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好作品一定要用好的形式呈现。这次国展明确提出反对过度拼接、染色等手段的运用,提倡自然的书写状态。我是极为反对为形式形式创作的。我们学古人的书法传统,并不是机械地去照搬古人。即使把作品弄得像出土文物般的酷似古人,也只是古人的躯壳而已,这样的作品只能得意受宠一时。用笔千古不易,结字需因时而变,

  • 标签: 结字 诗稿 书风 文字内容 中国书协 咏物
  • 简介:传统的视觉艺术是以画面好不好看为标准,但在今天,仅仅取悦眼球的艺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艺术家的视觉需求。在这个图像整合的时代,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情感,把各种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重新排列组合,诞生出种种新的艺术形式,并用这些绘画语言来传达情感。视觉艺术会从一开始的二维平面享受,逐渐发展成一个三维立体体验模式,即由眼睛传输给大脑,让观者去猜测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而不再是传统的叙事性的画面,艺术家们更多的是“玩味”绘画语言,用绘画语言去诠释自己的情感。这也让观众以自己的方式去悟会艺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也符合审美的需求。绘画或许会发展到对身体触觉的体验,让身体一同去感受艺术的魅力,让观众能切身参与到你的情感中。

  • 标签: 视觉 绘画 情感表达 审美 材料 形式
  • 简介:耿菊花(以下简称"耿"):不知您在白立方是否做过一些公共空间艺术的项目,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周晓雯(以下简称"周"):白立方做了非常多的公共艺术,尤其是安东尼·格姆雷、sarahmorris、马克.奎恩还有其他的艺术家,他们有大量的公共型艺术作品。画廊有不少这样的经验,而我们在中国也已经开始谈这样的公共项目。我从在谈的这些公共艺术项目中感受到,中国的公共艺术,包括公共雕塑都还是很薄弱。耿:您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是否有些比较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 标签: 公共空间 公共项目 公共雕塑 成都人 周晓 杜尚
  • 简介:岭南派室内空间陈设艺术在岭南文化、近现代中国各地域文化的蕴育、影响演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中不断蜕变和重构。它以独特的陈设符号元素、情节与主题、布局方式、陈设风水与形式美法则,在建筑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础上得以特色化完善深化与延伸发展。本课题目的在于探索与建立岭南派室内空间陈设艺术设计的系统理论、系统设计方法与设计美学意义,寻求岭南社会文化历史文脉与当代社会生活空间设计的有机联系与衔接。

  • 标签: 岭南派 室内陈设 主题情节 符号风水 形式法则
  • 简介:中国传统美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厚的哲学思想,对于现代广告设计而言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价值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追求对于现代广告设计理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反,现代广告设计思想也会对传统民族审美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于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以及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将中国传统美学继续发扬光大。

  • 标签: 现代广告设计 中国传统美术 艺术张力 影视广告设计
  • 简介:我国牌坊从汉代至明清,从南到北都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四川隆昌牌坊大多建于明清,主要建于清代,在建筑形式上对我国南北牌坊的继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折射出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 标签: 隆昌牌坊 南北牌坊 建筑形式 传承 发展
  • 简介:传统街市是兴起于两宋之际商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相混合的一种空间形态,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特点。例如,网状结构和曲折多变的街道空间,适宜的街道空间尺度和比例,极具本土色彩的建筑艺术景观等。传统街市的空间形态特点对我国当代城市街道建设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能够为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传统街市 空间形态 当代价值
  • 简介:室内设计风格反映的是室内设计形式系统,是时代、流派或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内容和设计艺术形式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室内设计风格的产生要受到其所隶属时代的特定国家、社会、地域、民族、政治、经济、技术、生产方式、消费市场及生活思潮等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室内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室内空间功能类型及空间结构及形态等空间特性会形成室内设计风格的客观制约条

  • 标签: 岭南派 室内设计风格 室内空间设计 空间特性 特定国家 客观制约
  • 简介: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做过很多项目,比如我们把艺术的项目带到公共的空间和公众发生关系,这些经验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们这些实践。首先想说一下关于公共空间的一些探索。其实从1998年何香凝美术馆第一届雕塑展开始,已经做了八届雕塑展。98年我们第一次尝试将当代艺术作品放入公共空间,放入社区,和观众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对话。通过这16年的实践现在对于深圳市的影

