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境与造型"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重要内核之一。艺术的境是相对实境来说的。艺术的实境可以理解为客观方面的景与物,而艺术的"境"可以理解为主观方面的情与意。是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形而上的精神气息,是在艺术形式语言之上的联想或想象中的意境气息。"境"是超越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的实像,进入到人的生命载体后所能体味的一个精神的审美境界。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 标签: 艺术作品 虚境 美学精神 中国传统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 简介:一因为非常喜爱清末画家谷的绘画,便很想了解他的生平。而有关谷生平的原始文献,竟只有上海豫园书画善会1920年刊行的杨逸编著《海上墨林》和1923年中华书局刊行的张鸣珂著《寒松阁谈艺琐录》两书中很简略的记载。根据这两段记载可略知谷俗姓朱,原籍新安(今安徽歙县)。

  • 标签: 虚谷 “趣” 原始文献 中华书局 生平 记载
  • 简介:西方绘画历来重视画面空间的表现,早在公元5世纪,雅典画家阿嘎塔尔库斯就利用透视原理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幅透视画。照相术的发明也大大丰富了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中国画同样非常重视画面当中的空间表现,但是它与西方绘画中的表现方式截然不同,

  • 标签: 中国画 “虚” 西方绘画 画面空间 空间表现 画家
  • 简介:本文通过对空间基本理论的认识,东西方虚实空间观、中国传统美学空间理论的思考,研究陶艺中、实空间运用的内涵与外延,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现代优秀陶艺作品进行解析,探讨虚实空间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

  • 标签: 陶艺 虚实 空洞 延伸
  • 简介:几个月前。安滨告诉我,他要办个展,把近年来所积累的作品来一次展现,我由衷地向他祝贺!在他工作室林立的画幅中,他静静地向我翻看他的近作:“原色世界系列”、“上古的传说”,“凝周的时光”、“无尽的路”、“浴日”、“闲遐的中午”、“黑川”、“出塞“、“陵何壮战”、“神奇的苗土”……,对着他的画,我总想说点什么,说不上是评论,也不是对某一幅画的具体介绍,我忽然想起法国大诗人马拉美的一首诗:

  • 标签: 一幅画 马拉美 告诉我 德拉克罗瓦 版画系 后印象主义
  • 简介:当代中国画近20年迅速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其间不乏优秀的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但同时,画家浮躁投机的心态、批评家缺少原则和标准的吹捧、观众欣赏中国画的低水平、画商的盲目炒作等种种因素使中国画处于一种繁荣与萎靡并置、精英与低劣同存的尴尬境地。

  • 标签: 中国画 画商 工笔 美术作品 画家 观众
  • 简介:这是一个孤独的“家园”守望者,用画笔把他视觉体验过的真实自然地“纪实”下来,转变成为一种经典的形式,并用这种形式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认识。我们发现在他的作品中,“纪实”的背后其实就存在着静的艺术精神的永恒。

  • 标签: 虚静 具象 抽象 精神
  • 简介:二十多年来书坛繁荣的同时也显现出某种轻视技术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外在形式感而淡化技巧表现或舍弃细节追求,二是书法普及、书法“大众化”引发的负面效应:浮、浅、俗以及技术层面的不甚讲究。当代书坛,“风”在PK,流派在比拼。近几年似乎是“流行书风”与“二王风”的PK,而且前者似渐趋势弱而后者渐趋强盛。。近年来各种重要展赛中“二王”一派作品比较走火,这其中虽有评委尚好等因素在起作用,

  • 标签: 技术层面 负面效应 流行书风 形式感 大众化 “风”
  • 简介: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这种鼎盛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佛教各个宗派的相继形成,继隋代创立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之后,唐代又有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等应运而生。同时,唐代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名家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欧虞褚陆、颠张醉素、颜柳等人都是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家。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补证 禅师 南宗 怀素 中国佛教
  • 简介:传说东晋时有一位书法家,一年腊月由山东移居浙江绍兴。因为春节将到,他挥笔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料,刚贴出去就被人悄悄揭走了。他于是另写了一副莺啼北里,

