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本届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连同以前四次会议,我全程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在五年的参政议政过程中,结合我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所以对于自身工作相关的参政议政内容体会较多。

  • 标签: 全国政协委员 参政议政 注册会计师行业 全国政协会议
  • 简介:通过十数次长途电话,等了近半年,终于在大雪纷飞的北京约到了从厦门匆匆来京参加民建中央全会的王光远教授。在酒店落地玻璃窗前,面对赏心悦目的飘雪,王教授抽空接受作者一次短暂的采访。王光远教授,1962年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河北地...

  • 标签: 内向型管理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全国政协委员 博士生导师 审计测试 会计学
  • 简介: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在我省各级审计机关已开展多年,经历了由起步探索到全面推行的过程。跟踪审计与常规的审计相比较,存在着许多差异,通过摸索形成了一些与审计规范要求不同的做法,因而随着跟踪审计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推行,会对我国审计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 标签: 江苏省审计厅 跟踪审计 全国政协委员 内部审计协会 副厅长 薛蓓儿
  • 简介:根据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和各中央单位报表统计,2002年全国府采购预算1135.4亿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1009.6亿元,节约资金125.8亿元。期中,地方采购金额7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

  • 标签: 2002年 政府采购 中国 采购规模
  • 简介:在发达国家,项目执行预算PPB(ProgramandPerformanceBudget)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已有很多年的历史。而在发展中国家关于项目执行预算(PPB)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的研究表明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是政府会计的改革方向,而改革的基石必定是公认会计准则,这样才会使预算会计在各级政府活动中实现其真正的效能。

  • 标签: 概念框架 会计体系 会计模式 财务报告
  • 简介:以我国政策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超效率DEA分析、效率分析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得到结论:1.利用超效率DEA模型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开发银行效率有大幅增长,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效率有小幅上涨,而中国进出口银行效率有小幅下跌;2.利用BCC模型研究表明,我国政策银行规模效率提升空间很小,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影响显著;3.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优于其余两家政策银行。

  • 标签: 政策银行 超效率DEA DEA—Malmquist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可见,政府绩效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出的又一新的审计领域,对推动政府审计工作、建立节约性政府、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着力论述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内涵做了相应的探讨。

  • 标签: 绩效审计 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
  • 简介: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包括政府混合贷款)是一个地区引进外资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外国政府贷款利率低、还款期长,因而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北京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中越来越多的贷款项目进入了还本付息付费期,发生拖欠的项目不断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集权倾向严重项目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存在着很强的集权倾向,这是影响贷款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之一。贷款项目中有多家

  • 标签: 外国政府贷款 债务管理 外资利用 还贷调控机制 外汇风险
  • 简介:本文作者对美国的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教育、政府管理和审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实地考察了美国几十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组织、大中小学校、企业、写出了《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及借鉴》一文,本刊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 标签: 政府绩效审计 美国 借鉴 连载 政府部门 实地考察
  • 简介:一、审计公告制的发展背景审计公告制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程序、内容、结果、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其表现形式为对政务公开、政府财政透明度的要示。鉴于公众对“知情权”的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1年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

  • 标签: 政府审计公告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财政透明度 审计管辖范围 社会公众 政务公开
  • 简介:政府财务报告主要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助于分析和评价政府的受托业绩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信息,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一座重要的信息沟通桥梁。改革政府财务报告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会计问题之一。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同样需要改革完善,以期能让政府财务报告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的反映政府财务状况。

  • 标签: 政府财务报告 信息披露 概念框架
  • 简介:我国的政府审计实际上是政府内部审计,这是由我国审计机关的行政隶属关系决定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最大的区别在于由行政隶属关系不同而导致的审计范围上的差别,而非审计监督作用大小的差别。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是要改变现有审计机关的内部审计属性,而是要建立相应的外部审计机制,对政府本身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要建立完善的政府审计体制,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缺一不可。

  • 标签: 政府审计 审计改革 行政隶属关系 审计监督作用 审计体制改革 内部审计
  • 简介:政府会计改革意味着政府要通过财务报告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双轨制的政府财务报告既包括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决算信息,也包括权责发生制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信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分析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分析是在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建立有效利用财务报告信息的桥梁。因此,需要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重分类以明确其需求,同时转变现有的预算分析观念,基于政府治理的目标将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分为基础性分析体系和个性化分析体系。基础性分析体系包括政府宏观经济分析、政府部门的绩效分析和社会评价分析,个性化分析包括多元与多维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政府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构建旨在最大限度利用财务报告的原始数据,在宏观层面建立起可以在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信息对比,为各类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和评价服务。

  • 标签: 政府会计改革 会计信息使用者 信息需求分析 政府财政经济分析
  • 简介:美国审计总署在2000年正式发行了审计总署的第一个战略计划——《2000—2005战略计划》,标志着审计总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向包括了由全体员工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更加服务于议会迈向了一步,并把战略看作是沟通议会和向全国人民展示审计总署能力的机会。

  • 标签: 政府绩效审计 美国审计总署 借鉴 共同参与 议会 企业