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5月10日,在维也纳联合舞台旗下的莱蒙剧院举行了音乐剧《席》的新闻发布会。该剧由《女巫》的作者史蒂芬·施瓦茨和维也纳联合剧院经理克里斯蒂安·施特鲁贝克共同创作,讲述的是关于歌剧《魔笛》的剧本作者席及其妻子的生平,将于2016年9月30日在莱蒙剧院开始演出。

  • 标签: 新闻发布会 维也纳 克里斯蒂 《女巫》 《魔笛》 音乐剧
  • 简介:<正>李斯特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一开始就集中在和声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和声的“色彩解放”,表现在广泛地使用和声色彩,从而丰富了传统的和声体系。这很自然使人联想起洛瓦,他对色彩的革新与李斯特的和声手法有着深刻内在的共同性。从色彩一词的完整意义讲,这两位艺术家都是真正的色彩画家,他们都赞赏色调鲜明的浪漫主义艺术。洛瓦实现了绘画的色彩“解放”,使色彩摆脱了从属的地位,他的关于对比、中间色彩和反映学说都是预示了莫奈,马奈,诺阿的色彩的新发现。李斯特在充分利用前辈浪漫主义音乐家特别是舒伯特的经验基础上,将和声组合的色彩描写推进了一大步,在这方面开拓了许多新天地。甚至象瓦格纳、德彪西这样在和声方面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师也是沿着李斯特开辟的道路前进的。

  • 标签: 李斯特 浪漫主义音乐 和声色彩 和声手法 和弦结构 练习曲
  • 简介:  去美国不能不去百老汇,而提到百老汇,就自然无法绕过音乐剧.如果说想要体验美国本土音乐剧的辉煌的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去看《42街》了.在美国,"42街"其实是横贯整个百老汇的一条大街,云集着几十家剧院和上千名音乐剧演员.……

  • 标签: 娱乐至死 至死休
  • 简介:释大是清末民初的高僧,他不仅精于佛学、书法、篆刻、诗词,同时也是著名的古琴家。与大有过交游的人很多,其中也有不少琴人的身影。而大一生中的两个知己,均为善琴之人,一为周庆云,一为周冠九。从大休学琴的弟子有徐元白、徐文镜、吴其劝、方镇华、汪建侯、吴兆奇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浙江古琴名家徐元白,对近代以后浙江琴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笔者认为近世将徐元白归为浙派或“新浙派”代表人物,似为不妥。

  • 标签: 释大休 古琴 徐元白 传承
  • 简介:美国指挥家·沃尔夫(HughWolff)从1997年起担任德国法兰福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的“灵活性”和“多元化”成为与乐团合作的两全重要特征——将传统的演奏方式应用在这支现代交响乐团上,从而在古典主义、早期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中,挖掘出许多早已被人遗忘的曲目。与此同时,他还令乐团对现代主义怍品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解。

  • 标签: 美国 乐队指挥家 休·沃尔夫 人物采访 指挥生涯 肖斯塔科维奇
  • 简介:(一)音与音是大自然物体震动发出的音。有吵耳的噪音,有悦耳的乐音,人生存在大自然中,整天都不断地接受到这些噪音或乐音。接受的另一同义字是“得”,古时的“得”字和“”字有时候通用;但“”的意义比“得”还有深一层的解释,它除了接受或收入之外,还有经过思惟的分析过滤之后,存储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思想状态,是一种修养,到了物外事态

  • 标签: 德音 音德 思想状态 乐律全书 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 简介:<正>艾·萨姆斯曾经这样写道:“汉斯立是德国音乐评论家、美学家、音乐学家、文官。他是第一位伟大的职业音乐评论者、音乐美学的重要贡献者、音乐鉴赏学的先驱。他写的音乐评论和音乐家传记,传播有半个世纪。他的尖锐的批评,流畅的笔触,深博的评。介,至今仍具有相当的价值。”

