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奠基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的设立和单列与艺术学者独立的学科意识的联系出发,回顾其设立和单列的历史过程,着眼于本时期立项的七个项目及其重要学术成果,详细探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在新时期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艺术学学术研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系统地论证这一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对新时期中国艺术发展的建构意义。

  • 标签: 艺术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艺术学项目 20世纪80年代 建构
  • 简介:纵观80年代到90年代女性文学,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轨迹,即是从女性文学的崛起到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这样一个现代衍进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最具特色的现代衍进轨迹之一。具体说,即是从女性文学追寻女性“自我”价值,转向女性主义文学置疑被男性中心文化异化了的“女性主体”;由女性文学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不平等境遇的困惑与抗争,转向女性主义文学通过其女性人物,对男性中心文化予以游戏与解构。前者典型的是以张洁的《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为代表的女性文学发展阶段;后者典型的是以王安忆的

  • 标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女性文学 王安忆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作家 女性主体
  • 简介:一我不知道在我们这个年代,最好的和最坏的分界线究竟在哪儿。若在十年以前,我还会相信狄更斯在《双城记》一书中的精彩宣告:“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然而,今天不是,今天,我们“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我们精神视野里的唯一圣物是钱。钱变成了人们的口

  • 标签: 周作人 张爱玲 小品散文 余秋雨 人文精神 散文小品
  • 简介:先锋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股最为重要的力量,但9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宣称先锋文学在90年代已经终结,也有人认为先锋文学已经转型或蜕变。先锋文学在90年代究竟是如何“转型”的?其转型的契机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这种转型?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 先锋作家 先锋文学 文学评论 小说
  • 简介: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第F1911.168号藏品《长江万里图》传统上被归为巨然(约九六○—九九五)的作品,但从材料鉴定数据上看,它应该为南宋以后的作品;从画中地名上考释,它应该是南宋中期以后的作品,那么它具体的绘制时间、作者及绘制目的究竟是什么,就成了有待讨论的问题。

  • 标签: 江万里 作者 年代考 绘制时间 作品 美术馆
  • 简介:“心态意识”作为诗人写作观念的呈现,不但会反映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反映诗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本文以90年代中国新诗的心态意识为例,通过选择四种典型的心态意识,研讨文化转型期诗歌的心理层面及由此呈现的言论与创作。

  • 标签: 90年代以来 中国新诗 心态意识
  • 简介:历史现象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常常令人们的主观判断捉襟见肘、窘迫难堪,人们很难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设置一条由此及彼的线型因果链,以致于很多时候需要藉助辩证法的律条加以衡定和解释。作为跨越共和国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的特殊群体和特殊事件,知青和知青返城既不是逝去的社会现象,更不是静止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知青的过去和知青的现实都不能单方面赋予知青精神以质的规定性,只有将知青和知青返城置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下作历时、共时的全景式考察和解析,才能臻于知青精神的内核、直抵知青精神的本质。30集电视连续剧《返城年代》在央视播出后,“知青返城”这个钤烙着特殊年代印记的名词重新回到时下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议的焦点话题。人们突然意识到,“知青返城”这个看似久远的历史学名词以及它所包蕴的特定文化内涵,依然存在于今天的中国,不但在物质层面影响着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向,而且在精神层面影响未来中国的价值取向。电视剧《返城年代》中的绝大多数知青曾被特定时代无情地丢弃,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付出巨大精神代价的一代。林超然、何静之、张继红、王志、罗一民们曾以少年的天真沐浴过五十年代的清纯,以青年的单纯领教了“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以中年的成熟投身于改革开放大潮。作为一种不能忽视不容否定的历史存在,他们书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人生传奇,铸就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青春神话,只要我们环顾和打量那些刚从事业巅峰荣退下来的,曾经牛一般耕耘、马一般负力、虎一般行风、龙一般叱咤的人,就会发现他们中很多人都具有知青背景。

