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喜欢看诡异、超现实、充满奇思异想又不落俗套电影,这些电影能拍出《变形记》荒诞、类似鲁迅杂文般犀利,还不乏格林纳威华彩。这样口味使我对巴赞和克拉考尔关于电影本性探讨不以为然,但自从接触阿巴斯和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以后,我发现普通的人群、琐碎现实和平淡故事在大师摄影机下奇迹般地复活,我不得不重新注视它们。就拿阿巴斯来说,这位给伊朗电影披上

  • 标签: 存在寓言 寓言焦虑 樱桃滋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清代文人李渔《怜香》堪称奇文,2010年这部剧作重新被改编后搬上昆曲舞台,该剧吸纳了当下时尚表现手段和方法,又保留了戏曲传统神韵。本文从李渔原作出发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求戏曲艺术在当下语境中审美演变。

  • 标签: 《怜香伴》 传奇 审美演变
  • 简介:焦虑是中国当代话剧着力勘测精神现象,是中国当代戏剧观衍变和话剧叙事变迁深层动力。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政治焦虑、道德焦虑、生存焦虑激发话剧探索井喷,诱发剧作对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生存意义等问题做重审和重估。在此之后,话剧焦虑叙事逐渐延伸至民族、历史、文化等场域,重返生命现场,发掘生存事实。沿着焦虑这条话剧叙事主线,可以触碰时代精神脉动,透过焦虑情绪内涵,人性也能够得到深刻阐释。

  • 标签: 道德焦虑 中国当代 话剧 叙事 形象 精神现象
  • 简介:以天真的心贴近和体悟生活是简宁现代诗创作态度,或者说是他进入诗歌内部世界一条路径.从简宁诗歌创作文本个案分析出发,会得到一种透彻、充溢理性光泽启悟--"具有智慧诗歌语言"是简宁最终完成方向,也是简宁为之不断探索、不断在焦虑与祈祷中追求与心灵震撼相遇一条艰苦道路.

  • 标签: 诗歌创作 诗歌语言 天真 现代诗 体悟 祈祷
  • 简介:近些年,学界运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对传统仪式及音乐研究日渐兴盛,但这些研究更多指向于宗教、丧葬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婚嫁仪式及音乐,鲜有把目光投向汉族地区婚嫁仪式音乐。而事实上,相对于前者,汉族传统婚嫁仪式受社会发展变迁影响更大,消失速度更快,因此更需要研究者关注。由此笔者拟对汉族聚集地中传统婚嫁仪式最为著名湘南嘉禾嫁哭嫁仪式进行研究,通过史料记载、音像素材、本人亲身经历与调查采访,从仪式溯源、仪式过程、仪式角色、仪式道具、仪式艺术特色等方面切入,试图展现嘉禾婚嫁仪式并阐释其蕴含的人类学意义。

  • 标签: 嘉禾 伴嫁 哭嫁 仪式 音乐
  • 简介:旅美画家陈丹青曾在80年代因硕士研究生毕业创作《西藏组画》名噪一时。1982年后寓居美国长迟18年,在艺术创作上经历了一系列演进与蜕变,作为同时具有“知青”与“海归”身份陈丹青,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具备跨语境与跨文化经验艺术家典型样本,语境断裂与身份焦虑在其艺术创作中亦时有呈现。本文将对其旅居域外90年代前后在绘画内容与题材上实验与探索进行初步分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厘清陈丹青及其艺术创作普适性与独特性。

  • 标签: 语境 身份焦虑 跨文化
  • 简介:塔鲁雕塑为超出个体控制范围系统编织了无数令人绝望梦境;人类在其中变成可怜受害者。世界对他们来说太大太陌生,除了投降别无出路。塔鲁在酒厂阿拉里奥画廊个展“色彩恐惧——金钱畏惧”就以最近失控经济体系为原料,经过一番提炼蒸馏,将其浓缩为若干作品,从视觉上表达了我们对金钱爱与憎以及金钱吞没、摧毁我们强大力量。