  • 标签: 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 音乐评论家 音乐鉴赏 音乐学家 评传
  • 简介:汉斯立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以来有代表性和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唯新主义音乐美学家,对近代西方音乐美学来说是个建设者。当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罗恩格林》的成功和兴起的继而风靡全欧洲乐坛的瓦格纳的艺术理论,使他非常激愤。他竖起了所主张的:“音乐不是描写感情和事物的”异旗,针锋相对的与瓦格纳抗衡;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汉斯立被“未来音乐”的倡导者们严厉遣责的同时,他则大声疾呼要从根本上修改认为“表现感情才是音乐的本质”过了时的美学观点。汉斯立凭着《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说》这本小册子,成为康德(1724—1804)以后唯心主义美学家行列中的一员。

  • 标签: 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 瓦格纳 音乐理论 十九世纪 作曲家
  • 简介:最初遇见古斯塔夫·阿林(GustavAlink)先生,是在厦门宏泰音乐厅的休息室。与其他观察家和评论家一起,他也是“第五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特邀嘉宾。比赛休息时,来宾们边喝咖啡,边谈论选手的演奏。选手们来自寸‘多个国家,对他们的背景情况总有不清楚的时候。这时,

  • 标签: 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古斯塔夫 音乐厅 评论家 休息 选手
  • 简介:这是一本作曲家寄给同一位收信人的书信集,此人与古典音乐毫无关联,甚至不通音律。信件的内容除了情感交流以外,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琐事,提到作曲家本人创作经历的也仅是只言片语。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此一问:这本书到底和音乐有多少关系?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莱奥什·雅纳切因为《耶奴发》《卡塔·卡芭诺娃》《狡猾的小狐狸》《马克罗普洛斯事件》《死屋手记》等作品而名垂史册。即使不少中国乐迷对雅纳切并不是很熟悉,或许也知道他和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一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

  • 标签: 雅纳切克 女神 缪斯 《死屋手记》 古典音乐 《耶奴发》
  • 简介:南木街(SouthwoodDrive)32号,格伦·古尔的故居。从地图上看,应该离我这儿不远。出了家门转右,上维多利亚大道,往南向安大略湖方向开二十分钟左右就是。

  • 标签: 古尔德 维多利亚 安大略
  • 简介:2008年3月24日周一阴傍晚就要起程,赴德国参加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总决赛了,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心里想着,且不论为比赛准备过程的辛苦,光两天的行程就够累的了。路线图:北京—深圳—香港—卡塔尔迪拜—德国法兰福—德国茨维考。

  • 标签: 卡塔尔 青少年 法兰克福 香港 舒曼 赴德国
  • 简介:所谓“意象”,即是结合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审美意象需要经过艺术传达,才能将物理属性的声、形、色等,转化为可视可听的艺术意象。文学创作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审美意象符号化;而借用语言符号传达意象,主要功能是表意性、表象性和表情性。

  • 标签: 文学意象 《朱买臣休妻》 砌末 表演 昆剧 审美意象
  • 简介:这首可爱的钢琴小品(),也译作"华丽曲"或"装饰性小品".这是舒曼首先应用于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曲名,乐曲所采用的音型甚富于装饰性效果,而抒情性的幻想乐风更是这一作品的明显特征.此曲作于1839年,这正是舒曼与克拉拉结婚前一年,可以说是事业与爱情顺利进展的时期,他那愉快幸福的精神状态很自然地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中所流露出的柔情蜜意和诗一般的美好境界是他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 标签: 舒曼 《阿拉贝斯克》 钢琴小品 写作手法 阿图尔·鲁宾斯坦 威廉·肯普夫
  • 简介:<正>他的演奏——感情的倾泻著名小提琴演奏大师依沙·海菲茨曾经这样说过,一名小提琴家得具备那种“斗牛士的勇气;夜总会女经理的精力;再就是佛教徒坐禅时的那种专心致志。”除了这些,如果再加上马戏团小丑的那种天生幽默感,那就是帕尔曼了。

  • 标签: 女经理 幽默感 夜总会 小儿麻痹症 回忆说 拐杖
  • 简介:当荣耀的黄昏莅临之际,老雅纳切遇见了他的缪斯女神,她长发披肩,时而发出轻快的笑声,她的双眸宛如一眼井,里面有他汲不完的乐念。老人变得一天比一天更痴迷不已,且焦躁不宁,他几乎就像一个初涉情爱的孩子,在一封接一封的情书里向他的女神倾吐着狂想与梦呓。他傻得像是只飞蛾,只想着飞到炽

  • 标签: 俄罗斯 音乐家 雅纳切克 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