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面对使人惊心动魄的古人墨迹瑰宝,谛视使人赏心悦目的今人笺卷条幅,常生出些许奇奇怪怪的想法,思考着线条中鲜活的生命和充盈蓬勃的生命的线条交融歌唱的奥秘。一、节奏是书法的生命。静思默想觉宇宙天体、世界万物、一切有序无序的运动都在节奏中存在。地球绕太阳转动,最近点与最远点的变化,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节奏明

  • 标签: 节奏形式 书法家 有序无序 书法艺术 生命 充实美
  • 简介:一近来国内接连出版了几本关于毕加索的书。弗朗索瓦·吉洛的回忆《和毕加索在一起的生活》,中文版改以诱人的书名《巨匠与情人》。本书的记述中颇多微词和政治上的反感,我不敢相信如出版者所说的那样是真实的记述,但它录载了画家艺术生活与习性品格的许多材料,值得一读。另一本热纳维埃芙·拉波特写的《画

  • 标签: 弗朗索瓦 艺术生活 纳维埃 委拉斯贵支 马蒂斯 超现实
  • 简介:文人篆刻是书意、刀法、石趣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赵之谦曾批评当时篆刻创作中存在的一种弊端曰:“古人有笔又有墨,今人仅见刀与石。”这里说的“笔墨”,指的是书法意味。若忽视了书法,只是一味的以刀剜石、玩弄刻技而已,必无艺术情趣内涵可言。但反过来说,如篆刻只是将书法被动地再现在石材上,而未发挥刻刀技能与石材质地的特点,也不能产生优秀的篆刻艺术品。所以说,三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现就我的一些作品,谈谈我在创作时的部分构想与处理方法。平中求活印例:贺新海印、启功韵语、邹伟伦印平满布局的印章容易拘谨、死板,所以尤应注意在横平竖直、笔画匀称、方形方整的格局中,适度地造成笔意变化、运动节律变化和疏密变化。前二者是造成线条平实而又生动的重要手段,如将线条起笔与收笔处或圆头,或方头,或呈斜切面状,或使线条稍有一头粗一头细等,似可获得书法的笔触形态。再者,使线条具有微妙的运动节律,即微作凸势或凹势,或稍作波动,平行重叠的线条间略作长短、高低不一,使之更具有书法中笔势运动的贯气意味。疏密变化则是避免字形呆板的重要手段。如“贺新海印”中“水”旁的下部三直画间,左二画靠近,并以残破法相并,右二画间空疏。“印”的下部...

  • 标签: 创作题 篆刻创作
  • 简介:书法批评是书法社会的固有属性,是书家个体在书法社会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批评者的身体、心理、道德、文化诸方面的素质对书法批评均有影响。其中,文化素质是书法美学素养和史学素养的统一,是书法学素养和文化哲学素养的统一;书法批评必须坚持真、善、美相统一的批评标准,这个标准虽然是“应然”标准,但它同样可以带来真理性认识。

  • 标签: 书法批评 真理性认识 固有属性 史学素养 美学素养 文化素质
  • 简介:晚清黄士陵是与吴昌硕同一时代的具有开宗立派意义的印学大师,备受后世学印者推崇。关于黄氏的印字研究亦常见于报端,但多流于某一方面的简述或简论,而缺乏较为深入的专题性的整理和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对几何图块在黄士陵篆刻中的运用研究,引发同道对专题性研究的重视和关注,聊为引玉之砖。

  • 标签: 印学 吴昌硕 篆刻 大师 专题 简述
  • 简介:  极简主义描述了世界艺术史中各种艺术与设计形式中的一种特定艺术门类,它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发展,受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美国视觉艺术的强烈影响,后来在欧洲风行一时.……

  • 标签: 几何抽象 抽象艺术 极简
  • 简介: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一般观点认为它起源于功利目的实用,但是就篆刻艺术形式本身而言。它应该起源于审美的需要,这可以从最早的陶折以及陶器上的花纹得到证明,篆刻艺术自觉的唯美向,一般认为源于宋元而其实应该更早,可以推至隋一代,因为从那时印的内容、形式、用途上就可以看出唯美的倾向。而宋元已是发展成熟期,明清则达到高峰.

