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正>人或称我收藏家,必起立正襟而对曰:"实不敢当!实不敢当!"古代名家,姑置勿论。近现代允称收藏家者,如朱翼庵先生之于碑帖,朱桂辛先生之于丝绣,张伯驹先生之于书画,叔弢先生之于古籍,学识之外,更雄于资财。以我之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实不具备收藏家条件。此集所录,除舅父、先慈所作书画及师友赐赠翰墨文物外,大都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

  • 标签: 周叔弢 朱翼 张伯驹 新丰折臂翁 新乐府 不公正待遇
  • 简介:2007年离开外交部部长职务后,不下二十个境内外出版社和许多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约我写回忆录,有的还试着以天价稿酬吸引我,我都半开玩笑地婉拒:等我老成一点儿再说吧!现在我还太幼稚.许多事儿拿捏不准…为此,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令多少朋友失望。

  • 标签: 李肇星 自序 序言 无序 2007年 外交部
  • 简介:<正>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讲给他听一件事实的事: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把他送给育婴堂,她从此逐渐堕落,最后落入下等妓院,当了妓女。这个年轻的陪审员认出她就是被他糟蹋过的姑娘,来找法院检察官柯尼,告诉他自

  • 标签: 托尔斯泰 女主人公 玛丝洛娃 革命家 贵族 养女
  • 简介:<正>《外国文学名著辞典》(这是外国文学系列辞典的第一部,其他三部为《外国文学形象辞典》、《外国文学名家辞典》和《外国文学名词和术语辞典》)的出版是一件合乎时宜,适应现实需要的有意义的事。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突起及其发展,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作为五四文学传统的代表者鲁迅先生提出过“拿来主义”,他自己就是最能以宏大的气魄、正确的态度接受外国文学滋养的典范。但解放以后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左”的思潮干扰,外国文学的介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的作品不多,而且是限制在某种狭隘的框框之内,有所偏废。在那“史无前例”的时期,更是完全停顿了,形成了一种闭关锁国的局面。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放政策的指导和鼓舞下,才打

  • 标签: 外国文学名著 作品 文学形象 辞典 五四文学传统 五四新文学运动
  • 简介:本期介绍诗人先发,重点以《前世》《丹青见》《箜篌颂》《鱼篓令》《养鹤问题》等几首诗来解读诗人的创作,探讨诗人的诗学观点,以期发掘其经典性。

  • 标签: 陈先发 《黑池坝笔记》 诗学
  • 简介:<正>就我们今天广大的读者而言,外国文学实际上就是翻译文学,因为这种文学是从外国语翻译过来的,把外国作家的作品,通过我们的文学的移植,变成为我们的读物。在这个意义上,谈到外国文学,就免不了要联想到翻译。当然,在这里谈翻译不一定太切题。但翻译确是介绍外国文学的一个桥梁,没有它,也就谈不上外国文学。文学作品也是艺术作品之一种,因而翻译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这个艺术没有掌握好,外国文学也介绍不好。但这个事实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般文学史家也不大谈到它。

  • 标签: 外国文学作品 艺术家 翻译文学 作品欣赏 世界文学 江青
  • 简介:沆(1785—1826),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清嘉庆、道光年间的著名诗人。沆出生于书香门第,曾祖父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1779)举人,官授知县。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15碑极好。

  • 标签: 陈沆 道光年间 诗人 授业 嘉庆 金门
  • 简介:史诗《伊利亚特》开篇冠有一段开宗明义的诗(卷1.1—7),其核心主题“忿怒”、“苦痛”、“分离”、“宙斯的意愿”等其他相关主题共同构建了史诗的内在结构与精神意蕴,对理解整部《伊利亚特》的旨趣至关重要。本文将该诗置于史诗正文和早期希腊思想史的语境中予以考察和绎读,旨在呈现“荷马祈求女神歌吟阿喀琉斯之怒”的独特意蕴——颂扬一种英雄伦理与耻感文化下的“荣誉”观,籍此揭示《伊利亚特》的世界是一个企图恢复“秩序”的世界。

  • 标签: 忿怒 荣誉 阿喀琉斯 宙斯 秩序
  • 简介:南朝刘宋时期的画家宗炳,同时也是一位画论家和佛学思想家。他的《画山水》是中国早期画论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篇山水画论,在中国画论史和中国美学史上,有着备受瞩目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画山水》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如“澄怀味象”“山水有灵”“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畅神”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释,且联系宗炳的人生态度、思想取向等,对于一些以往未尝得到有效理解的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的阐释。

  • 标签: 宗炳 《画山水序》 澄怀味象 山水有灵
  • 简介:这本回忆苏珊·桑塔格的小书2008年开始动笔,这一年,我应邀为文集《导师、缪斯和恶魔:三十位作家谈改变他们生活的人》(自由出版公司,2009年)撰稿.我想写伊丽莎白·哈德威克这位受人敬重的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她几个月前刚去世,是我20世纪70年代初在巴纳德学院读本科时候的老师.可结果是哈德威克已被两人选走.

