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尼采与海德格尔都是现代思想家,二者都以艺术为基点追问存在.但由于对存在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而且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谱系学方法和现象学方法,在追问艺术之本源的道路上,二者选择了不同的出发.尼采从艺术家出发,而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出发,分别为后人对艺术的重新思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视角.

  • 标签: 艺术家 艺术作品 存在 权力意志
  • 简介:艺术是精神和感情的产物,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于形似之间者,如王右丞之雪蕉亦出一时之兴。’沈周把‘意到情适’的情感状态归于写生之道。实际则是写意的表现形式,把对物象的表现转移到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以思想精神的体现为目的。”’漆画作品流露独特的思想内涵,源于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源于个人内心的审美,源于修养和学识。

  • 标签: 形式语言 漆画 灵性 思想精神 情感状态 主观情感
  • 简介:一、继承与创新有无矛盾?能否撇开传统,另起炉灶来创造?继承与创新,我以为本来是没有矛盾的,只是对于继承的理解有偏,学习方法有偏,于是产生了矛盾。这好比吃东西,有的人属“热性”,不好吃鸡吃牛奶。这是他本身的机能有毛病,绝怪不得鸡和牛奶。善消化者,是没有矛盾的。所以前人早有“师心”与“师迹”的说法。只要我们理会和掌握传统的根本道理,取其精华,就可以学为我用,就能通而

  • 标签: 艺术规律 师心 热性 人属 石涛 墨法
  • 简介:张广慧的视觉图像世界透露着一种追求版画艺术特性的纯正与虔减,希冀不断强化版性去表达视觉图像,强调回到版性。他总是力图从自我的生活经验和生存体验中来表达自我对激变的社会、激变的人生的体察认知与体验。一方面,广慧内心深处强调的还是他作为版画家的特定身份,这表现为他既没有认同权力的认知标准,也曾尝试突破学院主义的藩篱,但体制权力的制约和学院艺术的规则却又不可避免地存存于它的艺术中。尽管他既没有以激进的姿态挑战学院艺术的规则,但他亦缺乏以一种前卫的立场融入纷繁与多样的当代艺术中。

  • 标签: 艺术展 前言 学院主义 视觉图像 认知标准 艺术特性
  • 简介: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画教学始终伴随中西两种美术教学模式的争论:是西方美术教学模式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还是传统画学模式更有利于中国画的进步?对此,人们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这也许就顺应了在矛盾中发现,在矛盾中成长,在矛盾中前进的普遍规律。

  • 标签: 中国画教学 从实际出发 教学体系 当代 教学模式 西方美术
  • 简介:本文从公共领域概念中的各要素出发,通过政治哲学中对“公共”概念的理解来探讨它对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途径的启示。公共艺术的“公共”概念及其实现方式受时代的差异性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来探讨公共领域中那些影响着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的因素。

  • 标签: 公共领域 传播媒介 公共道德 公众权利
  • 简介:一、老年人住宅设计的关注点由于年龄的变化,人们在进入老年后,体能心态都会有所改变。有的老年人视力会衰退、眼花、色弱,甚至失明:有的老年人抬腿困难,步履蹒跚,行走不便,需借助扶手、拐杖或轮椅。由于以上原因,老年人需要较宽松的空间环境。老年人在心理上多有孤独感,设计符合其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居住空间则十分必要。

  • 标签: 无障碍设计 居住空间 老年人 人性化 心理要求 住宅设计
  • 简介: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这对杭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整整一年,杭州社会各界以最大的努力全面筹备这场世界性顶级峰会。整个城市,从硬件的道路、街区、建筑物,到软件的市民文明素质与行为规范、公益心、志愿者服务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身处其中的百年名社西冷印社,在这样一个激荡的大时代,慎重提出了“零起点”“再出发”的治社新理念。

  • 标签: 零起点 西泠印社 总序 雅集 秋季 志愿者服务
  • 简介:[热点述评]中国美术事业作为整体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成果不仅是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也表现在美术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观念的塑造中。在"美术"的文化意义和表现形态不断丰富而复杂起来以致难以归总的情况下,"中国美术观"作为观念建构,其在中国美术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不容忽视。这一概念提醒我们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观念传统,追问"美术"有何意义?中国美术的本体应是什么?除了推出佳作这一方式外,"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形态还能以怎样的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这一系列追问的根本出发是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而不仅仅是学科化、专业化、机制化的"美术"。

  • 标签: 中国美术 实践观念 中国文化建设 靳尚谊 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意义
  • 简介:[本刊讯]2017年6月18日,"具象中国——二十七位油画家2017年首展"在北京1+1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中国写实油画领域的二十七位油画家的百余幅作品,二十七位油画家既有像王沂东这样的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也有受邀请的中青年油画家,呈现出中国写实油画领域强大的实力和团队优势。此次展览由王兆军策展。

  • 标签: 油画家 具象 写实油画 当代中国油画 王沂东 王兆军
  • 简介:本文从具体的个案“遵义红军纪念碑”出发,从作品的时间线索、创作手法、美学特征等多角度呈现了叶毓山创作当中较为重要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作品,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艺术家具有鲜明特征的纪念碑雕塑语言形成的内在逻辑,折射出新中国纪念碑雕塑的发函历程,呈现了前辈雕塑家寻求中西方结合的风格/样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 标签: 纪念碑雕塑 空间综合体 因势象形 独立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