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俄苏文化符号以形式主义为其重要思想来源,后者对前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对此,本栏目曾刊文探讨。山岁月变迁,俄苏文化符号已经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对其它符号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期刊发三篇文章,分别对俄苏文化符号的发展、嬗变及其对西比奥克符号学理论的影响进行阐述。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嬗变 符号学理论 渊源 重要思想 形式主义
  • 简介:具有独立学科性质的俄罗斯符号研究以20世纪10年代莫斯科语言小组和彼得格勒诗歌语言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一百年来,俄罗斯的文化符号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在世界符号版图中三分有其一。本期刊发三篇文章,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文学解读 发端 概念 传统 符号学研究
  • 简介:文化符号是以洛特曼为领军人物的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研究呈现了洛特曼从符号走向符号域(semiosphere,又译为符号圈)的逻辑思维线索:"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域"。该逻辑思维线索包含四个基本范畴,其中符号是最基本因素,符号构成文本,文本构成文化,而文化构成符号域。[1](30-34)本期"符号"栏目刊出四篇文章,以洛特曼文化符号为理论基础,分别对关涉上述基本范畴的语言意识、艺术本文、象征符号、符号情境等展开研究。

  • 标签: 情境文化 意识艺术 文化符号学
  • 简介:苏联的文化符号与俄国形式主义有着极深的渊源,都有共同的语言观和符号观,谈及文化符号就不可能不提及俄国形式主义,而俄国形式主义的迅速湮灭可谓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所以,对于“形式”之殇的反思和总结会对文化符号的开放性发展产生积极意义,有助于中国文化符号发展的稳定、开拓、创新和流长。

  • 标签: 俄国形式主义 形式 文化符号学 开放性
  • 简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具有独特的六弦吉他般的艺术结构。作者通过使用多相性的创作语言以及构造多指向性的空间关系等艺术手法拨动琴弦,弹奏出一组组优美的和弦,构成一曲关于爱情和死亡的哥伦比亚民间歌舞曲班布科。本文基于塔尔图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从文本的信息生成功能、创造性功能以及空间模拟功能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阐释小说的文本意义再生和空间模拟机制。

  • 标签: 加西亚·马尔克斯 《霍乱时期的爱情》洛特曼 文化符号学
  • 简介:从洛特曼文化符号的视阈看,作为文化符号的集合和符号系统的载体,《西游记》英译本在英美的文化传播经历了从简本的文化符号缺失到全本的文化符号专注的发展过程,并描绘出了一幅文学文本如何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动态发展图景。可见,洛特曼的文化符号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文化的视角,也有助于探索“符号相通”和“文本相通”对《西游记》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相通,民心相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标签: 《西游记》英译本 跨文化传播 文化符号学
  • 简介:一般理论问题是自在的,俄罗斯也是自在的,这是俄国一系列学科如地理学、人类、语言历史学、文艺和艺术等的主要命题。在俄罗斯诸基本研究领域形成之后(若论研究工作的强度和成果的重要性),还出现了俄国的东方

  • 标签: 俄国斯 当代 俄罗斯学 地理学 人类学 语言学
  • 简介:2017年6月30日-7月2日,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南京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俄罗斯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美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的20位外国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近一百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是迄今为止我国主办的参加国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俄罗斯国际研讨会。本文对“俄罗斯学前沿理论”、“俄罗斯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构建与发展”、“俄罗斯文化关键词及国情研究”、“俄罗斯与高校俄语学科建设及俄语专业教学改革”等大会主要议题发言作了归纳与总结。

  • 标签: 俄罗斯学 前沿理论 观念研究 俄语专业教学改革
  • 简介:<正>俄罗斯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1769——1844),为了阅读荷马的作品和伊索寓言的原著,在五十岁的时候,决心学习古希腊语。要学会古希腊语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他的朋友哥涅季奇曾多年从事古希腊语的研究,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翻译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所以他一再劝阻克雷洛

  • 标签: 克雷洛夫 希腊语 朋友 寓言作家 俄罗斯 伊索寓言
  • 简介:苏珊·佩特瑞丽所著《表意与理解》一书于2009年出版。该书详细介绍和评论了一位几乎被学界遗忘的伟大的英国学者,一位有着“符号之母”之称的表意学家——维多利亚·维尔比女士。该书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其意义在于发现了维尔比女士,让学界更多地了解这位表意学家,从而进一步促进符号的发展。维尔比与巴赫金虽素未谋面,却持有诸多相似的学术观点。本文对此简要介绍,架起二者“对话”之桥,一方面在维多利亚·维尔比女士逝世(1912年)lOO周年之际缅怀其重大学术贡献,另一方面为巴赫金对话理论提供新的渊源基础和学术背景。

  • 标签: 维尔比 巴赫金 表意学 超语言学 对话 佩特瑞丽
  • 简介:据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俄罗斯侨民现象。《清史录》记载,康熙22年(1683年),清廷命令:“罗刹(指俄罗斯人)归顺人颇多,应另编为一左领,令其彼此相依,庶有资藉。”①不过,那仅仅是开端而已。大批俄罗斯侨民现象的出现是在1889年(光...

