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中国战争叙事当中,民族话语与女性话语之问存在着总体合作又不乏矛盾的关系:在《生死场》、《我在霞村的时候》、《风萧萧》等文本中,一方面女性形象必须通过民族话语的提升才能获得主体性,另一方面民族话语又压抑了女性个体丰富的情感与个性要求。总体看来,两者关系是以民族话语为主导的,女性借民族而塑形,女性话语通过民族话语的面目展示自己。

  • 标签: 20世纪中国文学 战争叙事 民族话语 女性话语
  • 简介:彝族大型歌舞剧《太阳女》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而其丰富的内涵来源于多层次、多角度的叙事话语体系,包括官方的、民间的、精英的、大众的,在时空交错的美卷中还原民间真实场景,用神话原型赋予剧作更厚重的历史意义。独白型叙事和对话型叙事不仅将彝族男性与女性的和谐双声展现出来,还将彝族的过去与现在对照起来。层层交错的话语体系赋予了《太阳女》更深厚的文化意义,展现了彝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体现了彝族人的价值取向。

  • 标签: 太阳女 叙事话语 彝族 民族意象 文化认同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的故事备受国内外受众的关注与喜爱,如何完善、创新"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的叙事话语,即以怎样的技巧、策略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对增进海内外观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理解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而创作的几部纪录片为研究文本,重点聚焦其在叙事视角、叙事手法、叙述者、叙事时空、叙事结构方式等叙事话语层面所呈现的具体表现,并阐释形成其叙事话语的影响因素,探寻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的叙事话语规律与特征。

  • 标签: “一带一路” 纪录片 叙事话语 时代语境
  • 简介:自古以来,“何谓艺术”始终是艺术家和美学家的核心问题,而实质上艺术的根本在于它的表述建构性,这就是艺术叙事问题。艺术叙事的建构性分为事实建构与价值建构,表现在艺术品叙事、艺术事件叙事和艺术世界叙事三个方面。艺术叙事的高级层次是艺术理论叙事,经由“本质化”与“普遍化”实现对艺术世界的“秩序化”,此谓艺术理论初级叙事,再经由“了解之同情”、“语境化”与对话实践实现对艺术理论的“再秩序化”,从而全面展现艺术世界本身。

  • 标签: 艺术叙事 建构性 艺术世界 秩序化 再秩序化
  • 简介:“革命历史小说”曾是当代文学前三十年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按照已成惯性的当代文学史的历时性描述,这一题材虽然丧失了“在场性”以及介入性叙事的合法性,但是迄今连绵不绝。近年来,“后革命”叙事的研究逐渐增多,昭示出研究界对“革命”主题的某种深沉的眷顾,俨然2003年左右对“左翼文学”的重新审视。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讨论“革命”,如不是奢华的文学游戏,就是对一种文学重大命题的深深的担忧。“后革命”叙事研究能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出的贡献应该在于阐释清楚“革命叙事”断裂的深层次的原因,这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最重要的事件,而且更是中国当代思想史跋山涉水中的歧路选择,当然也涉及到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消费主义时代如何写作的态度问题。

  • 标签: 革命叙事 消费主义 后革命 文化语境 中国当代文学史 面具
  • 简介:灾难深重的故事背景也许更能成就一部厚重深刻发人深省的作品,关键是如伺叙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痛,也是中国电影绕不过去的主题。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金》)再一次选择这场民族伤痛作为叙事的背景,

  • 标签: 叙事心理治疗 电影叙事 金陵 “南京大屠杀” 1937年 故事背景
  • 简介:情爱叙事是小说永恒的叙述动力,情爱叙事在小说中能起到结构文本的作用。在传统小说中,其基本结构是情爱事件的线性结构,现代小说结构上仍然离不开情爱线索的依托,但抒情化方式已经大大地延缓了情节的延伸,更注重对过程和心理的刻画,广为使用的是自叙传式的写法。

  • 标签: 情爱叙事 结构 小说
  • 简介:现代世界和小说的秩序建立在上帝离开其领导宇宙及其价值秩序、分离善恶并赋予万物以意义的地位之际,此时世界失去了最高法官,突然显现出一种可怕的模糊:绝对真理解体成相对真理,个体必须单独面对宇宙,单独面对一堆相对的、甚至互为对立的真理。此时的小说秉持着一种“无把握的智慧”,开始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人的生活。

  • 标签: 价值秩序 经验 叙事 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 小说
  • 简介:通过影像地位的还原和言说的张扬,一个真实的概念首先和"影像反映论"决裂,而开放、跳跃的时空预示着电视新闻的后现代叙事潜力,再者,互文本的新闻解释机制又引导着观众主体地位的复兴,这一切,就是栏目展示给我们的后现代叙事图景.它不仅契合了电视媒体的后现代本性,还暗示了电视新闻的后现代叙事潜力.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叙事特征的阐释,引发我们关于新闻理念,比如真实、客观等新闻学核心概念在后现代叙事特征下的重新思考.