  • 标签: 不同桑塔格 中文版序 桑塔格永远
  • 简介:我出生在胶东腹地,古称胶水县最东端的一个渌水环抱、亦农亦商的大型集镇。约十岁之前,从善良无似祖母的言谈中,所谛听的,不少是我日后发现的《红楼梦》中的原话——这或许是我走上文学之路的一种因缘。在哺育我的母校中,从启蒙的平东古岘完小和插班的青岛铁路一小,到青岛铁中,以及从青岛迁至济南的山东大学,每每有我终生铭戢之恩师。

  • 标签: 主笔 学者 《红楼梦》 山东大学 青岛 铁路
  • 简介:1944年10月1日,广西北流人、人称国学大家的柱(1891~1944)因中风在上海与世长辞,年仅54岁,过早地结束了自己学术的一生,也成为一时间学界的巨痛。柱,据张京华、王玉清所著《柱学术年谱》说,一名绳孔,字柱尊,号守玄。他虽出生于官宦世家,但至其父开祯时,家道业已中落。柱16岁以前,或读书于家,或游学于外,弱冠时欲参与民国之际的社会革命,后因党争和内战,弃政务学,曾留学日本,归国后“考入南洋大学电机系学习。因以文学见长,遂改攻文学”。此后读书益富,著述甚夥。曾受聘于大夏大学、暨南大学、光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50岁时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30多年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

  • 标签: 《中国散文史》 陈柱 南洋大学 社会革命 留学日本 暨南大学
  • 简介:<正>早起,再读丹青的《多余的素材》(下称《多》),又一次大笑。说"又一次",是月余前,网购丹青《纽约杂记》等著作,一本本读,竟都好。尤其读《多》,更是被逗得大笑频发,拍案叫绝不知几番。读完放置一旁。月余间看这看那,又归平静,此类笑声不复再有。日间耽想,丹青竟为何将我逗笑。接着遂起意给《多》写篇分析文字,翻开再读,不想又读进去,复而又大笑,以至于

  • 标签: 散文写作 陈丹青 网购 当代奇文 钟阿城 文化散文
  • 简介:从遇到滑翔伞,到爱上滑翔运动,再到如今成为专业教练,成立“我心飞翔滑翔伞俱乐部”,文玉把滑翔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晃,已有10年。其间,酸甜苦辣,百般滋味,都在他心里。因为对滑翔运动这份深挚的爱,他辛苦着,也快乐地享受着。

  • 标签: 飞翔 滑翔运动 滑翔伞 俱乐部 陈文玉 专业教练
  • 简介:江和给人的感觉总是行色匆匆,奔忙在世界各地.时而亚洲,时而美洲,又或是欧洲。因为金鹰的业务几乎遍及全球,他常常乘夜班飞机,只能以飞机当床,而白天.他则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不同的国家,游刃有余地应对着纷繁复杂的商务。而最能留住江和的无疑是中国。

  • 标签: 陈江和 中国 飞机 美洲 商务
  • 简介:《樛木》是《诗经·南》的第四篇。全篇三章,每章四句。诗云: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三章仅易数字,在反复咏唱中,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气氛。明孙月峰说“:此所谓一唱三叹。首章道意已尽,后两章惟换韵耳。”(孙鑛:《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四库存目丛书》,经150—53。)

  • 标签: 诗经 周南 解读 存目丛书 君子
  • 简介:<正>前不久听说,已故作家立波同志有一份遗稿,是关于域外的许多著名作家和光辉作品的研究的.兹已征得立波同志的爱人、林兰同志同意,将该遗稿的全文八万余字,交给本刊,悉按原文,手稿原样,分为三期连载,从本期开始,于今年年内全部登完.这份遗稿是林兰同志收藏并亲手加以整理的.别的几位同志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刊编辑部在发表时又对它作了一些查对、校订、补译、以及注释的很不完备的工作.我们感到,这份《立波遗稿》真正是我国近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文献,更是一件迩足珍贵的美学的瑰宝.能发表这份遗稿,本刊引以为荣.

  • 标签: 遗稿 外国文学作品 作家 美学 手稿 周立波
  • 简介:上人外人内天,不定不乱,舍法而渊泊,无心而云动,色空无碍,不物物也。默语无际,不言言也。故吾徒得神交焉。玄关大启,德海群泳。时雨既降,春物具美。于诗者,人百其言。

  • 标签: 王维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