  • 标签: 哈尔滨俄侨文学 俄罗斯侨民 中东路 中东铁路 经济基础 文化
  • 简介:我们在宇宙中生活着,宇宙无限宽广,充满了无穷的奥秘。地球是生命存在之源,而人则是世界上最进步的生命方式。马克思认为,人必须通过哲学进行自我解释。人类得以在这个神奇的宇宙中生存和发展,是依靠了各种必要条件的。比如,物质、能量和信息(语言)。许多学者认为组成宇宙需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但是人们认识这三个要素的时间是有先有后的。认识物质最早,因为它最容易认识。“物质”是指一种客观实在性,表现为占有一定空间的、有重量的实体。“能量”这一概念是人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才产生的,后人们用之来形容宇宙所包含的一切推动物质运动的动力。“信息”概念产生得最晚,是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以后才产生的。但人们很早就利用信息来维持生存。比如,在远古时期人们一旦听到虎狼的吼声,就知道虎狼来了,便马上集合起来预防其攻击。在这里吼声是载体。信息是指各种事物的存在或运动的情况藉某种载体从发源处传达到另一个地方的运动。信息的发源处叫信源,信息的接受者叫信宿,从信源到信宿的空间叫信道。宇宙间有信息,才有了存在着和运动着的物质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信息不是能量本身,而是作为它们表征的一些事物,因为信息是不能脱离具...

  • 标签: 文化关系 文字文化 试析语言
  • 简介:论及俄苏符号学理论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巴赫金、洛特曼、乌斯宾斯基等等。然而,在俄罗斯思想史上,还有一位思想家,对俄苏符号及其学者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就是施佩特(GustavShpet,1879—1937)。本期刊发三篇文章,分别探讨施佩特与俄苏其它符号学家之间在思想上的交融与碰撞,让我们从符号视角重新认识施佩特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 标签: 符号学 编者按 学思 重新认识 思想家 理论家
  • 简介:俄罗斯文化从许多方面来说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把它说成是一个“难题”或一个“谜”,既是老生常谈,又是实事求是的。俄罗斯文化是不是西方文化?如果只有“是”和“否”两种答案供选择,那么我们就应当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肯定的回答至少要比否定的回答准确一点,但实际上这两种回答都不是恰如其分的。我认为俄罗斯文化存在“波将金村”现象,即表面与内在的背离。表面上看,基督教信仰以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把俄罗斯和西方联系在一起,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哲学、法学和科学思想以及俄罗斯的艺术和知识阶层的日常修养改用西方的标准,但这更像是海洋上的岛屿,而在洋面下则隐藏着无数的暗礁,历史之舟如果忽视了这些暗礁,必定会沉船失事,上演令人难以忘怀的人间悲剧,而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审判正是这样一幕。莫斯科的几次审判案向世界提出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者列宁所有同志和最亲密的助手真的都变成了叛徒和法西斯的间谍,或者斯大林是个空前未有的伪造者和杀人凶手。这些站在莫斯科法庭前的被告们,是苏联这个史无前例国家的缔造者们,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布尔什维克,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国家叱咤风云,称雄一时,在遥远的国度也享有...

  • 标签: 俄罗斯文化 审判文化 文化反思
  • 简介:《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文学创作中最具代表性、总结性的作品。小说中那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那对人性善的固守与诠释,那不肯就俗、坚守着本真的美学理想,都从那既神奇如天马行空,又古朴似“伊甸园”清流般的话语叙述中,从现实、神话与历史的三维时空的建构中清晰地表现出来。

  • 标签: 《大师和玛格丽特》 文本解读 神话 历史 布尔加科夫 文学创作
  • 简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各以其自身的演剧风格形成了并行于世的三大演剧体系。既往的研究侧重对三大演剧体系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进行分析。本文则从符号角度对三大演剧体系进行尝试性解读;从三大演剧体系的主要特征入手,结合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分析三大演剧体系舞台符号能指、所指离合的不同特征,并进而结合文化符号的视角,分析三大演剧体系的交流融通。

  • 标签: 三大演剧体系 符号学 能指所指关系 文化符号学
  • 简介:米哈依尔·巴赫金(1895-1975)作为俄罗斯-苏联的一位最有影响的文化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思考和著述中,为20世纪人类的精神思想宝库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说,讨论巴赫金的批评理论和学术思想,早已不再仅仅是俄罗斯批评家和文学研究者们的研究课题,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了东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学者们共同探讨的一个前沿学术理论课题。

  • 标签: 米哈依尔·巴赫金 文化研究 文化哲学家 文艺理论家 批评理论 俄罗斯
  • 简介:从作为方法论的范式视角来审视俄罗斯百年符号史,可凸显“历史事实”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从而为准确把握其学理内涵及其发展、演化的些许规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就作为科学体系的世界符号发展史而言,俄罗斯符号对其所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文艺研究中的形式主义范式、历史学研究中的文化认知主义范式以及语言研究中的结构-系统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范式等,或为俄罗斯所首创,或为俄罗斯所创新,它们所体现的认知事物的符号新方法,不仅有效拓展和深化了学界原有的思维定势,更为提升学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提供了范型。本文结合俄罗斯符号百年的发展阶段,着重从研究范式嬗变视角对其学说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梳理和缕析,以在理论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批评依据。

  • 标签: 俄罗斯符号学 百年回溯 研究范式 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