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日语心理动词因为表达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在会话句中做谓语使用时受到人称制约。以往的研究多将心理动词的人称制约现象总结为第三人称主语句中无法使用动词的ル形和タ形。而笔者以为,日语心理动词的人称制约涉及到包括心理动词句的句子功能、人称、动词的时体态等多个方面,应以"句子功能:人称+动词时体态"的综合体来进行全面分析。由此,本文将日语心理动词的人称制约现象分为两类,从广义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并分析了其动因机制,以达到更好地掌握其使用特征的目的。

  • 标签: 心理动词 人称制约 句子功能 动词时体态 动因机制
  • 简介:“多少”“儿”“什么”“谁”“哪个”“怎么”等在现代汉语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等在现代日语中方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对中日两国语言中的疑问代词加以比较,进而找出其共性和差异,对中国的日语教育和日本的汉语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疑问代词 否定意义 句子 现代日语 现代汉语 “谁”
  • 简介:金田一春彦很早就指出过,日本人说话不太喜欢使用人称代名词,尤其不爱使用第一人称代名词,如果一个劲地说“私”、“私”,会给人一种过分强调个人主张的感觉,从而给他人带来不快。能不用人称代名词的时候尽量不用,通过上下文的语境体现出来。据金田一介绍,有一个外国人观察日本人谈笑一小时,发现几乎没有人使用人称代名词,这今他感到惊讶。①从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看,日本人在语言交际中的确很少使用人称代同,这与汉语的习惯很不相同。但是究竟少到什么程度,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人

  • 标签: 中使用 交际中 人称代名词
  • 简介:本文对指示词是否从属于第三人称这个问题,在继承C.S.Peirce的指示词理论,批判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指示词从属于第三人称,指示词与人称词是两个平行并有相关性的语法范畴的观点。指出在“第一·第二人称对第三人称=非人称”之间的人称体系类型之外,还有一个“第一人称对非第一人称”的类型存在。不论是三分的指示词还是二分的指示词,与人称体系之间都存在“相关性”。这个观点的提出,不但为研究语言史中指示体系的体系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还为不同语言的指示词语义功能的描写和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 标签: 人称词 指示词 “第一·第二人称对第三人称=非人称” “第一人称对非第一人称”
  • 简介:语料库调查表明,韩汉疑问代词参与全称否定构式存在着"一对二"的形义错配关系。韩语"???-"构式不仅可以表达与汉语"谁也~"构式相当的"否定主体相关所有动作/事件"的功能,还扩展出在汉语中由"没(有)人"构式担当的"否定主体存在"功能。这证明了韩语"???"比汉语"谁也"具有更强的扩张能力和更高的库藏显赫度。韩汉语际差异的原因,从有定性与无定性、否定焦点的句法实现等角度可以得到说明。

  • 标签: 疑问代词 全称否定 存在否定 库藏显赫度 韩汉对比
  • 简介:过去对日语接辞的研究,一般主要是对其词本身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探讨,而对其上接词或下接词的词性、词义以及与上下接词的接续关系等的研究则很少,实际上日语接辞的语义特征与上下接词关系很大。本文拟通过分析接尾词“めく”的产生、变化以及语义特征,特别是对其上接词的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日语接尾词构词能力的变化起因及上接词的制约关系。

  • 标签: 接尾词 接辞 派生词 构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