  • 标签: 恐惧症 色彩 经济体系 受害者 金钱
  • 简介:本文主要以昆明市延安医院为例,在对其调研基础上,从康复植物配置、游乐设置、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尝试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孤独儿童作为其使用对象特殊性,设计出空间宽阔、色彩丰富、能进行良好互动,且便于安全管理儿童孤独康复花园改造方案。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康复花园 景观设计
  • 简介:为了与时俱进地推动广东省先进文化实践,以优秀文艺成果献礼党十六大,以创新精神促进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祥和氛围,2002年12月5日至12月16日,广东省圆满成功地举办了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本届省艺术节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陈绍基、省委常委、秘书长蔡东士、省委

  • 标签: 艺术节 广东省 与时俱进 先进文化 投入方式 人民群众
  • 简介:今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生120周年纪念日。我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深深敬意,来缅怀这位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巨大贡献,他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世代相传,我们永远怀念毛泽东主席。我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湘剧艺人,解放后在党教育和培养下,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文艺工作者,光荣共产党员。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革命和建设 幸福 中国共产党 文艺工作者
  • 简介:曾经当过两年刑警王亚强也许并不认为他绘画与刑侦有什么关联,但他却坦承自己很喜欢迂回表达,这种迂回确保了内心敏感与平静,以及某种介乎于安全和不安全之间“纯粹温存。”而那种显在伤害感在他看来更多应该理解为潜在伤感。这种伤感源自于少年时代对文学迷恋,它像气味一样,给画面注入了柔和美学特质。这或许正是为什么他绘画看似冷漠、平浅,却总是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和揣度原因。

  • 标签: 伤感 冷漠 少年时代 美学特质 绘画 安全
  • 简介:走进中国当代画家、雕塑家金永植(瑞丁)画室,一种震撼扑面而来:一幅幅色彩奔放、潇洒自如、着色含蓄典雅油画,充满着浓烈抽象、幻想色彩,折射出艺术家特有的神秘、浪漫与灵秀,给人以高层次艺术享受。

  • 标签: 乐章 情感 风景 幻想色彩 中国当代 艺术家
  • 简介:1994年,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芭芭拉·史翠珊艺术装饰品拍卖会上,塔玛拉·德·雷贝卡,这位曾红极一时却声名狼藉女画家,在1931年创作作品《亚当与夏娃》拍卖价高达200万美元,轰动拍卖界。现在连麦当娜、莎朗·斯通都渴望得到塔玛拉画,人们甚至开始将塔玛拉誉为20世纪最有声望画家之一。神秘身世与失败婚姻塔玛拉一生充满神秘感,传记作家克拉里奇·劳拉用了4年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访问了许多人,才终于揭开了塔玛拉神秘生活面纱。克拉里奇说,塔玛拉什么事都撒谎,她在公众面前一个样,回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公众场合,她漂亮迷人,富有成就,私人生活却是一塌糊涂。据估计塔玛拉生于1894—1902年间。她自己总是说生于波兰,但很可能是俄国。克拉里奇猜测,这并不是因为那个年代妇女多数都谎报年龄,而是她试图掩盖母亲是波兰人却嫁给了俄藉犹太人事实。1916年,塔玛拉在圣彼得堡勾引英俊、帅气塔德乌什,井和他结了婚。直到1917年下半年,她一直呆在自己小天地里,衣食无缺。然而,医运突然降临到她身上。一个夜晚,俄国士兵抓走了她犹太丈夫,卷走了房里所有值钱东西。歇斯底里过后,塔玛拉开始盘算如何解救自己爱人...

  • 标签:
  • 简介:《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终于出版了。借此出版座谈会召开之际,衷心地感谢作者王景志先生辛苦劳作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并感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慧目撷英,成人之美。王景志先生是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是多年从事舞蹈理论研究和讲学专家。我和他在

  • 标签:
  • 简介:在锡林郭勒大草原肥沃土壤里汲取生命甘泉大型民族舞剧《草原记忆》,充满浓郁草原气息和民族特色,把半个世纪前在草原上发生令人柔肠百转、气荡挥泪感人故事演绎为一部大型舞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