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四川省(1997年以前包括现今的重庆市)历来是我国人口密集的一个大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我国的近现代历史上,四川虽然深处内地,却屡屡成为影响全国、举足轻重的地区。辛亥革命前夜的四川保路运动,20年代

  • 标签: 四川省 集成 报刊 近现代历史 辛亥革命前 文化中心
  • 简介:日前,山东煤矿莱芜机械厂莱芜煤机报记者崔鑫,被评为第十一届“山东优秀业余记者”,这是继1999年荣获全国首届报成材先进人物之后,崔鑫获得的又一殊荣。这也是对他16年来孜孜不倦报、研报、办报的最好褒奖。

  • 标签: 1999年 业余记者 第十一届 先进人物 机械厂 山东
  • 简介:沟通是我国民众的一个基本的沟通观念,它根植于我国传统的乡土农业社会以及礼制在民间社会的贯彻。其具体表现为沟通有上下尊卑、内外远近以及男女之别。差沟通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它利于整合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也是个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前提。但这种观念也造成了沟通的隐蔽倾向与彼此的缺乏信任,乃至比较突出的社会诚信问题。

  • 标签: 中国 民间传播观念 差序沟通 社会诚信
  • 简介:<正>塞外草原又到了大风起兮尘飞扬的风沙季节。这一时节对于负责二国际铁路干线沿线的呼和浩特局集宁工务段的治沙播绿人来说,正是一年里清除沙害、检修泵井、维护管路、补栽林木、修缮围栏的最艰苦时期。

  • 标签: 集二线 铁路干线 高立式沙障 人烟稀少 集二铁路 人工障碍物
  • 简介:西汉枚乘之子枚皋,才思敏捷,善为辞赋,从皇帝游,“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则“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西京杂记》云,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慢工质优,后人因此称为“枚速马工”或“马工枚速”。

  • 标签: 《滕王阁序》 厚积薄发 写作 王勃 《西京杂记》 司马相如
  • 简介:一位搞“计划生育”的同志写了一本反映“计划生育”生活的故事。全书五十八篇,篇篇都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之上,经过稍许艺术加工写成的,绝不同于那些编造和杜撰的文章。作者张玉泉同志是北京市房山区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并非如我这等靠耍笔杆子吃饭的专职作家。我和张玉泉相识在“特殊时代”。那时候,作家协会被彻底砸烂,我像一件无用的废物,被抛到我们猿人祖先的故居——周口店龙骨山

  • 标签: 故事集 张玉泉 龙骨山 十八篇 作家协会 一本
  • 简介:记得刚在大学新闻系任教时,曾向一位讲授中国新闻史的老师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新闻史不能像文学史那样,以作家作品为主线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不能多讲讲新闻人的有趣故事,多谈谈新闻人的传世之作呢?

  • 标签: 新闻人 百年中国 梦想 中国新闻史 作家作品
  • 简介:《深度阳光》这本书,收集了新快报刨刊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十个调查性报道的案例及其背后的故事。几位资深的专家学者对此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评述。这些都构成了一本教案所必需的内容基础.对年轻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应有所帮助。

  • 标签: 新闻从业人员 调查性报道 案例 快报 阳光 力量
  • 简介:“重新设计”在美国报界的含义与我国报纸的“改版”是相对应的。“设计”不仅仅是形式范畴的操作,还包括对整个报纸的内容结构的设计

  • 标签: 视觉设计 西方报纸 美国 借鉴 报界
  • 简介:四川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由王绿萍编著的《四川报刊五十年成(1897-1949)》一书。该书收录和介绍了四川自1897年出现首份报刊,到1949年止的半个世纪中几近全部在四川创办的报刊6700余种(包括四川籍人士在外地所办报刊)。除了说明每一种报刊的创办时间、地

  • 标签: 大学出版社 报刊 四川 集成 创办时间 1949年
  • 简介:年前,文友葛高远送给我一本他自己的新闻作品,一气读完,感慨颇多.很想与高远和像我这样所谓的新闻爱好者们谈一些看法.

  • 标签: 新闻作品集 文字 真挚 新闻爱好者
  • 简介:鄢烈山时评作品写作手法多种多样,每篇文章读来看似出自不同的作者,却又有统一的风格。在写时事点评时,没有专攻一个方面而是面向社会各个角度,针砭时弊。其写作风格平易近人,视角独到,取材丰富。

  • 标签: 鄢烈山 时评作品 写作手法 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