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张猛龙碑》,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刻,无撰书人姓名,明初出土。近代石已残泐。碑额正书题“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个大字。纯用方笔。棱角森然。结体险峻奇特。碑连额高2.80米,宽1.23米。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姓名,共十二列,原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张猛龙碑》碑文记载了张猛龙任鲁郡太守时的政绩。该碑以方笔为主。兼用圆笔,字取纵势。中官收束,天骨开张,结构欹侧险劲,全篇书法清峻刚健。纵逸多姿。于整齐中富于变化。变化中归于庄和。隋代《龙藏寺碑》及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受此碑影响颇深。清代碑学大兴,倡学魏碑者无不推崇此碑。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誉其“意态跳宕。长短大小。各因其体。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平方之内。皆极精彩。作字工夫·斯为第一。”康有为在该书中还称此碑为“正书变态之宗”,并将此碑列为“精品上”。杨守敬《学书迩言》称此碑“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加之此碑碑文字数较多,碑刻基本清爽,故尔历来被认为是学习魏碑的上佳范本之一。如何习此碑?林散之先生学生中有主攻此碑者,在林散之一步一步地指引下已取得相当成绩。林散之对他的教导主要有:“笔能留得住,不使偏锋独出,此是习魏者特别之处”;“学张猛龙多近于整齐,不敢放笔学”,“大胆写”;“学张猛龙而能不守陈规,结合魏墓志诸家笔意,独出新机,此善于学魏碑者”;“能运用中锋写自己笔墨,所谓脱去形骸而得其神理,如此写下去不难进入上乘”等。林散之的这些教诲对习此碑者应是不无启迪的。

  • 标签: 《广艺舟双楫》 注释 林散之 康有为 欧阳询 虞世南
  • 简介:丙午早春,连雨初霁,访桂花岩下许江先生画室,请观所作。览对之际,如诣宝所,自谓一日清福,心目俱朗。其甄综前贤,裁成绝业;分风擘流,蚕丛开山;兴象高远也。忽遽之间,欲赞一辞而未能。往哲日: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许江立象立言兼之矣。因举其片言,参以画作,写为小笺,且以白话文草就。所恨意思零落,调乏生色,矧椿昧之见,凛凛乎犹以不克闻过为惧。成廷题画史诗卷後云:枯瓦磨穷空废纸。勉出所业,聊作芹献云尔。

  • 标签: 注释 诗学 远境 白话文 许江 立言
  • 简介:顾恺之的《论画》,包括《历代名画记》传本原题为《论画》及《魏晋胜流画赞》的两部分文字。现代学者对于这两部分文字的标点与注释,一直存在诸多误断和误解的问题,此文即列举这些问题,并通过辨证试加以解决。

  • 标签: 顾恺之 《论画》 标点 注释
  • 简介:本文是对孙向群《就“赢”、“瘵”二字和曹宝麟先生商榷》一文的再商榷。通过考察“赢”、“瘵”二字在古代字书中的诠释和史籍中的用法,否定“赢瘵”为肺结核病的说法,并对有关《平复帖》书者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 标签: 《平复帖》 彦先 “赢瘵” 词义 肺结核
  • 简介:谢子泓同志撰写的《通向纯视觉艺术的中国书法》一文拜读后很受启发。谢呼吁我们要抱着艺术表达感情,抒发个性的态度,大胆地抛弃过了时的无法寄托的形式,并且用大段文字为此而立论然而拜读之余,却觉得该文立论苍白,论据荒诞不

  • 标签: 谢子 艺术表达 艺术形式 视觉艺术 大段 具象绘画
  • 简介:中国陶器装饰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品种。研究中国陶器装饰艺术的起源,实质上是对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奥秘的探究。李泽厚先生所著《美的历程》,把中国陶器装饰艺术的起源,归结于“图腾”,用他的话说就是:“动物形象到几何图案的陶器纹饰,并不是纯形式的审美装饰,而具有氏族图腾的神圣含义”。这是笔者不敢苟同的,为此不揣浅陋,撰文同李先生商榷,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 标签: 装饰工艺 马家窑文化 李泽厚先生 陶片 几何纹 动物形象
  • 简介:虽然古文字学对文艺理论工作者来说并非必修课。然而,当你的某一学说或结论建筑于古文字学基础之上时,那你对古文字学(至少与你相关的范围内)必须探源深究。令人遗憾的是,“望文生义”甚至杜撰占老传说的现象比比皆是。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从“羊大则美”、“羊人为美”即美的字源而推导出“美”所具有的“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内涵乃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和杜撰占老传说的例子。

