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3月1日,尚雯婕(昵称"小三")在北展体育场举行了音乐生涯中的首次演唱会。这次演唱会,无论是从歌曲还是造型上,都带给人们一种"惊艳"的感觉。当站在台上的那一刻,美丽的小三完成了她从"超女"到"歌手"的蜕变,这个蜕变,整整经历了一年。

  • 标签: 尚雯婕 音乐生涯 华丽转身 现场演出 芭比娃娃 三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梅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获得全国性影响,并超越庐剧、泗州戏甚至徽剧,成为安徽的代表性剧种.但众所周知的是,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前并不被官方和文化精英注意,属剧种历史不长、艺术积累薄弱的地方小戏,“黄梅戏从十八世纪末的乾隆后期开始萌芽,到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前后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剧种”①.从成为一个独立剧种到当下的100多年时间里,喜剧艺术在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在目前黄梅戏被推入文化市场自谋生路的情况下,全面梳理与认识黄梅戏喜剧艺术,对于黄梅戏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喜剧艺术 戏喜剧 艺术蜕变
  • 简介:闷骚有个解释,“心中极度渴望,可又在表面很克制”。闷骚不是坏事,也并非贬义,它代表了当下很多人的一种情绪和性格,不过,大家闷骚的程度都不同,那么就来测一下吧!

  • 标签: 个人 性格 闷骚 情绪
  • 简介:文章报告了一次在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中进行的有关绝对音高感(AP)的大规模直接试验研究。总体的音高辨识成绩很高,并且分值与接受音乐训练的起始年龄呈正相关,接受音乐训练的起始年龄≤5的学生在不允许半音误差的情况下正确率为83%,在接受半音误差的情况下正确率为90%。白键音高的正确率表现水平高于黑键音高,这一效应在管弦乐演奏者中比钢琴演奏者表现更为突出;黑白键效应不归因于早期的钢琴训练,而是对不同音高(C,^#C,D等)辨识的精确度,与这些音在西方调性音乐曲目大样本中出现的频率相关。音高所处的范围对音高辨识的准确度也有影响,研究表明,由中央C开始向上的两个八度的音高辨认准确率高于中央C之下的一个八度。另外,半音误差倾向于向升高的方向,这一证据与之前有人提出的“音高A在音高的辨认和判断中扮演特别的角色”(Athosetal.,2007)这一假说相悖。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学生 绝对音高 黑白键效应 半音误差 音高知觉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