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论述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之文章多矣,以诗的形式评赞者相对地少;尤以十四行诗——sonnet——评赞者更少。马太·阿纳德(MatthewArnold·1822—1899)的《莎士比亚赞》与哈蒂·克伦(HartCra-ne·1899—1932)的《献莎士比亚》二诗,各抒特见,均为人所乐读。二者比之,前者比较全面,且脍炙人口。现译为《莎士比亚赞》五古如下:(原诗附后)

  • 标签: 莎士比亚赞
  • 简介:"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揭示人性和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仅此三者就足以解说莎士比亚戏剧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经典。尤其是他的作品对人性之善与美的歌颂,以及由此而生的向善、向上、向美的感召力,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是一种丰厚的人文滋养与艺术陶冶。201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年份,我们无疑应该说说莎士比亚这位"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为此,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典藏版《莎士比亚全集》,学报本期也刊发一组"笔谈",对莎士比亚"现象"作了多角度的解读。陆建德的《莎士比亚:叫我如何形容你?》在大量

  • 标签: 说不尽 奥林匹斯山 浙江工商大学 典藏版 向善 戏剧情节
  • 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林纾和魏易翻译了兰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后来林纾、陈家麟主要从奎勒一库奇《莎士比亚历史故事集》翻译了4个莎士比亚历史剧,但是《亨利第六遗事》包含了不分行的、文言散文体的戏剧片段的翻译,有较多的汉化文言改写,而且林纾对莎士比亚的了解比现在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 标签: 莎士比亚 戏剧故事 历史戏剧 散文翻译 改写
  • 简介:莎士比亚戏剧恢宏的人物画廊里,有许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纵览这些女性形象的思想意识、感情特征和言谈举止,我们会发现,她们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进步的理想道德观、爱情婚姻观、人的价值观,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真、善、美'的一贯追求.

  • 标签: 爱情 战斗精神 莎士比亚 戏剧 女性形象 文学评论
  • 简介:结合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通过对其早期喜剧《驯悍记》的结构和剧中女性人物性格的分析,揭示作家真实的创作意图,阐明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

  • 标签: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 人文主义 宗教
  • 简介:莎士比亚剧中人物出现了不少“女扮男装”的角色。女扮男装作为一种戏剧反讽的艺术手法,对拓展戏剧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发挥着讽喻奇巧、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剖析了莎剧中“女扮男装”人物的反讽艺术及其社会意义。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人物 女扮男装 戏剧反讽
  • 简介: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与莎士比亚的四部传奇剧分别属于东西方两个戏剧系统,但均采用大团圆作为结局。通过分析发现,二者有着相似的戏剧属性,而且二者创作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剧作家个人思想根源也十分相似,这些都为二者相似的结局处理方式提供了现实依据,也说明了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莎士比亚 传奇剧 大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