  • 标签: 古文字学 商榷美 起源 李泽厚 美学 中国
  • 简介: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指出谢光辉先生《(平复帖)“赢瘵”词义商榷》一文中存在严重考据不实的错误。对其在研究时不认真核对有关文献、不重事实、主观臆断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提出了批评,强凋商榷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方法之一,而商榷的前提是:所持观点必须建立在科学而严谨务实的考证之上。再次重申《平复帖》中的“赢瘵”二字.有肺结核病的含义。

  • 标签: 谢光辉 “赢瘵”词义 中国 书法艺术 学术态度
  • 简介:姜亦相先生,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9年04月号《艺苑茶座》栏目发表了题为《关于书法欣赏的误区》(以下简称《欣赏误区》)的文章,笔者拜读之后,认为姜先生有些观点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这里仅提两点与其商榷

  • 标签: 钢笔书法 草书 书法欣赏 2009年 误区
  • 简介:文徵明《停云馆言别图》目前所见有四.分别藏上海博物馆、日本桥本末吉与天津艺术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单国霖先生认为“台北本”为拼合之作,而“上博本”乃文徵明《停云馆言别图》原本。本文对其关于原本的认定持不同意见。检讨受图人王宠行迹,其贡入太学在嘉靖庚寅(1529),而嘉靖丁亥(1527)既无北京之行,亦无南京之行。因而款署“嘉靖丁亥”的“上博本”不仅不是原本,且为伪作无疑。笔者认为对画幅款识中“赴南雍”一语应作宽泛的理解,则王宠嘉靖辛卵(1531)参加乡试,曾有南雍之行,因而款署“嘉靖辛卵”的“天津本”与“桥本本。更为可靠。本文继而又考王宠改字(由履仁改为履吉)时间为嘉靖戊寅(1518)春,则“桥本本”中文徵明仍以。履仁”称王宠,恰好暴露其伪。

  • 标签: 《停云馆言别图》 文徵明 王宠
  • 简介:当代对画派的认知存在着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两种倾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前辈学者将“扬州八怪”正名为“扬州画派”,已突破传统的画派界定理论。其后.“清初金陵画派”的提出与之一脉相承。画派界定应紧系特定时代的历史情境,综合考察其思想倾向、审美取向、风格特征和个性差异。和而不同是一个画派生命力的昭示。20世纪“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是时代造就,约定俗成.实至名归。有人生搬硬套古代封闭状态下形成的画派观,以“传承关系一致”作为“风格”的核心标准,否认这些画派;将正常的学术分歧扣上“打造画派的理论先导”帽子,有失学者风范。文章还认为当今画派热是具有丰富复杂的时代内涵的文化现象,正面、负面同时存在,应具体分析,不应全盘否定。

  • 标签: 画派观 时代性 清代扬州画派 清初佥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 蕊派热
  • 简介:近日,笔者读到《书法》二〇〇五年第七期沈惟三先生所写的《读〈传统的创造性发扬〉一文有感》,深为沈先生对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现状忧虑之心所佩服,但也对其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书法的简单理解感到疑惑。为此,笔者把《书法》第四期找来,再读陈宇先生的文章和曾来德先生的书作。

  • 标签: 书法 沈惟 先生 第七期 笔者
  • 简介:有机会在《青少年书法》杂志上看到了《波颓风靡》和《书法?法?》两篇文章。文章对中国书协副主席聂成文先生的草书进行批评。从艺术发展角度看这种文艺批评无异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对艺术家从本质上的关爱,是值得称道的。同时也觉得这两位作者

  • 标签: 书法点击 作者商榷 创作青少年
  • 简介:2009年9月,《中国书法》转载了张光远先生的《商代金文为正体字甲骨文为简体字说》一文,愚对书法与古文字颇感兴趣,拜读张先生雅作后,略有疑问,付诸文字,借助贵刊,以此向张先生和诸位有道请教。

  • 标签: 简体字 甲骨文 正体字 金文 商代 《中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