(巴尔:《表现主义》,1920年版)表现主义的原理是渴望以主观视象来描绘外部世界,反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那样用照相式的眼睛将焦点聚于外部细节上。表现主义代表了人类的内部的眼睛,要对世界作出全新的完全独特的解释,认为可观察到的当代物质和机械的社会不代表真正的世界,这个社会歪曲了人性,将人沦为机器似的动物,使世界充满了痛苦和绝望。所以表现主义艺术家要求从主观愿望出发去改造外部现实,直至将其改变到与人的精神本质相一致,此时,这个世界对人类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锋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美术创作源于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任何一部作品的问世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是生活中的真、善、美的再现,给观者以教育,既扩展了视野又培养了审美能力。试想,不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美术创作,将是怎么样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艺术这种表现性符号的出现,为人类情感的种种特征赋予了形式从而使人类实现了对其内在生命的表达与交流。”人们强调形式,是因为形式是艺术的载体,内容因了形式而得以显现,情感因了形式而得以延伸。所以,有意味的形式,正是连接人类情感与艺术殿堂的通道。

  • 标签: 有意味的形式 人类情感 视像 美术 电影 内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