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清人的“词史”观念是在传统诗学启发下的一个词学话语,是南宋以来词的尊体运动的延续。南宋词人已有“词史”意识的自觉,主要表现在:一、辛派词人以“入世”的态度写词,词人情怀常因事而起,时有词作与重要事件相关联;二、南宋中后期在复雅风气的指引下,强调词的比兴特质,词人常有意识地借怀古、咏物对现实加以褒贬;三、宋元之际,出现刘辰翁“用经用史”的词学观,强调词的社会价值,其词常以词评事、以词评人,已初步具备了“词史”的文学特质。

  • 标签: 南宋 词史
  • 简介: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有着突出贡献的平民小说家,他以迸着血泪的笔触刻画了无数个都市贫民形象,小说中散发着浓烈的平民意识悲剧审美意识。本文从平民意识的表现形式与产生原因、平民意识的文学意义等方面,对老舍小说中的平民意识进行解读。

  • 标签: 平民意识 老舍小说 审美意识 文学意义 小说家 悲剧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在全球经济背景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缘于中西方的审美取向、思维及民族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彰显出汉语文学的特色与魅力,只有在汉语文学的教学中汲取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文化精髓,并加以理解与运用,文学的发展才会精彩纷呈。

  • 标签: 跨文化意识 汉语文学 民族心理特征 经济背景 学习汉语 审美取向
  • 简介:在见面前,我听说过林培源,两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已出版《南方旅馆》等四部长篇。当然是青年才俊,然而,却并不意味着和我必然有小说观念的交集。由于一个共同的朋友碰了面,在广州,他来我们下榻的旅馆,一切自然而然,三个首次见面的人,在异乡,因为谈论写作而老友起来。培源介绍爱尔兰作家托宾短篇小说的"沉默"观,我谈小说家对宇宙世界的重

  • 标签: 小说观念 新概念作文 莫言小说 宇宙世界 托宾 毕飞宇
  • 简介:在国家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作为本土地方高校,如何在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作用,能否抓住这个契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将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黄龙戏表演艺术提供传承的基地和平台,为保护传承悠久的民族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这一“民族瑰宝”通过一届一届的大学生薪火相传,使之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作为本土高校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 标签: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保护 黄龙戏 高校音乐教育
  • 简介: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这样呆板局面的情景也许你我都非常的熟悉。现在专家十分注重对学生在阅读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力图改变以往在教学中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我们在教学中获得了一种全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研究 培养 问题意识
  • 简介: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旅游等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毫不夸张地说,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题。在文学圈内,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颇有人气的话题。从20世纪开始就有许多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作品问世,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作家为数也不少.

  • 标签: 可持续发展意识 非洲 现代生活 人类社会 21世纪 20世纪
  • 简介: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是人与外界沟通接触的五大重要途径,我们所了解的文学作品中,以视觉为感官的例子比比皆是,读者已经司空见惯。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以其独特的视角,魔幻的想象力,着重描写小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感官意识在小说中的作用,把原本处于五官中低级状态的官感提升到了文学的高度,使之成为直接的文学话语,不仅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开创了独特的叙事与创作手法。

  • 标签: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感官意识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低音提琴》
  • 简介:1936年日本"二·二六"政变发生后,深知祖国"处在国难严重的时代"的郭沫若接连写作了四篇历史小说,它们充满了忧患意识:既忧祖国之多难、又叹民生之多艰,还哀个人之穷途。

  • 标签: 郭沫若 1936年 历史小说 忧患意识
  • 简介:一、历史·历史意识·行动“此外,凡是仅仅教诲给我、不增进或者直接振奋我的行动的东西,都让我感到厌恶。”

  • 标签: 历史意识 90年代以来 症候 中国 尼采
  • 简介:现代诗人徐玉诺(1894—1958),河南鲁山县人,先以小说创作走向文学道路,后以诗人之名立足于文坛。他在开始创作后的短短两年时间内,写下了大约300余首诗作,并出版了两本重要的诗集《雪朝》《将来之花园》。这两本诗集的出版,使徐玉诺成为文学研究会早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叶绍钧、郑振铎、王叔任、闻一多等人先后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徐玉诺也因此赢得了浪漫的现实主义诗人之声名。在小诗中,他大量采用河南地方性经验与方言入诗,为自由体诗韵诗初步结合做出了尝试性的探索,而那些梦幻类作品中因采用了类如超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更为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现代诗人 徐玉诺 现代性 无意识 写作 行为
  • 简介:<正>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是美国黑人作家中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当代文坛最具盛名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将美国黑人社会作为主要素材,以对黑人历史命运的探索表现而享誉当代文坛。她着力展现在扭曲阻止黑人探索自我的社会环境下充满困惑的人寻求自我的历程。其中女性人物在她所有的八部作品中都占据着主要地位。她站在一个黑人女性的角度,关注着美国黑人女性的成长过程,而这个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一直被男性作家所忽视。她从文化的内涵对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现

  • 标签: 黑人女性 托妮·莫里森 美国黑人作家 美国文学史 MORRISON 佩科
  • 简介:<正>祖母去世已经20年了,但她仍然活在我们的心中。随着时光的推移,思念之情越来越浓。祖母生于民国十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民国十八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严重,粮食减产,老百姓的生活极度的艰辛。祖母的童年是在一个充满苦难的年代度过的。祖母虽然生活在那个灾荒年月,但是祖母生活于一个大地主家庭,那