  • 标签: 社会记录 后现代叙事 真实
  • 简介:一、第三种话语的提出:从电视镜头说起话语(discourse),从字面义上看就是讲述、论说。电视体现了第三种话语,这一提法的缘由在于,我们先已肯定了有两种话语存在,即口头话语和书面话语。前者是在当下的言说语境中发挥作用的,后者则可以脱离当下状况,大范围、长时段地产生影响。口头话语和书面话语体现了人类文明时代的两种主要的话语形式,在两种已有话语形式的基础上,电视的出现标志着第三种话语的兴起。

  • 标签: 书面话语 话语权力 电视节目 语境 话语形式 罗兰·巴特
  • 简介:从整体上看,西方文学中充斥着大量从动植物的变形中产生的变异形象,它们在奥维德的《变形记》(公元前1世纪)和阿普列乌斯的《金驴记》(公元2世纪)中都得到了详细的描写。卡夫卡的《变形记》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小说的经典,不在于它讲述了一个人变虫的故事,而在于它怎样讲述了一个人变虫的故事,在于它对传统叙事方式进行了颠覆和消解。

  • 标签: 《变形记》 卡夫卡 格里高尔 奥维德 小说文体 现代小说
  • 简介:进入新世纪,准中产阶级或中产阶级们一味追求高价物品,强调消费的中心化和政治化,使得消费成为个人身份的表征,购买力成为地位、品位以及时尚的语义所指.消费社会运作结构善于将人们漫无边际的欲望投射到具体产品消费上去,使社会身份同消费品结合起来,消费构成一个欲望满足的对象系统,成为获得身份的商品符码体系和符号信仰的过程.由此使得大众彼此模仿攀比,进入一个高消费的跟潮的消费主义状态.大众在模仿他者偶像之中"挪用"他者的形象,这种消费式的模仿将权力视觉化,或者将话语权力的表征表面化和消费化.本文从学术前沿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讨论东方消费主义问题:准中产阶级的浮升与消费政治凸现;东亚消费主义背后的西方文化意识形态进入;消费主义"身体"扩张与全球同质化潜在逻辑;媒体消费主义中的当代中国文化立场.

  • 标签: 东方消费主义 身份表征 中产阶级 身体话语 同质化 文化立场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中国音乐批评中出现了以反思中国新音乐发展道路、批判现代音乐为契机的后现代话语。这种后现代话语是以当代文化批判中的现代性反思为依托的,显露出放逐现代性的价值迷失。

  • 标签: 文化批判 音乐批评 现代性 后现代性
  • 简介:一印度学者阿希斯·南迪认为,在世界结构范畴愈来愈以西方为中心的今天,“西方现在已经无处不在,在西方,也在西方之外。在(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中,也在人们的思想里。”因此,在今天的世界中,西方与其说是一个地理的空间,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空间,一种社会和文化的空间,并由此体现出后殖民时代西方跨国资本主义的霸权策略。一方面,后殖民时代与殖民时代一样,在本质上都是西方谋求对第三世界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与殖民时代西方谋求世界霸权时直接诉诸于政治和军事干预不同,后殖民时代西方的霸权

  • 标签: 中国 历史题材小说 民族语言 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
  • 简介:军事题材小说中关于"枪"的描述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内涵.枪是军人投入战争时的支配性工具,消灭生命,是枪的原始功能;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是枪的最高使命,从而使枪成为强大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代言人.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推进,军人与枪的关系发生了意味深长的变化,枪的角色走过了工具--战友--生命--灵魂的流变历程,在这个历程中蕴含着一代代军人的情感意绪和精神指向.

  • 标签: 小说 军事题材 精神指向 生命 代言人 流变
  • 简介:韩国丧尸电影《釜山行》作为2016年热门的韩国影片之一,在叙事空间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影片运用封闭和半封闭空间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创造出不同于常规“孤岛模式”的新型空间,并通过镜头语言来展现空间的惊悚感。而对于影片的心理空间来说,影片揭示了人类恐惧感的深层来源即人类自身的邪恶与人类“异化”的焦虑以及通过自我拯救的行为达到内心的自我救赎。

  • 标签: 丧尸电影 《釜山行》 叙事空间
  • 简介:一、关于肖邦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年3月1日出生于邻近华沙的兹拉佐瓦一乌拉的一个田庄里。肖邦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的高度天赋,从小便已显露出来:6岁起开始系统学习钢琴,7岁时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钢琴曲),8岁公开演奏。1826-1829年,他进入华沙音乐学院攻读,毕业时他的平素不爱夸奖人的老师已破例称他为音乐天才。

  • 标签: 肖邦 叙事曲 解析 钢琴演奏 系统学习 公开演奏
  • 简介:人类已经进入移动媒体时代。移动媒体所带来的定位性、移动性与网络性催生定位叙事这一新的叙事方式。定位叙事表现与空间的深刻联系。定位叙事让参与者从虚拟现实重回自然空间,并进一步体验现实的增强;通过叙事"考古"与"陌生化",空间成为地方;在开拓政治空间的同时,微观政治学也不乏总体性的政治视野,并为底层发声提供新的渠道。总体来看,定位叙事还处于文学叙事的实验阶段,但已经展示移动媒体将对艺术形式及现代社会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

  • 标签: 移动媒体 虚拟现实 政治空间 移动性 政治视野 文学叙事
  • 简介:在当前数字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时代,电影发展已经走向一个多元化时期,对于传统电影来说,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叙事视角都在发生着巨大改变,而互动电影对传统电影最具冲击力的就是其叙事变化,数字媒体技术和电影技术发展背景下,互动电影产生了网状和树状两种主要叙事模式,并呈现出多选择多视角下的游牧叙事这一主要叙事特征。

  • 标签: 新数字媒体 互动电影 游牧叙事 网状叙事模式 树状叙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