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考察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文学反现代意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看,“现代化与反现代思潮间的冲突正好代表着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不易消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上的各种思潮多多少少带有这种冲突的迹象”。[1]

  • 标签: 现代思潮 中国文学 80年代 语境 文学艺术 非人性
  • 简介:在英国马克主义文学批评史上,首先把马克主义理论原创性地应用于文学领域,为英国传统的确立开辟新的生长点的是考德威尔。其后,经过汤普森、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理查德·霍加特、特里·伊格尔顿、佩里·安德森等理论家的努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英国 20世纪 马克思主义理论 悲剧 文学批评史
  • 简介:2013年度中国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指中国学者在该年度内研究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经典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第二,对中国化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第三,对西方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包括译介。以下分别论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学者 中国化 译介
  • 简介:研究元小说的语言功能特征,需要结合它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从例证的分析中探讨这类小说创作模式在叙事上的变异与变革。元小说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上,用小说套小说,使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甚至错位。在小说与批评的关系上,用小说创作反省自身,讨论、评论文学创作及小说的意义,使故事情节与评价议论交替进行;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形式上,追求语言的表达策略,而将一切小说文本和对象客体都视为虚构的世界。

  • 标签: 角色变换 文本交替 语言构筑
  • 简介:崔柯(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我们这期论坛讨论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美学和历史’的批评——论马克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批评标准与方法"。前两次讨论中我们多次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我们知道,从马克、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是非常紧密的。在马恩的文学批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异常精彩的对文艺现象的穿透。

  • 标签: 文艺批评标准 文学批评 马恩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现象 批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