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课题研讨会”于2007年5月19日~20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地40多家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单位的9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新闻传媒与媒介生态”、“新闻业务改革创新”、“当代西方传播学前沿理论”、“新媒体及其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体系”等子课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在新闻传播学科体系与思想史以及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等理论领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日渐显示多元化倾向,因而让人感觉中国当代新闻传播研究的前沿领域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田野。

  • 标签: 新闻传播研究 课题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西方传播学 学术 和谐社会构建
  • 简介:北大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止于1918至1920年,先是在政治系开设新闻学课程,继而又成立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有关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讲习活动,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第二个阶段是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办学的阶段,前后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1952年至1958年,第二个回合是1970年至1978年.都以整个建制的转移到人大新闻系而告终.

  • 标签: 北大 新闻学研究 故乡 学术 新闻学理论 教育经历
  • 简介:论文梳理了文化研究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争议与矛盾,并考察了文化研究进入中国的过程、学科特色、对相关学科转型的影响和与本土社会之间的联系。文章指出,文化研究作为知识分子介入现实政治的学术性话语,为中国的传播学提供了新的概念体系、研究视野、理论资源、方法论范式与学术原则,为传播学在本土化过程中保持理论活力与现实相关性,开辟学术话语的独立空间和与中国社会变迁批判式的相互联系提供了路径。

  • 标签: 文化研究 传播学 文学研究 权力
  • 简介:<正>中国记协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新闻学术研究日趋活跃,规模较大或创办时间较长的中央或副省级以上省区市的新闻单位一般都设有新闻研究部门,学历高,职称高,专业素质高是新闻研究机构人员的普遍特点。调查显示,大部分新闻研究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由新闻单位的领导兼任。在新闻研究机构中,79.9%的研究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11.8%的研究人员是博士或硕士。88.8%的新闻单位研究部门聘

  • 标签: 新闻学术研究 新闻研究 新闻单位 中国记协 研究部门 研究人员
  • 简介: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多以文字重合率(文字复制比)表示,但学报编辑不能简单地借此判断稿件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初审时不能仅仅把文字重合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应结合论文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使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时编辑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标签: 学术不端 学术期刊 检测系统 抄袭
  • 简介:<正>打倒"四人帮"以后,百废俱兴.新闻史这个向来冷落的学科,也开始热闹起来.仅过了短短的五年,新闻史的科研和教育就取得了较大成绩,超过文革前十七年.就已出版和将出版的教科书、资料汇集来说,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中国近代报刊史》、《报刊史话》、《中国现代新闻史资料选辑》,暨南大学、广西大学、中央广播学院合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央广播学院的《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广播史料选辑》,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了进一步修订,《中国新闻史稿》即将撰写

  • 标签: 新闻史研究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事业 学术讨论 新闻业务 事业史
  • 简介:本文对2005—2009年10月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社会学》、《社会学研究》六种期刊所发表的新媒体研究论文进行引文分析后发现,中国大陆的新媒体研究圈仍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未来拥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研究学术圈以西方发达的英语国家为主要借鉴对象,国内较权威且核心的学者圈尚未形成。从引文类型来看,所引文献集中来源于出版社图书、学术期刊文章和电子文献。而从主要学者的研究方向以及引用次数居于前列的信息源上看,该学术圈显示出植根于新闻传播学的特点.

  • 标签: 新媒体 学术困 引文分析
  • 简介:21世纪是怎样的世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社会学派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界定。在笔者看来,从哲学角度而言21世纪仍然是一个发展与矛盾并存的世纪.各个国家乃至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种种发展中的困难、矛盾与冲突:从政治角度而言21世纪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求有利于自身综合实力提高而不断调整内外战略与战术的世纪,寻找整体平衡与局部突破是一种趋势:从经济角度而言21世纪仍然是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物质流、货币流、信息流、人才流仍然遵循“马太效应”的法则.但并不否认“和谐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平衡的作用;从科学技术层面而言21世纪是生物化学的世纪,是数字化、网络化的世纪.是学科大交叉与大融合的世纪.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快速融合、又快速更替的带纪:从文化角度而言21世纪是呼吁多元文化、宗教共存、倡导人类和民族文化生态和谐的世纪.

  • 标签: 新闻人才培养 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 课题 社会阶层 科学技术
  • 简介:力丹点评“复习一下关于什么是学术:即用很多真实的判断(得到公认得到科学原理),确定一个新的判断具有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使其(某种陈述或公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一定程度的普世学术价值)。所评论文题目: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力解析原文摘要:近年来,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日益火爆,但鲜有人追问其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在文化传播层面的定位与影响。本文以近年来部分代表性剧作为例,

  • 标签: 学术研究 文化传播力 文章 公共文化产品 科学原理 思维过程
  • 简介:新闻传播学研的建立源自我考研筹备期间,发觉网上能够提供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十分匮乏,顺利考上研究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我一年积累的大量专业信息分享给有相关需求和兴趣的学弟学妹,于是"新闻传播学研"就这样诞生了。自媒体如火如荼,背后却是博眼球的流量经济和充斥利益的商业营销,所以"新闻传播学研"背后是一个平凡的梦想:新媒体如此兴盛,不

  • 标签: 自媒体 新闻传播学 就这样 商业营销 专业信息 传播专业
  • 简介:2007年5月19日至20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新闻学著名学者方汉奇、丁淦林等人做了主题发言,对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新闻史研究的思维转变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各分会场的代表就当前新闻传播学的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新闻传播 前沿问题
  • 简介:方汉奇先生曾于20世纪50年代(1953—1958)和70年代(1972-1978)两度执教北大。他本人虽曾桑榆忆往,写过视北大为“学术故乡”的文章,但却并没有详及自己当时的学术研究。本文的意图不仅在于阐幽发微方汉奇执教北大期间的学术研究情况,而且也期待能够从前辈学者过去的学术经历中——探寻出对今天的学人仍具启发意义的精神之火。

  • 标签: 学术研究 方汉奇 北大 执教 70年代 50年代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祝贺创办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办报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因为我们今天从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肩负舆论引导工作的报纸必须“讲政治”。因此,办报“讲政治”,是摆在广大新闻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须臾不可忘却和松懈的头等大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讲政治”的必要性

  • 标签: “讲政治” 要讲政治 新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办报规律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