  • 标签: 当代艺术中心 公共空间 雕塑展 空间探索 当代艺术作品 何香凝
  • 简介:新圣器厅(NewSacristy,1519-1534)既是米开朗基罗最早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他唯一集建筑设计与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其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深刻探讨。新圣器厅向来是米开朗基罗研究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器厅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通过对陵墓雕塑与建筑空间之间关系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草图和文献记载,透析米氏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探索,并试图揭示他跨界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创作意念。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新圣器厅 文艺复兴 paragone“对比论”
  • 简介:多年后会出现一个时代,那时海洋将解开物体的锁链,大片陆地随之出现。那时提费斯将揭示新世界,而图勒不再是地球的极限。

  • 标签: 综述 地图 典藏 历史 大师 古代
  • 简介:本文针对岭南地域的物候和人文因素,在选定的地块中进行住宅空间的低碳设计创新与实践,提出因地制宜,用以被动式为主、主动式为辅的策略进行设计实践,处理好"环境—人—建筑"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因地制宜 住宅空间 低碳设计创新 被动式
  • 简介:2014年12月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协会指导,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厦门市美术馆承办的“多重空间——2014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在厦门市美术馆开幕。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谢振瓯等人出席了开幕式。本届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在2012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从提升学术、创新模式、拓展影响出发,引进了策展人机制。担任本届双年展策展人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此次他为主办方提名国内36位眼光独到、风格独特的工笔画家参展,并在此之外特邀31位国内知名工笔画家携作品前来,最终得141件佳作布展。

  • 标签: 中国工笔画 厦门市 双年展 美术馆 空间 中国美术家协会
  • 简介:在实际生活中,色彩的低碳与否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感观,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色彩借助于多维度空间中的墙面、地面、家具与陈设等具体的物质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进行最直接的接触,它所引发的低碳效应,不仅仅是关乎个人的,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茶染工艺的艺术设计系列产品以低碳色彩为原点,围绕着人、物、社会展开探索,同时借助各种媒介方式将多维度空间中的低碳色彩语言传播出去,引发更深层面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多维度空间中低碳色彩语言的可持续发展,解答人类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 标签: 低碳 色彩 传播 茶染工艺
  • 简介:蔡国强往往被看成是靠贩卖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而成功的中国艺术家,的确,焰火是蔡国强最重要的艺术媒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证明他已将焰火玩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草船借箭》和《收租院》也只有谙熟中国文化历史的人才能品出个中意味。但是,长期在海外生活、饱受国际文化熏染的蔡国强也越来越自觉地将艺术表现的主题扩展到整个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他的《不合时宜:舞台之一》取材

  • 标签: 装置艺术 中国四大发明 艺术媒介 蔡国强 装置作品 能品
  • 简介:西画东渐,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美术革命将矛头直指传统文人画,认为其与西方古典绘画相比是不科学的,在造型、明暗表现等方面存在不足。继之,在主题性创作方面,认为其隐逸与自娱脱离现实。在抗战美术时期,写实手法胜出。特别是在新中国,由于苏联的影响,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将西方现代派隔离,使得很长时期,传统文人画及西方现代绘画被视为封建与颓废的艺术,而远离新中国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在主题性创作方面,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艺术交流的展开,对西方现代派绘画以及对传统艺术的重新审视,使得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又重新被纳入到中国艺术家的眼界,主题性创作也不例外。当下中国的主题性创作应该本着"传统为基、现代为用、中西融合、特色发展"的精神探寻传统文人画和西方现代派的施展空间。本文对此进行理论初探。

  • 标签: 传统文人画 西方现代绘画 主题创作
  • 简介:一、跨课程思路——方向与定位跨课程的思路基于系统理念。系统思维在东西方文化和学术研究中皆有重要地位,它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间的定位与关系。自然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

  • 标签: 叙事空间 西方文化 学术研究 有机整体 网站页面 插图设计
  • 简介:本文通过对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梳理,比较其异同之处。我们认为住宅空间的低碳设计创新是二个低碳整体概念,包含住宅建筑及空间、家居用品、软装陈设、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使用者的参与及有效传播等方面的整合,其范畴也从住宅空间延伸到生活的整体。

  • 标签: 住宅空间 低碳设计创新 概念辨析 参与 整体价值
  • 简介:随着天竺、西域、日本、朝鲜等地信众的巡礼和官方的支持,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亚多地完成信仰空间的复制。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信仰空间复制对于研究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方志、僧传、行记、灵验故事、敦煌遗书等相关史料的梳理,一方面探究五台山形象发生多层次演变的原因及"文殊一五台山"信仰的流动过程,另一方面也试图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模式。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信仰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