  • 标签:
  • 简介:2015年12月5日至14日,"白云之路——吴弢绘画作品展"亮相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给自己的画展取名为白云之路,吴弢表示,是为了纪念。曾经有一个德国人,名叫ErnstLotharHoffmann。他在18岁时皈依了佛教,并于1931年时辗转来到了印度加入了藏传佛教,人称他为"高文达喇嘛"(LamaAnagarikaGovinda)。同时作为画家和诗人,他曾写过一本自传《白云之路》,讲述的是他追寻真理的过程,给后世、特别是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绘画作品 学院美术馆 德国人 中国人民大学 一本 日至
  • 简介:古代笔记小说是指杂录志怪、传奇、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中有不少书史相关的资料.近来读此类著述,发现三个小问题,或可以校正当代著述,或可校正古代书家之言,或可考证人物名实之来由,现裒录于此,略加考证,以飨读者。

  • 标签: 笔记小说 书史 校补 文人 宋元 古代
  • 简介:康熙三十八年南澳总兵祝寿屏风,现藏于法国巴黎,是一件蕴含着大量历史信患的工艺品。本文主要对寿主人南澳总兵周鸿升的生平进行证,并就这件屏风的制作工艺进行确认。同时,本文还提及屏风的画面内容,认为这件作品是一件独立无二的款彩漆屏风,描绘的是从南澳到台海地区的海域,值得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南澳 周鸿升 款彩 屏风
  • 简介:关于皖南的记忆虽然零星点点,扑朔漂浮,但我坚信,穿越时间的层层雾幔,在历史的光与影中必能重现她往昔的辉煌与尊严。1998年12月4日晚,我们一行十人来到了安徽南部黟县西递村,至12月吕日晚离开黄山市,整整四天,奔波于黟县、歙县的几个村落。(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歙县的呈坎)没有劳累,止不住的却是兴奋,甚至激越。我们是在一声声惊叹中走入了皖南似乎与现代文明一墙之隔的别有洞天,走入了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徽派民居建筑群落(明清时期微商的聚居地),走入了那里民众古朴也现时的生活形态,也走入了高度发育、成熟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空间。随着对皖南认识的逐层深入,我力图记录下来的不仅仅是一砖一瓦,一一,还有那

  • 标签: 安徽 南部地区 民间传统文化 风水观 宗法礼制
  • 简介:灵感是人类创造认识活动中的一种独特而奇妙的现象。20世纪法国著名的美学家马利坦把灵感放在他独特的诗学体系语境中加以阐发,并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论述,并系统的对灵感的实质及特点、发生过程及类型进行阐述。马利坦所论述的两种灵感类型,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静"说有极为相似的地方,本文梳理从老庄到魏晋时期对"静"说的认识,这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并得到文艺理论家的共识。"静"说亦体现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书画理论中,艺术家以静之心实现创作上灵性自知的"顿悟",在艺术欣赏上以静之心体悟到大千世界之美。

  • 标签: 马利坦 灵感说 虚静说
  • 简介:明代中期松江一地的书法.张弼与张骏并称“二张”,现今张骏传世书迹甚少,但颇具水准且有议题可以发挥。本文主要分两大段:首先,考证张骏的生卒年与为官经历,作为推断传世书迹书写年岁的依据;并分析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所藏两件张骏草书立轴,其四十岁前後所书《桂宫仙诗》轴,书风可归为宋克、陈璧、二沈一脉,确立松江确有某种狂草书风的传承,张骏是此风格的殿军。五十二岁所书《思堂诗》轴,书风和张弼几不可辨,考其生平,二人早年即相识。其次,张骏传世书迹多落有“文华殿直”头街,文华殿为天子与太子读书之所,当时被视为“天于近臣”。文华殿归大内司礼监所管,故张骏和宦官关系密切,剀瑾喜欢张骏晚年书风,可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七言绝句》轴为代表。正德二年,刘瑾甚至召回致仕的张骏来带领重誊《通鉴纂要》,使该书总纂官李东阳难堪,张骏以此誊写超升至礼部尚书。此年,祝允明在京考进士,故封张骏有极度恶评,影响其在明代书法史的地位,从王世贞、陆应阳、董其昌等人标举松江的代表书家开始,“二张”中仅张弼存世,张骏从书史中消逝了。

  • 标签: 松江 张骏 张弼 刘瑾 祝允明
  • 简介:寿石工是民国时期享誉京城的篆刻家和书法家,他教授金石篆刻,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执教达三十年之久,在北方艺术界影响很大,被誉为“执北方印坛之牛耳”,是当之无愧的印林前辈。笔者曾撰有《寿石工的印学交游及其篆刻在旧京印坛的地位》一文。随着新资料的发现,笔者将进一步通过民国时期北方刊物及相关书籍中的散佚寿石工资料,对其生平事迹及篆刻艺术进行梳理,作为前文的增补和延伸。

  • 标签: 寿石工 篆刻 生平与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