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明清两代,观赏、评论戏曲已经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词的创作中也得到反映。在有的词人那里,不少词因观剧而作,为艺人而作,由此衍生种种情感,生发诸多感慨。在这方面,陈维崧(1625—

  • 标签: 陈维崧 迦陵词 家班 戏曲活动 康熙年间 牡丹亭
  • 简介:敦煌石窟中,凡有《弥陀经变画》《观无量寿经变画》和部分《药师经变画》的壁画大都有一种鸟身人首的“陵频伽”乐伎遣像参与,并与乐队与舞蹈造像同时显现。目前,学术界有关敦煌壁画中陵频伽伎乐的研究成果大多限定在陵频伽造像的来源和流播,或其与佛经的关系研究等方面,鲜有就此造像所蕴含的佛教音乐观念与唐代佛教音乐美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求从敦煌壁画在蛊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陵频伽遗像的图像学意义出发,探讨其与相关佛经及佛教净土宗的关系,以及其在唐代佛教音乐美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有助于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 标签: 敦煌壁画 迦陵频伽 阿弥陀经变画 观无量寿经变画 唐代佛教音乐美学
  • 简介:1.2010年9月,在广州大学与马达(左一)、陈雅先(左三)、杨I嵩敏(中)、孟凡玉(右三)等参加全国高校乐理.视唱练耳委员会成立大会2.2011年11月,在西安音乐学院参加“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左起:李小戈、刘承华、咏、李宝杰)3.2012年12月,在福州“海峡两岸戏曲研讨会”发言,孙星群(左)主持,

  • 标签: 名家 西安音乐学院 2010年 学术研讨会 广州大学 成立大会
  • 简介:伟大的德国先锋派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KarlheillzStockhausen)于2007年12月5日在他位于德国北莱茵一维斯特法利亚州西部城市Kuerten-Kettenbera的寓所内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 标签: 逝世 西部城市 海因茨 作曲家 先锋派 德国
  • 简介:在莫斯科的朋友圈里,尔弗莱德·尼特凯被亲切地称作尔弗。在俄罗斯,这个昵称听起来还很含混陌生,似乎在苏维埃莫斯科的沉闷生活中强调尼特凯的存在有多么的怪异。在那里,他会被轻易地当成火星人。

  • 标签: 施尼特凯 弦乐四重奏 弗莱 全集 演奏 诺斯
  • 简介:<正>联邦德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德国介绍》一书《音乐生活中的独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一节中认为: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1928—)和汉斯·维尔那·亨策(HansWerncrHenze1926—)是当今德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生活中具有权威性影响的两个人。托克豪森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五十年代初起,他的一些创作

  • 标签: 五十年代 音乐作品 生活中 作曲家 节奏 具体音乐
  • 简介:<正>1928年8月25日,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生于科隆的默德拉特。1947年—1951年,他在科隆音乐大学学钢琴和音乐教育,在普通大学学日耳曼语言学、哲学和音乐学,1951年,在巴黎参加奥利维

  • 标签: 当代音乐 偶然性 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 五十年代 音乐会
  • 简介:(一)甲,本名符律衡,江苏武进人。因为他说话有些结巴,常常是……甲,在延安时不知谁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甲,他也默认了,从此便以甲为名了。甲参加革命以前,曾在上海一个小报馆里当记者,这对他以后在文字上很讲究是有作用的。他曾告诉过我,他学戏是向一位和尚学的(这位和尚叫什么名字他却没有说),这位出家人艺术上的造诣

  • 标签: 艺术道路 中国京剧院 高玉倩 江苏武进人 刘长瑜 《红灯记》
  • 简介:最初遇见古斯塔夫·林克(GustavAlink)先生,是在厦门宏泰音乐厅的休息室。与其他观察家和评论家一起,他也是“第五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特邀嘉宾。比赛休息时,来宾们边喝咖啡,边谈论选手的演奏。选手们来自寸‘多个国家,对他们的背景情况总有不清楚的时候。这时,

  • 标签: 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古斯塔夫 音乐厅 评论家 休息 选手
  • 简介:<正>三幕歌剧,台本系埃里克·克罗泽根据莫伯桑《于桑夫人的玫瑰》改写而成。1947年6月20日首演于格林德包恩,演员有琼·克罗斯、里奇、南希·伊文思、德·拉·波尔特、帕尔、皮尔斯、夏普、帕森斯、拉姆斯登、罗伊·艾什顿,由布里顿亲任指挥。

  • 标签: 阿尔贝 布里顿 卢克莱修 警察局长 咏叹调 牧师
  • 简介:尼特凯的“复风格”音乐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日中天”地升起。所谓的“复风格”,简单的解释就是多种风格的复合。这并非是独创的新作曲技法,从中世纪的经文歌到近代的马勒、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等作曲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类似的多风格拼贴,早已预示了某些“复风格”的特征。与此相比,尼特凯的“复风格”更直白彻底,他在同一作品中直接搬用大量历代名曲与流行乐曲,

  • 标签: 风格 拼贴 勋伯格 马勒 作曲技法 经文歌
  • 简介:<正>应中央歌剧院的邀请,美国声乐专家克拉拉·瑞女士1980年8月1日至1981年1月底,在中央歌剧院任教声乐兰年。她毕业于北卡罗利纳大学。主修声乐与戏剧。毕业后曾当过一年歌剧演员,后获得朱丽亚音乐学院和伊斯特曼音乐学院研究生班的指挥奖学金,并向名指挥家迪米特里·朱特罗波罗斯学习过四年。她曾组织瑞小型管弦乐队和负责指挥长岛合唱团及乐队的演出,颇获好评。她从二十余岁至今,一直从事私人声乐教学,有三十余年的教

  • 标签: 声乐 音乐学院 歌剧院 指挥家 合唱团 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