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自从世界上出现立宪的概念,或者近一点说,自从美国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二百多年以来,可以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任何国家要有一部可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宪法,先决条件是其国民(至少是其代表)必须有健全的公民意识。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即使有了一部好宪法,如果人民没有健全的公民意识,那么有了好宪法也是枉然。应该说这一点正是中国在世界上落后最甚的地方。因此,1997年11月2日我在《改革》杂志的座谈会上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 标签: 座谈会 公民意识到 公民教育 中国现代化 成文宪法 长治久安
  • 简介:一、公民教育是把公民培养成为责权主体的过程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教育也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积极、自主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责权主体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国家,公民概念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公民一词最早始用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沿用。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到了中世纪,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人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上帝和君主,没

  • 标签: 公民教育 责权主体 爱国主义教育 政治教育 宪法和法律 道德教育
  • 简介:教育已从传统公共行政向公共治理发展,但我国公民参与教育公共治理还需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社会组织培育、公共参与意识等方面作出努力。为此,应合理定位治理主体角色;用法律法规作保障,促进教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明确公民权责观,提高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 标签: 教育公共治理 公民参与 现状 建议
  • 简介:通过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历史进程的考察,揭示香港殖民地时期和回归过渡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阶段性特征,指出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对香港现有学校公民教育及未来趋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香港 学校 公民教育 国民家族意识 民主人权教育 教育政策
  • 简介: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中国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符合个体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语境下,厘清核心素养与公民教育的逻辑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在对素质教育之要旨、核心素养之追求和公民教育之要义的内涵解读基础上,通过对"合格公民"的法律规定性、教育规定性和现实规定性的理论反思,尝试回答公民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对公民教育学科定位、公民教育课程实施与公民教育评价制度的思考,寻求"如何培养人"的路径。

  • 标签: 公民教育 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
  • 简介:新时期的公民教育,应该在明确公民教育的内涵、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公民教育的内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使公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 标签: 公民教育 内容 途径 方法
  • 简介:文章以近二十年来影响香港公民教育的重大政策文本为主线,将公民教育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时期公民教育政策产生的背景、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社会影响,以期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香港 公民教育 政策
  • 简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公民教育,不作为的特征非常明显,学生接受公民教育具有被动、自发、无组织与无导向的特点,学校公民教育存在明显的隐性缺位现象。缺位的原因主要有:教育目标偏离,混淆了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的概念;教育内容抽象,远离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教育形式单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评价偏颇,公民教育边缘化。学校公民教育的补位对策也应该针对这些方面下功夫。

  • 标签: 公民教育 隐性缺位 补位对策
  • 简介:近代以来,女性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生活的变化是与戊戌维新运动以来女性国民观的提出联系在一起的;杜团、报刊、小说、戏曲在开启民智、启发女性公民意识中,发挥了十分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正是在启蒙思想家社会教育构筑的文化话语环境中,女性从为家庭承担责任和义务上升到为国家民族承担责任和义务,并进一步转变到享有与男人同样的社会权利,而这正是公民意识崛起的体现。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近代女性公民意识的培育表现出突出的时代特色。

  • 标签: 社会教育 女性 公民意识
  • 简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公民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政策领域,教育理论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话题,学校德育也迎来了新的世纪。然而,公民德育在我国尚缺少有力的政策依靠,我们不能过多期待公民德育的政策改进和支持。相反,公民教育理论的传播和影响则是推进公民德育实践更为重要的力量和元素。因而,努力寻找公民德育的理论支持和微观实践中的意识革命,才是我国公民德育建设的基本模式和思想路径。

  • 标签: 德育政策 公民德育 教育实践
  • 简介: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以“基本内容符合,重点内容突出,层次分明,有所深化”为原则,确定富有时代特点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这是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大学生 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时代性
  • 简介: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二十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这表明,学校教育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笔者认为:

  • 标签: 学校教育 阵地 党的教育方针 教书育人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道德教育
  • 简介:“以德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公民道德教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出发,阐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公民道德教育的原则和途径等若干问题。

  • 标签: 以德治国 公民 道德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法制建设
  • 简介:从整个架构和高考评核来看,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被定位为一门在自然、社会领域面对所有学生必修、必考的共同基础课程.该科共设置六个单元,涵盖了自然、社会各领域.其本质在于让学生整体地认识自己,并了解自已与别人、物质世界和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的、国家的、世界的有识见、理性和负责人的公民.

  • 标签: 通识教育科 香港 教育
  • 作者: 潘运军张健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6-16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年第6期
  • 机构:[摘要]对生活的背离是造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重要原因。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调立足于生活世界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公民社会组织的特质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载体。
  • 简介:公民通过特定组织形式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形成有序合作、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从学校与社会关系调整维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路径。公民参与在所依赖的权威、参与主体、运行方式等方面与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有明显区别。推动公民参与路径的学校制度建设,是教育体制变革背景下公共教育组织对其自身合法性的求证,其价值在于,可以为公民行使公共事务管理权利提供有效途径,能增强学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社会资本的发展。

  • 标签: 公民参与 学校治理 现代学校制度
  • 简介:高等教育在转变中,在培养符合各个领域专门人才的同时,不能忘记培育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即培养具有追求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自由精神,培养具有反省人生和社会意识的批判精神,培养具有特立独行的独立精神。

  • 标签: 大学生 公民意识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