  • 标签: 中国 古代篆刻艺术 审美特质
  • 简介:瘗鹤铭在镇江,原本是江岸摩崖,坠落又被打捞,现存残石五块,在焦山碑刻博物馆,筑碑亭特别保护。瘗鹤铭自宋初进入文人视野,便受到极度追捧,热情至今不衰。虽然如此,有关瘗鹤铭的作者、拓本情况、书法价值,却是异说纷纭。

  • 标签: 特别保护 书法价值 博物馆 焦山
  • 简介:所谓“尊”,乃是中国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主要是指为了突出主题而不惜采用强此弱彼的手段,以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这种手法的运用以唐诗中最为常见如唐彦谦《咏柳诗》:“楚王宫里三千女,饥损蛮腰学不成。”这里用了“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为了尊柳,作者以楚王宫里三千美女减肥瘦腰之事作

  • 标签: 书法批评 尊题 题书法
  • 简介:1、《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歌》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辛巳三十六岁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歌为杨仲子先生作词作曲,此歌本名为游寿先生所,出版发行于一九四一年六月、据王立民《游寿年表》(香港《书谱》2010年金文专辑):“一九四一年一月至一九四二年九月,游寿先生任教于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大学一年级国文。”

  • 标签: 游寿 书名 师范学院 2010年 大学一年级 出版发行
  • 简介:本研究是以"对称"为例,探讨人在造形活动中,有关平面构成中几何图形操作的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从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美学……等不同学说及相关实验研究中,发现"对称"对人有潜在的影响性,且常主导着人的行为。在动物界,外在美是生物素质的保证,也是动物求偶的首要条件,人类对美的选择,在许多研究中也证实与对

  • 标签: 平面构成 几何图形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生理学 心理学
  • 简介:“左桁廪木”(图一),朱德熙先生早已指出:桁读为衡,为“山林之官”。《周礼·地官·林衡》记衡官的职司:“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若斩林木,则受法于山虞,而掌其政令。”

  • 标签: 古玺 历史价值 篆刻艺术 治印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中国美术学院已故的陆维钊教授(1899-1980年),原名子平,字东武,又字微昭,晚署劭翁,浙江平湖人。笔者于1951年在浙江大学求学时就认识陆师。至于向他老人家学习书画篆刻,那则是20年以后的事了。

  • 标签: 陆维钊题 题印签
  • 简介:<正>创作题材“天下惟东南为最,东南惟吴会为最!”《吴郡二科志》卷首就以自豪的语气,向世人宣告了苏州地区山秀地灵,英才济济的景象。在吴门画派之前,浙派、院体画家一般都服务于宫廷显贵,本人很少隐逸的文人生活体验,所以表现起雅集、文会之类的题材,不免褒衣博带,含有浓厚的庙堂气息。元末隐逸画家的作品虽不乏文人题材,却常以绘景的方式寄意而不直接描写人,情调上是避世、

  • 标签: 文征明 沈周 上海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吴派 作品
  • 简介:一中国传统绘画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和陶融。刘勰云:"人文之始,肇自太极。"(见《文心雕龙》)由此而出发的中国画与其他民族的艺术拉开了距离。它的不重写实的"心象"观,强调人格品操的中正观和以书法入画的笔墨观都与西方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虽不长于以宏大叙事的方式直接参与社会变革,但仍表达着真切的生活感受和深刻的人生意义,

  • 标签: 中国画 中国古典哲学 中国传统绘画 《文心雕龙》 造型艺术 社会变革
  • 简介:《西狭颂》摩崖位于甘肃成县天井山峡谷中,刊于东汉建宁四年(171)。自北宋以来,欧阳修、曾巩、赵明诚在金石着述中论及,而受世人之瞩目。降及清代,康有为、杨守敬、梁启超更是对《西狭颂》书法褒扬推崇,方整雄伟,疏宕静穆,誉为“汉隶之正则”。本文分着录、主事者李翕、撰书者仇靖以及《五瑞图》“四”,以对《西狭颂》作一相应的考证与研究。

  • 标签: 《西狭颂》 着录 李翕 仇靖《五瑞图》
  • 简介:赵孟颊小楷的风格取法东晋道士杨羲的《黄素黄庭内景经》。赵孟颊为高丽国沈王书《留别沈王诗帖》。《留别沈王诗帖》被刻入朝鲜初期的《匪懈堂集古帖》。

  • 标签: 书法研究 赵孟頫 沈王 高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