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与赵冷月先生同时期的书法家,健在的已屈指可数。他们的健康长寿,是21世纪书法界的骄傲,然而,就在人们期望赵冷月先生健康长寿,人格与艺术同臻大境之时,赵冷月先生却不辞而别,驾鹤西去,扶之九霄,为今人留下无限的怀念与无奈的叹息。

  • 标签: 海上赵冷月
  • 简介:刘一闻先生出生于上海,祖籍山东日照,都与海有缘。在海水的滋养、浸润中,他的印作透出清润、平和的审美愉悦,看似平和、静穆的印面背后,却翻卷着大海般的激情———对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继承与不断挖掘、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上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一直是海派艺术发展的策源地。无论是文学、书法、绘画还是篆刻,在历史的殿堂中,都尘封着昔日的辉煌。篆刻一业至吴昌硕,将雄强大气的阳刚印风推向极致。之后,海派印风的阳刚大气日渐式微。现代印坛,海派印家承吴昌硕余绪,使其呈现多元格局。老辈印人中,钱君意图雄强,但其格局未臻吴昌硕高古厚气,惟边款以隶书出之,发展了吴氏印格而又具新意;朱文边款,斩截爽利,见龙门二十品《始平公》气息。方去疾、江成之虽承吴氏余绪,其印格已相去甚远。中年辈印人韩天衡、吴颐人、童衍方、刘一闻、徐正廉、陈身道、孙慰祖、苏金海诸家,或追摹汉印、古玺,或延明、清先贤,或求印于金,或求印于石,或求印于甲骨文种种,雄浑、质朴、清润、静穆、工稳、写意各有拿手绝活,然而,均未能望吴缶翁项背。就整体而言,当下海派印风,已失却了昔日吴氏阳刚大气的狂澜,代之而来的是尚韵尚柔情结的汗漫。韩天衡、刘一闻、徐正廉莫不如此。在尚...

  • 标签: 海上刘一闻
  • 简介:清同光年间,胡镛(雪岩)是上海最出名的买办,胡宝玉是上海最出名的妓女,而胡公寿则是上海最出名的画家,这三个当时上海最有钱的名人,被合称为“海上三胡”。透过胡雪岩和胡宝玉,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胡公寿的知名度以及他在海上画坛的领袖地位。

  • 标签: 胡公寿 上海 画家 海上画派
  • 简介:徐锋出生在舟山,工作在舟山,如“风行海上”一般画遍了舟山所有小岛,他专注于画海。徐锋画海以中国水墨绘画之“取意”为主旨,又运用西画的形式与构成技法设计画面。所以,他作品给人的印象是,既有中国水墨之情怀,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 标签: 水墨画 舟山 时代感 中国 绘画 西画
  • 简介:李瑞清是近代書畫商業文化人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辛亥革命後,他拒絶國民政府徵聘,避居海上,自號"清道人",鬻書自活。然滬上鬻藝保全了志節却使得家口衆多的李瑞清生活上捉襟見肘。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他的政治堅守不無迂腐,但這的確反映了不少遺民内心的時代焦慮。同時,李瑞清的鬻藝生涯是與商業文化的博弈、磨合和妥協,他已經認識到商業文化和"市廛"的價值,傳統意義上"不齒言利"的榮辱觀到了近代被逐漸顛覆。

  • 标签: 李瑞清 鬻書 志節 商業文化
  • 简介:上海书画新作展示──读《海上书画家系列丛书》陈翔上海书画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海上油画续集》以精彩的内容、精美的装帧呈现在读者面前,它收录了15位上海油画家的各自十幅代表性作品。他们包括了老、中、青三代,既有画坛宿将,又有艺界新秀。就风格而言,则兼有写实...

  • 标签: 油画家 当代书法 书画界 书法集 书法创作 艺术现象
  • 简介:艺术家李伟、于兴泽、敖国兴、权弘毅、王海东、张月、王略均是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七位70后艺术家。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他们,却在学业结束之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上海作为人生的扎根立身之地。他们全部供职于上海的各大高校,于兴泽就职于同济大学;李伟、张月、王略工作于上海理工大学;敖国兴在上海美术学院;王海东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职;权弘毅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带给每个人两种截然不同却互为补充的生命体验——教书育人时的低调、谦和与真诚以及个人创作时的自我、独立和激情。他们在其中自由的转换,尽情地享受,不断的超越;他们将属于北方的性情带到了南方;他们将属于鲁艺的传统带到了沪上.在交融、碰撞与转化中,始终傈有在场的积极,完成了自我的确立,形成了独立的风貌。

  • 标签: 艺术家 上海理工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创作 海上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8月19日,“曾有大礼海上来——画家钱大礼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选择在钱大礼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时刻举办,在为大家展现他一生的艺术创作外,亦借此机会缅怀这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可爱可亲可敬可佩的艺术家。

  • 标签: 国画院 周年纪念 艺术创作 热爱艺术 革命工作 中国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