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又称“CTO”,是一种常见且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疾病。如果动脉闭塞发生在腿部,会引发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轻者致残,重者截肢;如果闭塞发生在心血管或脑血管,则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溢血,导致患者猝死。据统计,现在心血管及相关疾病威胁者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有五分之一入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

  • 标签: 心血管 动脉 高频 人体危害 心肌梗死 CTO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人体腓动脉穿支解剖为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方式 使用20例新鲜的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借助红色乳胶灌注方式,分别观察、记录腓动脉的穿支数目、分布及其走行和类型。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所用的20例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共计出现72个穿支,每侧分布有4.5支,分布于小腿外侧的近端穿支呈现出多源性特征。小腿外侧近段、中远段的穿支类型分别以比目鱼鱼肌肌穿支、长屈肌及肌间隙穿支为主。研究结论 腓动脉因其穿支较为恒定,外径较粗,适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设计、切取。

  • 标签: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解剖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不同呼吸、心率及冠脉钙化伪影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使其在检查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进行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山东某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50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此150例患者图像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呼吸、心率及冠脉钙化伪影进行对比分析图像合格率。结论: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为:心率过快、呼吸以及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等,对于不同影响因素有不同解决方法,改变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CTA 影响因素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研究应用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提高检出率来降低肺栓塞的误诊。采取实验研究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肺栓塞患者30例,30例病例均进行常规CT平扫和CT肺动脉造影扫描,观察对比肺动脉分支的检出率以及狭窄情况,血栓的部位和形态。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CT肺动脉造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肺动脉造影可以对患者的栓子形态和栓塞范围进行确定,并且便捷、快速、准确性高。

  • 标签: 肺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诊断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该技术的问世极大地改善了心血管疾病的预后,降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冠心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冠心病已经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1].因此,如何普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提高基层医院医生介入治疗的水平,是关系到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做好岗前培训、基础理论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开展PBL教学模式对尽快提高基层医生介入治疗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介入治疗 进修医生 带教
  • 简介:科学家多年来已知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提高心脏疾病风险。一项备受瞩目、由华盛顿大学环境健康专家带领的研究,终于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原因。审慎研究乔尔·考夫曼博士在这项长达10年、对象涵盖6个州6000多人的分析中发现,住在户外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心脏动脉钙累积的速度高于住在其他地方的人。

  • 标签: 空气污染 动脉 心脏疾病 华盛顿大学 环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经股动脉穿刺是介入诊疗的常用途径之一,术后辅助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器材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1]。建立脑血管造影后使用股动脉电子压迫止血器的观察提醒牌,提醒护士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及时动态观察。方法:2020年11月到2021年7月我科应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电子压迫止血器的观察提醒牌75例,分析其成因及处理经验。结果:75例中减少院内压力性损伤和穿刺处血肿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日,减少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患者因过度压迫及穿刺处血肿带来的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未留下术后并发症。结论: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电子压迫止血器 观察提醒牌 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和选取所在实习医院已经确诊冠心病的部分患者,对这些患者做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做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分析。通过对比每一个冠心病患者所做的多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得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基本能满足冠心病的诊断需要。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可作为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并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冠心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成像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按照临床动静脉穿刺规范操作要求,设计制作高级电动脉搏式手臂动脉及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将其应用于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并与传统的实训方法比较,观察该模型对护理专业动静脉穿刺实践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制作科学、先进、贴近临床;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推广使用,可填补动脉穿刺实践教学的空白,同时减轻学生的痛苦,提高教学效果,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仿真 动脉 静脉 输液手臂 模型 护理实践教学
  • 简介:目的:对桡侧反动脉内瘘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湖南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的桡侧反动脉内瘘手术的治疗效果、通畅率以及并发症加以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5年一共有66例利用桡侧返动脉与正中静脉、头建脉建立起来的内瘘病例,其中男性为35例,女性为31例。患者平均年龄在71岁,手术全部成功,且没有感染、血肿或心力衰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出现。术后1至2个月之后均开始穿刺行血液透析。根据追踪调查数据显示,术后第1年、第二年患者的通畅率分别为91.1%和87.5%,没有发生明显的心力衰竭以及窃血综合症。结论具有手术创伤小、血液透析路长、手术成功率与通畅率高等优势的桡侧返动脉内瘘术可以代替肘窝高位动静内瘘,从而成为血管通路手术的第二选择。

  • 标签: 桡侧返动脉 老年患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稳斑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进而评估该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喂养13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组,分别为模型组,稳斑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另取10只C57BL/6J小鼠设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适量0.9%生理盐水灌胃,稳斑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

  • 标签:
  • 简介: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麻醉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也是麻醉专业指导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超声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麻醉诊疗的各个方面,为临床麻醉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声引导下两种平面内外结合法在动脉穿刺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优势。

  • 标签: 超声引导 平面内 平面外 动脉穿刺 麻醉教学
  • 简介:随机采用经福尔马林处理过的9具成年尸体,解剖观察胃动脉的分布及其解剖学变异.结果表明:1)胃左、右动脉平均管径分别为4.8,3.3mm,左动脉比右动脉管径大45.45%.胃左、右动脉平均长度分别为63.5,59.9mm,左动脉比右动脉长6.01%.2)胃左动脉起于脾动脉者4例,起于腹腔干者3例,起于肝总动脉者2例.胃右动脉起于肝总动脉者2例,起于肝固有动脉者5例,起于肝左动脉者2例.掌握其变化规律,对临床胃大部切除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胃大部分切除术 胃动脉 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多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造成急性脑梗死重要病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也与疾病发生存在密切关系。相关研究证实,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其更容易形成微血栓,并发生脱落阻塞脑血管,诱发急性脑梗死【1】。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预后
  • 简介:摘要: 讨论研究超声心动图与CT血管造影(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回忆并整理最近两年度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经历过主动脉夹层手术的40个病例,分别运用超声心动图和CTA来做检测。其中有12位确诊DeBakey I型,4位确诊DeBakeyⅡ型,24位确诊DeBakeyⅢ型。基于以上患者来看,超声心动图对所有病例的检出率是92.5%(37/40),而CTA对所有病例的检出率97.5%(39/40)。超声心动图漏诊的3例病例中,1例是DeBakeyⅠ型,2例是DeBakeyⅢ型;CTA漏诊的1例病例是DeBakeyⅡ型的。作为两种不同且分立的医学手段,二者均可为主动脉夹层的确立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CT血管造影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