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学生正确理解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的理论依据,是学生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合成新物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理论工具。在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化学教材中,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如下的叙述两种物质(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 标签: 〔〕复分解反应条件浅析
  • 简介: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1教材中,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一个重点,由于细胞的种类多、功能复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感到比较费劲,难记忆、易混淆是对学习该部分知识点感受的概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学习这部分知识,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把相关知识分情形归纳如下

  • 标签: 知识归纳 细胞器 教学实践 新课标 学习 知识点
  • 简介:本文针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类问题的解决的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做了规律性的总结(即高价氧化,低价还原),并在运用中加以拓展用于分析物质的性质。

  • 标签: 高价氧化 低价还原
  • 作者: 侯桂香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在初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最常见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作者: 孙国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三星堆出土的青铜轮形器,有5根呈放射状的半棱形轮辐,对圆周进行了精准的五等分,通过制作工艺、宗教目的分析,古蜀人早在距今5000到3000年的古蜀早期文明中,已经把几何学、三角学知识运用到宗教仪式、宗教器皿中,他们远远领先于欧洲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在古蜀人描绘
  • 简介:图形计算能把数学中的“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把数学思维发生的过程生动、形象、快捷地展现出来。本文以作者在课堂实践中使用Casiofx—CG20进行玫瑰曲线的探索与研究为例,探寻图形计算支持下的深层次数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信息技术 图形计算器 数学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