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6月17日,为庆祝中央音乐学院成立50周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旅加女高音张立独唱音乐会。张立198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郭淑珍教授。毕业后移居加拿大,并从那里开始了她的演唱生涯。1998年,曾在伦敦阿尔伯特大厅上演的《蝴蝶夫人》饰演巧巧桑,被当地报刊评论为“是近十年来,在伦敦舞台上出现的最打动人的一位巧巧桑。”这场音乐会,是由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组成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做伴奏.指挥是李心草。张立在音乐会上共唱了九首歌曲,其中有莫扎特、普契尼、贝利尼、马斯卡尼、威尔第的歌剧咏叹调,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中的三首,以及中国歌曲“我爱你,中国”、“黄河怨”。最后,又加唱了《艺术家的生涯》第一幕的爱情二重唱和《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咏叹调。音乐会后,记者采访了张立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会 歌曲 伴奏 声乐套曲 威尔第
  • 简介:(1954一),江西南昌人,舞蹈学者。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院务工作,1996.4—2001.6),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2001.6—2004.4)、司长(2004.4—2009.3),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2009.3—2015.7)。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舞蹈历史与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吴晓邦研究员),2003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研究方向获博士学位(导师:资华筠研究员)。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舞蹈学院 博士生导师 南京艺术学院 专家委员会 名家
  • 简介:永遇乐·一片石怀古近日重读《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著),颇多感慨。有所思,作此词,以为笔记。

  • 标签: 《甲申三百年祭》 李平 郭沫若
  • 简介:(一)家庭出身(二)童年和少年时代(1893~1911)(三)留学德国的年代(1912~1922)(四)大革命时期(1922~1929)(五)在上海乐坛和航空公司的年代(1929~1937)(六)抗战年间(1937~1945)(七)抗战胜利后走上讲坛(1945~1949)(八)重返上海讲坛(1949~1952)(九)在南京的岁月(1952~1957)(十)退休于苏州、病逝于上海(1957~1959)(一)家庭出身1893年农历4月26日,廖尚先生出生于惠州府城秀水湖畔.廖宅早在康熙年间,已为廖贞而挂上"进士第"的扁额.此扁额直到抗战前仍挂在廖宅门墙上,抗战期间才被日寇飞机炸毁.

  • 标签: 廖尚果 生平事迹 工作业绩 中国 音乐事业
  • 简介:<正>2006年11月29日,“好男儿”亚军宋晓带着他新鲜出炉的写真集《天使的声音》来到北京第三极书局签售,以他无声的方式点燃京城冬天里的一把火。《天使的声音》记录了晓寻梦、拾梦、圆梦的过程,以及对人生、友谊、困境、奋斗的领悟。在书中首次披露了他如何与正常人同台竞赛“好男儿”比赛过程中幕后的精彩故事。晓在书中写了一篇文章《假如给我三天

  • 标签: 宋晓波 比赛过程 寻梦 三极
  • 简介:<正>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血肉相连的革命文艺运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培养造就出一批有出息的革命音乐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1938年到1965年的二十七年中,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音乐工作和文艺领导工作。他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以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为己任。无论在革命战争年

  • 标签: 节奏 创作实践 生活内容 艺术形态 欣赏习惯 音乐作品
  • 简介:挑选这两张碟片是为了纪念意大利杰出的钢琴家莫里齐奥·利尼(MaurizioPollini1942—1997)。利尼无疑是20世纪后半叶最杰出最富有革命精神的年轻一代钢琴演奏家之一。与其师米凯兰杰利一起,他们代表着本世纪独树一帜的钢琴演奏风格。在群星璀灿的世界钢琴乐坛上,利尼这颗巨星闪耀着独特的、不同于众的光芒。

  • 标签: 肖邦 《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演奏家 乐章 布拉姆 意大利
  • 简介:在印度西部的普什卡,有这样一个部族,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历史文化,传承自己的民间艺术,在生存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依然竭尽全力传播着即将逝去的民间音乐和古老的唱诵。

  • 标签: 印度 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 民间音乐 西部 传承
  • 简介:沙落雁》是琵琶曲中经典的传统文曲,本文主要研究了杨大钧版本《沙落雁》的创作特点,并对乐曲进行详细的分析。使演奏者更全面的了解乐曲的特点,为演奏者更完美的演奏这首乐曲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 标签: 曲式结构 乐曲分析 乐句
  • 简介:为一场音乐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往返京沪两地,这于我还属首次,但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钢琴大师里尼的到来,实在是个很大的诱惑。这位大师对亚洲听众之“吝啬”,我已早有耳闻,每年仪存亚洲安排四场音乐会。

  • 标签: 音乐会 波里尼 慷慨 音乐节 大师 亚洲
  • 简介:<正>李彬:王老师您好!您是不是从小对书法比较感兴趣,还是受到某个人的影响,让您对书法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王立: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把字写得像样。我从小爱好挺多的,喜欢音乐,喜欢美术,当然也喜欢书法。我的伯父是写书法的,小时候父亲经常拿伯父的事情来教育我,说伯父八岁就给人家写牌匾,教育我从小就要刻苦学习,干什么都要用功、用心。

  • 标签: 王立平 中国书法家协会 李能 钢琴考级 我自己 作韶
  • 简介:本文为作者在2004年“第二届长江三角洲摊簧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主要就摊簧腔“起、、落”结构的形成来源问题初作探讨:涉及历史上[摊簧调]、[花鼓调]与现今“摊簧腔”的区分;苏南说唱音乐“宣卷”、“说因果”对于“摊簧腔”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力求从流变与综合的高度来揭示传统音乐的发展规律。

  • 标签: 摊簧调 花鼓调 木鱼宣卷 丝弦宣卷
  • 简介:配弹提示:《班卓琴之歌》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歌剧《基与贝斯》中的男主人公——残疾人基所唱的一首歌曲。作曲家为表现基在获得了贝斯的爱情而感到生活中充满了阳光的感受,又要符合于受尽压迫的美国黑人的粗犷性格,写下了这首民间风味草根情结浓郁的歌曲。

  • 标签: 歌剧 选曲 美国黑人 男主人公 作曲家
  • 简介: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都会心驰神往。在这个奇妙的国度不仅有美景,关食,更有令人如痴如醉的好听的歌剧和民歌。那不勒斯,亦或叫做那里,这里是意大利民歌和歌剧的发源地。如果说歌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那么那里的民歌则是来自民间,真正体现那里人民淳朴民风的音乐形式。那里民歌自由,奔放,热情,洒脱的气质,征服了无数歌唱家的心灵,也是他们演唱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音乐作品,经常将其作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笔者曾经亲赴那里采风,通过对那里民歌的调性、织体、曲风、抑扬、与歌曲内容的呼应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总结出那里民歌的音乐特色,对演奏和演唱者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启发,从而让那里民歌优美的旋律更加深入人心。

  • 标签: 那波里民歌 织体 调性 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