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满语和赫哲语同属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它们的来源、亲属关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书中的赫哲语和清代满语为语言材料,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确认满语和赫哲语是满-通古斯语族诸语言中亲属关系最近的语言.

  • 标签: 满语 赫哲语 比较研究
  • 简介:那乃语和赫哲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虽然使用这两种语言的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已分离半个世纪,但其语言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分化,差别非常小。通过对那乃语和赫哲语元音进行比较,可以探索这两种语言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 标签: 那乃语 赫哲语 元音比较
  • 简介:在满语中,akū表示“没有”之意,最为常用。然而,关于其词类归属以及之相关的其他语言现象,研究者见仁见智,颇有歧见。按其形、义,akū为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akūbi(没有)的词根形式。从动词“时”、“式”的语法形式来看,与其他有形态变化的动词不同,akū是动词akūmbi(没有)的现在时形式,而不是其命令形式。

  • 标签: 满语词 akū 研究
  • 简介:满族萨满教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满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科尔沁博满族萨满教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通过对科尔沁博满族萨满教祭祀、神职人员以及跳神治病等方面的比较,可发现科尔沁博满族萨满教各自都保留着其原始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同时,科尔沁博满族萨满教同为萨满教,但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它们的地区性和民族性等诸多方面。

  • 标签: 科尔沁博 满族萨满教 祭祀
  • 简介:本文主要从前后对立和圆展对立两个方面对《突厥语词典》哈萨克语的元音和谐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现代哈萨克书面语既继承了《突厥语词典》元音前后对立和谐的重要特征,又表现出没有圆展对立和谐的自身特点。但是,现代哈萨克书面语在元音的圆展对立和谐方面又与口语材料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现代哈萨克语 对立和谐 元音和谐 《突厥语词典》 圆唇元音 书面语
  • 简介:汉文《西厢记》有董西厢和王西厢之分,而王西厢亦有多种版本,其中金圣叹批注本最为流行。清康熙年间该本被译为满文,译本有两种,一种是仅译其中的曲文,名为《精译六才子词》;另一种是将科白和曲文全部译出,名为《满汉西厢记》。二书译者不同,翻译时间相差两年,将二者进行比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 标签: 精译六才子词 满汉西厢记 文本比较
  • 简介:阿尔泰语系是历史语言学家按谱系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包括突厥、蒙古、满一通古斯三个语族。有些学者把日语、朝鲜语也包括在阿尔泰语系之内。①历史上,对阿尔泰语系的存在与否曾有过相当尖锐而激烈的争论。一些学者根据阿尔泰语系内各语言间词语的对应结构上的相似,肯定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之间有亲缘关系,也即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具有共同的来源。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尼·波普;芬兰学者兰司铁,苏联学者巴斯卡等。②而有些学者则认为阿尔泰语系诸语言间没有亲缘关系,类型上的相

  • 标签: 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 朝鲜语 兰司铁 突厥语 苏联学者
  • 简介:通过对满族长篇说部《乌布西奔妈妈》汉族史诗《诗经·大雅·生民》的比较,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的共同点,同时又各具特色,反映了满汉两民族在历史文化、居住环境、信仰观念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异同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产生相似的思维模式心理建构,另一方面反映了汉文化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辐射影响.

  • 标签: 《乌布西奔妈妈》 《诗经》 满族说部
  • 简介:通过对通古斯—满语族的宇宙自然现象的起源神话传说、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族源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认为起源神话和其先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是万物有灵、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的结果,反映了该语族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是强烈的民族自我感觉的表现和流露,表现了原始人对其所经历过的某种社会生活现象的神圣理解记忆,和萨满教文化有联系,是神话领域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 标签: 通古斯—满语族 人类起源神话 族源神话 鄂伦春族 满族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