  • 标签: 精神生活 电视剧 知青 “文化大革命” 历史现象 谢幕
  • 简介:20世纪40年代是西藏题材绘画的生发期。本文从西藏题材绘画兴起的原因、主要画家、其藏区之旅及创作、作品内容与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兼顾藏族画家和内地画家的创作,对西藏题材绘画发展早期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 标签: 20世纪40年代 西藏题材 藏族画家 内地画家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方言小说作品.这批作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下中国小说的创作格局.本文通过对、、等小说文本的解读,主要从地域文化色彩、民间立场的建构与确立以及具有鲜明本土化特色的现代汉语叙事艺术探索三个方面对这一批方言小说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方言小说 中国 文学研究 叙事艺术
  • 简介:想着心中那动人的画面,我手指轻轻落在琴键,《梦中的婚礼》那优美的曲子倾泻而出,用飘逸的音符,演绎了一曲凄美的故事。演奏完毕,大家都为我叫好。然而,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一刻,我付出了多少。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尝读屈大夫“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二句,觉图画之事,亦於此二者,不可缺一。内美需天性与修持兼济而成,今挟此天性者多不乏人,然能恒心修持者不多见。盖时势夺人,功利中见浮躁,一旦失之于流,终难人道。“修能”一事需立于内美之中,而不能独善其外,无内美以充,即悬梁剌股,终亦为散才,难当大用。余於画事,得之有三:读书、读画、写生是也。此观点非我之

  • 标签: 画学 内美 新文人画 修能 中国画 读画
  • 简介:在中国全面探索艺术教育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该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在基于艺术教育问题、艺术教育学科发展需要、以及社会与教育社会等学科学理之上,确立研究建构“艺术教育社会”学科。所谓艺术教育社会(SociologyofArtsEducation),是指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和行为及其与存在社会的关系互动学说。该文系统讨论了“艺术教育社会”成为的学理认识与基本内涵。这一具有学科开创性的研究,对建构艺术教育学科、对促进艺术教育行为的优质化开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 标签: 艺术教育社会学 艺术教育社会 艺商
  • 简介:90年代以来,军旅历史小说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意向,其中众多的军旅作家开始立足于民间,以非常个性化的视角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场景和价值内涵。他们或是在历史中塑造民间英雄理想,或是在民间大地上表现生活的原貌。民间视角与作家个性化的美学经验相融合,为新时期的军旅历史小说创作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 标签: 知识分子形象 民间文化 20世纪90年代 军旅历史小说 民间形态 审美意向
  •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外国文学期刊,通过组织专题、设置专栏、筹办会议等方式,构建了不同于“十七年”传统的外国文学新秩序,为本土文学提供了新的世界文学想象。其中,对“普及”的强调反映出八十年代初学界注重启蒙的学术观;“比较”意识的突显折射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身份认同焦虑;而对若干热点话题的讨论则表达了外国文学研究“走向世界文学”的强烈渴求。

  • 标签: 普及 外国文学新秩序 比较文学 走向世界 20世纪文学
  • 简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和叙事模式,并有着其它类型影片不可取代的教化功能和意义.90年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1991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1995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50周年的1999年,都出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高潮.这些影片对文献性与故事性、纪实性与戏剧性、历史观与生命观、历史事件与人物个性、史与诗的特殊理解和处理,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风格,表现出全新的美学追求.

  • 标签: 影片 中国电影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电影类型 十年 纪实性
  • 简介:人物:小麻雀、鸽子大妈、黄鹂姐姐、公鸡哥哥。画外音:小麻雀虽然小,但是他总想学一些本领,免得让大家嘲笑他什么也不懂,什么事也不能干。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书法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具有深刻的学术性。研究书法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许多学习者因不得法半途而废或终无大成。然而学习者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本文从八个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书法教学 阐述 艺术 学术性 学习者 任务
  • 简介:仁美术馆(画廊)简介沈仁美术馆(画廊)是由国际著名画家沈仁博士在家乡——山东潍坊创办的一家专业美术馆(画廊).面积1200平方米.目的在于增加艺术品交流。弘扬民族文化.抵制赝品,维护收藏家利益;

  • 标签: 沈学仁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