  • 标签: 针插 地主家庭 衣食无忧 娶媳妇 十年 粮食减产
  • 简介:(一)兼,闯入的陌生人兼令多数人觉得陌生,即使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者,也未必有所详闻,最早的记载源自名为《兼故事》的著作,作者是圣迭戈加来斯群岛的威廉·汉森博士[注释一],是中美洲岛国中唯一的汉学家。《兼故事》中最重要的人物名叫许虞,威廉·汉森博士以此人作为整个文本的第一主体,描述中国古城的草蛇灰线。现代有些研究者怀疑许虞,是中国两个远古名人许由有虞氏舜的组合,该种名称嫁接手法风行上世纪中叶,始作俑者为加纳利马纳[注释二],我们大致能判定许虞属于虚构人物,是作者选定的思想代言人,而《兼故事》中很多论点,又通过许虞的自语来表现,这些言论无疑代表威廉·汉森博士本人的观点,研究者一致认为早年的威廉·汉森是新左派,他曾加入工党,受西马思想家卢卡奇、萨特、葛兰西等影响,是六十年代中期乌托邦空想的狂热拥趸,此种改变在《兼故事》亦有所现。

  • 标签: 故事 中国古代史 虚构人物 研究者 六十年代 威廉
  • 简介:从前有位洗衣工,他有一条狗一头毛驴。这天晚上,万籁俱寂时,一个小偷进了洗衣工家。洗衣工睡着了,但毛驴狗都还醒着。狗决定不叫唤,因为主人没有照顾好它,它决定给主人一个教训。毛驴非常焦急,便对狗说:"如果你不叫唤,我就要采取行动了。"狗无动于衷。于是,驴叫了。小偷吓跑了,主人也醒了,对毛驴在半夜乱叫的行为非常恼火,狠揍了毛驴一顿。时间到了二十二世纪,洗衣工是位经过良好培训的企业高管。他可以通过表象看出更多东西。毛驴夜里高声叫,他认为其中必有缘由。通过屋里屋外的观察,洗衣工确定,毛驴叫唤是因为家里来了小偷。对于毛驴超常的警觉职责以外的贡献,洗衣工给

  • 标签: 环球时报 工作岗位 职责履行
  • 简介:我一生下就缺奶,阿妈从外祖母家拿回一些玉米碴煮成料饭,一勺勺地喂我。吃料饭长大的我,会说话时说的第一句话,不是阿爸也不是阿妈,而是料饭。(huò)料饭是当地的方言,是把新鲜的或风干的牛羊肉条均匀地砌成肉丁,熬成汤后,倒入大米或黄米煮熟。在蒙古语里,称作蒙古乐布达或奈日布达。

  • 标签: 会说话 心里便 子里 对我说 木叉 我一
  • 简介:清秋的名字是她母亲取的。她母亲在盛夏生产,大出血,九死一生生下她,月子里大部分精力都耗在同自身病痛做斗争上,及至稍觉稳定,问起孩子名字,得知受了众托的爷爷还是在斟酌,便放声痛哭不已。没有人把这个处于特殊时期的女人的胡搅蛮缠当回事,可第二天,这个女人却道出了自己一夜失眠的结果,并扬言:“俺谁也不求,俺嫂就叫这个!”“清秋,”这两个字似乎不符合她那糕点厂女工出身的母亲一贯的审美。然而它却使得包括爷爷在内的所有家人为之眼前一亮,非但用它报了户口,爷爷还龙飞凤舞,挥毫写下“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的草书斗方,挂于产房墙上。一时间,家里的大人、孩子均觉面上有光,逢有客来探,必指点墙上古诗,让关于这名字的讨论漫无边际——今夏反常的溽热天气、女人生产遭遇的种种辛苦、李家这一辈长房嫡长女出生给家人带来的欢欣鼓舞……甚至有嘴巴讨喜的亲戚,还要拿襁褓中的小人儿说事,夸了孩子五官端庄,又夸她不哭不闹、省心乖巧。甚至,竟然都有人说:“这孩子,简直活脱脱是照着那两个字儿长的。”

  • 标签: 特殊时期 孩子 母亲 爷爷 女人 病痛
  • 简介:<正>赛珍珠(PearlS.Buck,1892-1973)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作家之一。赛珍珠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就来到了中国,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她不仅是位优秀的女作家,而且她的一生从事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十分关注女性生存的命运,她倡导男女平等,争取女性应有的权利,呼吁女性投身于社会事业,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赛珍珠不仅自己亲身担任着女性主义运动的角色,而她的作品《大地》中的阿兰《群芳亭》中的吴太太等人物都代表女性主义意识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 标签: 赛珍珠 《大地》 女性主义意识 芳亭 美国文学史 阿兰
  • 简介:《墙上的斑点》作为意识流作家伍尔夫的代表作,在此小说中她实践了自己的意识流文学观。伍尔夫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收放自如的文笔,用短短千字包罗了世间万象。一方面,小说意象纷繁,思维碎片不停流转,翩跹,深刻揭示了意识流小说的流动性。同时,小说结构严谨,停顿有序,界限分明,意识之流始终围绕写作的中心,这种静态自省又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稳定性。

  • 标签: 意识流 直接内心独白 戏剧性独白 音乐语言
  • 简介:创作感言:选择写作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作家以写作来证明他的存在价值,以写作来支撑他生命的风帆,以其作品来体现他的品格、品质、气质及其良知良能,体现其对生活的感悟、体认探究的深度,以其作品来表达他对于生活的激情谢意。也就是说,文学就是作家对于自己的表达,对于生活的全部意义的表达。

  • 标签: 困苦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