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结构"是古代戏剧学领域中的重要论题,其研究理路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文本解读分析作品的结构特征、技巧;另一是梳理、归纳古代曲话、序跋中的结构理论。文本分析难避"主观"之嫌,表现为以"今"律"古"或过度阐释;术语、概念之综括略显生硬,难以凸显结构理论的具体表征。文本分析和理论考察能否结合呢?评点是古代戏曲批评的重要形式,评点者通过文本鉴赏表述自己的观念,评点批评客观上实现了文本内容和理论观念的融汇。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曲学家"对于戏剧结构艺术的技巧

  • 标签: 戏曲创作 关目 古代戏曲 古代戏剧 桃花扇传奇 过度阐释
  • 简介:丁耀亢(1599-1669)是由明入清的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其戏曲评点理论主要见于《赤松游题辞》和《蚺蛇胆》(一名《表忠记》)的出批等。清初是戏曲评点的鼎盛期,丁耀亢和金圣叹等著名戏曲评点家一起,积极投身戏曲评点实践,

  • 标签: 戏曲评点 丁耀亢 文学家 戏曲家 鼎盛期 金圣叹
  • 简介:评点”是中国古代极具民族特色的批评形式,它于明代嘉靖年间进入戏曲领域,成为古代戏曲重要的批评方式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视域、不同角度审视戏曲评点,戏曲评点研究因此走了一段颇为曲折的道路。在此境况下,回顾戏曲评点研究之历程,检讨戏曲评点研究之不足,展望戏曲评点研究之未来,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中国古代戏曲 评点研究 综论 批评形式 民族特色 嘉靖年间
  • 简介:清代戏曲评点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近百年来,清代戏曲评点研究蔚为大观:金批《西厢》专题研究一领风骚,研究者从人物性格论、戏剧情节结构论、价值论、创作论等视角深入挖掘金批《西厢》中所蕴含的戏曲理论遗产,为建构有民族特色的戏曲批评体系提供重要借鉴。其它清代戏曲评本之研究也在尴尬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凸显出三个重要研究视角:女性批评、学科交叉研究和社会-文化批评。

  • 标签: 戏曲评点 金圣叹 金批《西厢》 研究视角
  • 简介:古代戏曲批评家常以'收场'、'收煞'、'完局'、'结场'等术语定义戏曲收尾场次,其中'收场'一语应用最为普遍。立足收场形态,合卺、旌封、仙圆牢牢占据着收场主体,'模式化'作为收场套性被凸显出来,所谓'临了一折必谱作圆聚,其圆聚又必藉锦归,无一不然,几同印板'1便是对这一收场特性的表述。同时,戏

  • 标签: 戏曲收场 戏曲评点 收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