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海明威小说中曲一类人物形象被学界称为“准则英雄”或“硬汉子”。“准则英雄”概念被普遍地解释为一种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而实际上“准则英雄”不是一个个体概念,而是一个群体概念,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只是它的表象,其本质应该是一种悲观的世界观和一种审美的生存信念。海明威的四大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堪称“准则英雄”的人生四部曲,它通过四位相应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价值追求,清晰地依次展示了“准则英雄”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完整地勾画出“准则英雄”的成长轨迹,从而再现了这种世界观和生存信念的建构历程。

  • 标签: 海明威 准则英雄 世界观 生存信念
  • 简介:本质主义民族认同不关注政治、战争和民族起义等本质要素,而注重文化、艺术和语言等要素在民族认同中的建构作用。詹姆斯·乔伊斯主要从灵显叙事、城市表征和多元文化等多维度建构小说中的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在故事层面,乔伊斯忽略了典型的民族英雄和民族情绪的宣泄,而是通过灵显叙事中的反英雄展现民族认同的“缺失”;在空间书写上,乔伊斯通过城市中随处隐现的英国殖民统治的“图腾”,表征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消解”;在话语与文化层面,乔伊斯从不列颠“他者”文化和多元文化呈现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杂糅”。乔伊斯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的核心思想是解构传统民族认同的“逻各斯”,实则是爱尔兰民族认同一种“缺席的”在场。

  • 标签: 詹姆斯·乔伊斯 民族认同 非本质主义 灵显叙事 城市表征 多元文化
  • 简介: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贝娄达到了创作的第一个高峰。1975年《洪堡的礼物》出版后,贝娄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次年(1976)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从处女作《晃来晃去的人》到《洪堡的礼物》的长篇小说创作,发掘《洪堡的礼物》一书中贝娄创作思想的沿袭与积淀,并通过"诗人之死"的批判分析窥探其思想的突破。

  • 标签: 《洪堡的礼物》 积淀 突破 生存本质 诗人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