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我希望自己设计的东西被你们由衷地喜爱,想把它带回家,拥有一生。”——海拉·容格里斯当我们谈到荷兰设计的代表人物和女性设计师的代表时,海拉.容格里斯是一个无法被忽略的名字。容格里斯对于颜色、材质和肌理的研究都极其深入,这赋予她作品深厚而强烈的美学风格。她并不刻意追求现代工业所带来的完美,甚至将粗糙的原材料和制作加工时留下的痕迹呈现在产品之上。

  • 标签: 女性设计师 荷兰 代表人物 美学风格 现代工业 原材料
  • 简介: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若言。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旋。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羹莼将永年。

  • 标签: 扇面 行书 志士
  • 简介:黄易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但目前学界对他在学方面的资料公布和研究得较少。山东博物馆藏稿本《黄小松辑释吉拓本》是研究其金石收藏和金学成就的重要资料。笔者即以其为研究对象,对《拓本》中黄易所拓器物的情况、拓片的数量和来源、名家考释等方面加以介绍,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拓本 综述 金石学家 黄易 馆藏 拓片
  • 简介:像他们的同时代人雷西·艾敏、杰克与迪诺斯·查普曼、以及达米安·赫斯特等人一样,作为艺术家与自然人,提姆·诺贝尔和苏·韦伯斯也因其作品的颠覆性而被定义。这对夫妇从大学时代起就开始合作,那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他们经历了结婚,近来,又刚刚离异。他们一直以创造性的方式从事艺术,并大量借鉴了音乐等艺术形式,特别从美国现代流行文化的朋克和新达达主义中汲取营养。

  • 标签: 诺贝尔 韦伯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对话 阴影 大学时代
  • 简介:自1913年的军械库现代艺术展览之后,美国出现了一股持续的欣赏与接受现代主义美术的热潮。受到这个浪潮的推动与裹挟,各种私人美术画廊的筹备与开放在纽约渐次展开,方兴未艾。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种局域艺术气候下的一个个案:从丹尼尔画廊的创办者,画商查尔斯·丹尼尔(CharlesDaniel)与美国现代艺术家皮·布鲁姆(PeterBlume)的交往,窥见个体艺术家与画廊之间的互动生态及其对美国早期现代艺术史进程的影响。

  • 标签: 美国现代艺术 私人画廊 皮特·布鲁姆 丹尼尔画廊
  • 简介:由伦敦泰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心灵的风景:泰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于2018年4月26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于泰不列颠美术馆精心挑选出的近百幅作品向观众展示了从18世纪N20世纪的近三百年的英国风景画史,其中不乏庚斯博罗、康斯太勃尔、透纳、威尔逊等著名艺术家的画作。展览大致按照风格和时间顺序分为“现实与梦想”“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现代早期风景艺术”和“现代晚期风景艺术”五个单元,但其所蕴含的内容却远非几个简单的标签所能囊括的。

  • 标签: 美术馆 不列颠 风景 珍藏 心灵 英国
  • 简介:有关民众生活的“图像的世界。是一个关于由人类所产生和创造的视觉环境的表述,它所包含的比严格意义上的图像要多得多。风俗画《明池争标图》表现的是北宋汴梁市民齐聚明池观看龙舟争标的场景。研究结合传统社会统治阶级的民俗策略和不同阶层主体的艺术立场,指出争标节俗实际隐含着北宋皇室巩固皇权和借举办节俗以粉饰太平的目的,而图像更以象征、隐喻的方式印证了统治阶级通过节俗以教化社会的意向。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提出民俗学图像研究不仅要理解和解释视觉在“制造意义”之中的意义,在观照范围上也应扩大到图像产生、编辑及其所处语境等阶段的各个“场”,更在认识到将图像视作田野这一意义的基础上,时刻保持民俗学学科的“在场”。

  • 标签: 视觉 民俗学 图像 风俗画 金明池争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